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忠 江婷
摘 要:中國對教育的高度需求促進了課程設置的改變。高中信息技術作為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礎,在新課程的復興中受到高度重視。在高中計算機實驗室中引入微課學習,在新課程的復興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且在尋找課程材料和應對考試方面也可以發揮作用。在課堂主題設計,課前教師備課,課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課后的檢測與習題發布微課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小型微課提高了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課程的有效性。
關鍵詞:計算機;高中信息技術教育;高中信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基于信息的課程正在慢慢普及。微課學習已經出現在教育行業中,它采用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多樣的學習方式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對信息點和教學目標的明確描述,對知識點的表示。微型的重要性和效率是顯而易見的,形象生動的詮釋知識點和教學目標等一系列特點,成為了微課的代名詞。由于一些教師在傳統教育觀念和新型教育思想沖擊之下,無法權衡適當的教學方法。一些學校的軟硬件達不到微課教學所需要的水平,使微課在應用過程中受限制。教師反思教學方式的同時,學校要平衡教學資源以強化微課在教育中的有效性。
1.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教學中的重要性
微課的有效性在如下幾個方面成果尤為顯著。從有效學習的角度來看,微課學習已將傳統的學習模式,轉變為一種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的學習模式,而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學習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選擇自己的學習模式。在課堂效率方面,微課的引入使班級更具吸引力,學生可以在事前做好的視頻和動畫中形象生動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點。比如,在具體計算機操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提綱在微課上進行操作講解,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加深對計算機技巧的理解和運用。微課使學生充分了解計算機所需要的操作步驟,加強了教學方式的應用時效性。
2.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教學現存問題
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教學,素來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中是一個難點,在傳統模式種教師一味的追求分數,學生在死記硬背之下不僅無法充分的理解計算機的內涵,在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本就晦澀難懂的前提下無法得到良好的分數。學生既不能掌握計算機技巧,又無法應對考試,主要因為在教學模式種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教師追求考試大綱的要求,在教育的過程中只教授計算機操作的表面意思,學生在死記硬背中,失去了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的興趣,在惡性循環之下,學生只能漸漸離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越來越遠。第二,學生在學習計算機中,面對老師呆板沒有趣味的課堂無法保持熱情,在沒有意境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計算機操作內涵,無法良好地掌握計算機操作的本身。
3.微課制作的要點
根據微課創作的最初目的,微課的生產要求比關注結果要高,簡短的授課以視頻格式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教育內容。為了良好有效地向學生傳達知識點,要求微課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結構簡單。在制作的過程中看似簡短幾十分鐘,對內容的把握必須要精準。筆者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對微課的制作進行深入探究并進行一系列的嘗試。在投入到使用后,一次次地分析微課制作的技巧方法和對學生的有效性,分析得出了以下幾點對微課制作的要求,將具體計算機操作的知識點與考點相結合,在微課中進行全方位的講解。教師在具體制作微課的過程當中,應將考點與知識點進行一一對應,使學生能夠直觀地感覺到課堂視頻的立體和多元化。將計算機操作知識進行結構化。在微課視頻中形象生動的表達出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細化地理解具體知識點。在自身的大腦中進行結構化聯系各個知識點,并深刻掌握具體知識。除此之外,微課可以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制作專項針對性的學習微課。比如,知識點復習專項突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鞏固自身所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自主的復習,同時也提高學習的效率。專項突破知識點制作的同時,要與學生溝通得當,做到精準找到學生的薄弱點,提高學生成績完成教學目標。
4.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中微課的意義
筆者制作微課的過程中調查了許多學生的反饋,很多學生表示在微課與計算機操作相結合后,學生更能在微課中感受到計算機操作的美感。計算機操作以畫面的形式出現在學生學習當中,加強了學生對計算機操作本身的體驗,加強了學生的課堂代入感。在全面建立各種分類的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知識點的微課后,學生不斷地觀看和自我思考理解消化課堂的內容。
5.結束語
結合本文,小型微課對提高學生對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的理解有特定的影響。作為高中計算機信息教育的手段,微課的構成使得計算機教育到了極大的改善,教育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在實際應用中,教師應當緊抓教學目標,涉獵課外知識點,將內容變得豐富,讓學生收獲更多。將PPT和動畫融入到課堂中去,也是對學生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學習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劉德志.淺談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小作家選刊,2018(03):11-113.
[2]張文超.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中的具體應用[J].考試周刊,2018(07):15-17.
[3]李越.淺談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與微課相結合[J].中國信息技術,2018(0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