熊荷珍
【摘 要】目的:分析婦產科護理中的風險問題,并分析有效的防范對策。方法:對某醫院過去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分析,搞清楚其原因,并提出解決對策。結果:婦產科護理中可能出現較多風險,而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規避風險的出現。結論:醫院要注意對護理風險的控制和預防,應用科學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有效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風險;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260-01
1 引言
婦產科是醫院的特殊科室,收治的對象只是女性,因此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大,壓力也較大。如果沒有科學的管理措施,可能導致護理質量的降低、護理人員的流失等,影響護理服務的開展。新時期,時代的發展使得人們對于健康的追求越來越高,因此對護理服務的質量要求逐漸增加。但是,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婦產科護理實踐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帶來一些護理差錯和護患矛盾。本研究旨在分析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出現的風險問題和預防措施,希望能夠為婦產科護理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2 婦產科護理中的風險分析
婦產科面對的風險因素比較多,特別是產科病房,因為分娩過程的變化性,容易出現護理風險。總結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風險問題,涉及到的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2.1護理人員方面
風險意識不足,對于護理風險的認識不到位,沒有認識到護理風險的危害性;法律意識不足,對于婦產科護理相關法律法規的了解不充分,一方面有可能侵犯婦產科患者的合法權益,導致出現護患糾紛,另一方面是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于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時出現權益受損;綜合素質較低,對于婦產科護理的知識知曉不全面,對于急救知識掌握不足,在患者病情出現變化時不能給出反應;護理服務水平不高,責任意識不強,沒有及時向孕產婦告知護理內容、注意事項、并發癥等,或者藥物說明不到位,不能嚴格按照護理制度進行,不遵守護理流程,無菌操作不規范等;人員數量不足,有時忙不過來,十分疲憊,而且在長期疲勞、精神緊張的狀態下很容易發生護理差錯。
2.2護理管理方面
因為護理人員不能嚴格落實護理制度,實施的護理操作不符合規范,不能按規定進行醫療器械的檢查和維護,對于護理操作不夠熟練等,這些情況可能導致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比如給藥、輸液、手術操作等過程出現風險事件,切口感染、發炎等,引起更嚴重的病情變化。院感管理意識不足,導致院感管理工作效果較差,存在著消毒不規范、不徹底,醫療廢物處置不合理等問題。“三查七對”不能嚴格落實,存在漏洞。
2.3患者和家屬方面
主要是患者和家屬的素養較差,對護理存在偏見,因此對護理人員的態度不好,產生糾紛;對護理操作指手畫腳,不相信護理人員,不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孕產婦體質下降,抵抗力弱,因為激素水平的改變,可能降低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出現恐懼、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如果護理人員沒有注意,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患者和家屬對自己的背景資料交代不詳細,或存在隱瞞情況,比如隱瞞過去懷孕或流產的情況,給護理人員準確進行判斷增加了難度。
3 婦產科護理中風險的防范對策
3.1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對于婦產科護理中風險的防范,組織專門的小組進行負責。醫院安排婦產科的護士長和質控負責人擔任組長,由婦產科下的護理人員擔任組員,實施三級護理體系,對每天的護理工作進行風險排查;制定風險事件應急預案,針對突發和緊急事件,比如停水停電、產婦大出血、產婦跌倒等,制定應急護理流程,并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應急護理技術;定期組織討論會,對發生的護理風險進行總結和分析,歸納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預測,提高預見能力,同時注意對相似風險的規避,以此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
3.2提升風險意識
進行護理風險的知識宣講,加大護理風險重要性的宣傳,提高風險意識;定期進行護理風險隱患的排查,及時處理發現的風險隱患。比如對于不安全用藥情況,要加強用藥管理,尤其是特殊藥物,做好保存和管理工作,對所有藥物做好標記和記錄等。
3.3強化護理人員培訓
一方面是加強法律教育,提升法律意識,增加專門針對護理方面的法律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維權意識,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升風險防范意識,風險管理意識,并能實現對風險的良好管理;注意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是重視綜合素質的提升,加強護理業務方面的培訓,并定期進行護理操作技術考核、業務理論知識考試等,對于連續不合格的護理人員進行重點培訓和懲罰;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并進行入職人員的崗前培訓,提高對護理崗位的熟悉程度。促使更好地適應崗位;鼓勵護理人員對護理模式進行創新,積極引進國內外醫院提出的先進護理模式,比如優質護理、綜合護理、全程護理等護理模式,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進而提高孕產婦滿意度。
3.4科學進行護理管理
婦產科接待的患者情況比較復雜,護理人員除了掌握常規護理技能之外,還要掌握助產、接生、嬰幼兒護理等方面的技能,因此承擔了更高的工作壓力。基于此,醫院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注重工作環境的放松性,在布置上、擺設上,都選擇暖色調,使人員放松精神,緩解壓力;為護理人員提供休息的獨立場所,在身體不適時可以適當休息;安排物業人員打掃衛生,減輕護理人員的壓力;做好溫濕度控制,通風換氣等。按照護理人員的專業和特長,將其安排到可以發揮優勢的崗位,從而激發護理人員的積極性。詳細了解護理人員的真實狀況,比如家庭狀況等,合理安排輪班和休息制度,在時間和工作量方面,在不耽誤護理工作的基礎上,盡量給予有特殊情況的護理人員方面,打好堅實的后勤基礎,使他們可以全心全意的為患者提供服務。加強對院感管理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保證病房內擺設合理,加強病房清潔,對于醫療廢物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進行分類、消毒、毀形、運送。加強對醫院內手衛生的管理,通過完善洗手設施、隨處設置手消等方式降低外源性與內源性感染,避免據此帶來護患糾紛。
4 討論
在婦產科護理中,面對的患者情況特殊,而且病情比較復雜,如果出現護理差錯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威脅患者人身安全。因此醫院要注意對護理風險的控制和預防,應用科學的護理風險管理措施,有效應對護理服務的開展,盡量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保證護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冬紅,吳琳霞.婦產科護理中的風險問題與防范對策[J].名醫,2018,(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