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龍
摘 要: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人們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特別是歷史學科。歷史不但可以使人知道以往歷史發展的進程,還能夠使人掌握歷史發展的規律,在其中汲取經驗以及教訓,防止后人再次犯下同樣的錯誤。就目前來看,隨著歷史教育已經收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但其中依舊存在著許多有待改善的問題,這就需要高中歷史教師正確把握教學方法,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保障。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歷史;問題;對策
1.引言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但要確保學生掌握足夠的歷史知識,還要把握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著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其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為此,高中歷史教學必須要在新課改精神的指導之下,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發掘更多的教育資源,從而有效推動新時期下高中歷史教育的發展。
2.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目標固定化、封閉化
現階段,高中歷史的教學主要側重于三個方面,即對知識的傳授、對能力的培養以及對思想的教育,在長期影響下,高中歷史教學出現了較為固定的模式。這種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歷史教學的進步,但卻因為教學太過死板,對歷史教學的創新造成了很大的阻礙。要知道,以上三個方面是無法徹底覆蓋高中歷史教學的,依舊存在著遺漏與排斥。例如,在情感、審美以及心理等方面,不同年級的學生往往有著明顯的差異,如果得不到認同,就很容易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進行導致學習效果大大降低。此外,倘若教學模式過于固定,在實際教學時,教師也很容易忽視三者間的聯系,致使教學出現缺失,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2.2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
在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受長期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學早已變得固定化,教師在課堂中大都只是對知識進行灌輸,沒有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這樣的教學下,學生將會變得教條化,失去自主學習的動力,不再具有歷史學習的熱情,在此情況下,學生也就不會去過多的主動問老師歷史相關的問題,最終導致教師失去教學激情,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嚴重影響到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引起重視。
2.3教學評價片面性,評價方式單一
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現階段的考評方式較為單一,考評體系缺乏科學性、合理性,評價更多的注重學生成績,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許多高中歷史教師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對于課堂中知識點的吸收程度,學生也只是聽講,未能夠進一步深入思考,在這種被動的學習下,所取得的學習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如果長期不對此進行改變,學生就會對歷史學習產生枯燥感,進而影響到學生的長遠發展。
3.新課改下改進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對策
3.1提高歷史教學的趣味性
在新時期,高中歷史教學必須要努力提高豐富性,通過多樣化、生動化的教學來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在歷史課堂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徹底消除學生的枯燥感。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發現,趣味性的教學往往能夠有效引起學生興趣,要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它能夠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提供不竭的動力。因此,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師應當更多地引進趣味性的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興趣。例如,在對辛亥革命進行教學時,教師要避免一筆帶過,可以首先與學生交流交流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為學生講述其中的艱辛,從而讓學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多么的來之不易,引導學生珍惜當下、把握機會,將學習放到首要位置。這樣的教學不但可以實現教學目標,還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
3.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學習并不只是為了掌握知識,更重要地是學會怎樣靈活的去運用所學知識,要避免死記硬背,教會學生知識是次要的,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則是主要的。因此,高中歷史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徹底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歷史學習中去,這是歷史教學的一個關鍵目標。例如,在對三年內戰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自主了解這段歷史,并在課堂中進行討論,提高課堂的互動性,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提供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這對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從而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將得到更好的體現,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3轉變教學評價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評價中,學生的成績往往更被重視,但是,這種評價所得到的結果卻難以真實的反映出學生的具體能力。在新課改下,評價方式及主體逐漸出現變化,學生的成績也不再是唯一標準,學分的評定開始受到重視,評分開始變得多元化。學生主要由學生的平時成績與綜合素質所構成,成績也又平時測試與最終測試所組成,這就有效防止了學生臨時發揮失常的問題出現。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在培養學生歷史成績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的科學、全面。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必須要有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只有二者在新課改觀念的指引下正確發展,才可以適應當前不斷進步的時代,為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辛志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思考[J].佳本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