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戀戀 郝明元 孫倩 楊詠麗 張秋梅
【摘 ?要】目的:對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方法:對我院在2018年-2019年收治的80例婦科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有4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觀察組在基礎的護理措施上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對兩組患者的滿意率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的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在臨床上可以得到普遍推廣。
【關鍵詞】護理安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158-02
由于婦科疾病手術患者是護理不安全事件的高發群體,因此應具備先覺意識,通過有效的管理措施規避護理缺陷事件的出現。為規范醫院護理安全管理,不斷完善對婦科圍手術期護理安全的認識,本研究擬評價護理安全管理的臨床實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在2018年-2019年收治的80例婦科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組處理,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18~55歲,平均年齡(40.9±2.3)歲;對照組患者年齡18~56歲,平均年齡(41.1±2.4)歲。患者主要疾病類型為流產術、清宮術、子宮肌瘤摘除術等。本次調查由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具有知情權并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基線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綜合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完善管理制度。針對存在的護理安全風險問題,并結合科室的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建立科室護理安全與質量持續改進本,內容包扣督查時間,督查人、存在的問題。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效果,整改人簽名。護士長和護理組長將督查的內容記錄在改進本上,護理人員需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整改,無整改時落實績效考核。(2)充分發揮健康教育的效能。由于婦科疾病涉及患者的隱私,多數患者不能在公開場所進行探討,繼而無法將身心的痛楚進行傾訴與宣泄。科室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如: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制定健康教育入徑表,并將其懸掛于床頭、護理人員按照入徑表內的內容對患者實施宣教、護士長對宣教的落實及效果進行不定期督查,并將督查結果納入績效考核。護理人員實施健康教育時應根據患者的個性,認真看待患者的健康需求及自身訴求,通過耐心的溝通與交流使患者的心身得到放松,了解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同時也提高她們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程度,確保各項護理工作的有效實施。(3)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隨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患者及家屬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烈,所以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也越來越多。護士掌握的專業知識越多,技術基礎越扎實,出醫療事故的可能性就越低。技術水平提高了,自然而然業務水平也就提高了,就越能注意到用藥的嚴謹性,嚴密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交代患者事后注意事項。只有良好的業務水平,在繁瑣的工作中才可能游刃有余,完美地完成各項護理工作,減少醫療糾紛。與此同時,對護理人員進行心理學層面的培訓,促進護理人員進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提高與患者的溝通能力。(4)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本科室為了強化護理安全管理,科室成立以護士長帶頭的監控小組,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譬如授課培訓、講座、考核等,對護理的法律意識進行加強。鼓勵護理人員從細節做起、從自身做起,互相鼓勵、互相監督。盡量滿足患者合理要求,使患者得到安全可靠的護理。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與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患者護理滿意度統計主要由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調查表進行,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分別將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個標準。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對所得數據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作分析,計量資料以(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率分析
本研究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40例患者在本次護理過程中無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對照組40例患者在圍術期護理過程中有5例患者發生不良事件,包括遺漏重要治療2例、技能失誤3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2.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33,P=0.021)。
3、討論
目前,采取手術治療的婦科患者越來越多,手術雖能有效解決患者疾病問題,但其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性操作,患者從入院開始即伴隨多個不安全因素,甚至是隱患,加上婦科病種復雜,病情變化快,對圍術期護理質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有效規避風險事件,完善護理質量與護理安全是當前醫護工作者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通過完善崗位職責,規范工作制度及標準,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正確法律觀念等一系列措施,從而提高患者醫療安全保護意識,確保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性改進。
在本次調查中,我院即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由調查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2.50%,高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72.5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護理安全管理在拉近護患關系,提升護理滿意上具有積極作用。此外,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該調查結果可說明,護理安全管理可降低婦科疾病圍術期患者治療風險,提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應用效果顯著,大大提升了臨床護理質量,保障了患者的就醫安全,對降低婦科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缺陷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玲芳,馬章淳.婦科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效果分析[J].西部醫學,2018,25(2):302-303.
[2] 陳珊娜.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8,11(8):1294-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