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艾麗


摘要:目的 ?分析基層衛生院婦產科的醫患溝通問題及溝通策略。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200例婦產科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00人,對照組采用常規模式,觀察組采用醫患溝通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以及滿意程度。結果 觀察組的總滿意度為97%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滿意度為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AMA的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醫患溝通模式能有效增加患者滿意程度,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情況,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基層衛生院;婦產科;醫患溝通;策略
【中圖分類號】R6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6-268-02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醫療體制也在不斷改革,人們對健康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維權意識也在不斷增加,同時導致醫患關系不斷發生變化[1]。醫患溝通是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醫學理解信息的一種傳遞方式,作為醫生,尤其是基層衛生院的醫生,不僅要求具有精湛的醫療技術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才能有效的將正確的醫療信息傳遞給患者[2]。婦產科作為醫院的一部分,由于科室的特殊性,關系到母嬰的生命健康安全,導致醫患糾紛事件的頻繁的發生[3]。醫療糾紛的處理結果往往提示是醫生與患者或者病人家屬之間的溝通不足,造成誤解,從而導致糾紛的產生,因此加強醫患溝通的培養是降低醫療糾紛事件發生的重要策略之一[4]。為進一步了解基層衛生院婦產科的醫患溝通問題及溝通策略,現對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200例婦產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采取醫患溝通模式,結果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200例婦產科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00人;對照組年齡在23-4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79±0.72),其中產科36例,婦科64例;研究組年齡在20-4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88±0.76),其中產科38例,婦科62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模式:醫生簡單向患者介紹醫院基本情況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根據患者及產婦情況介紹治療的方法。
觀察組采取醫患溝通模式:(1)首先應該尊重產婦和患者,以其作為中心,從產婦及患者的需求出發,進行換位思考,尊重其提出的相關要求,并盡量滿足。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隱私權充分進行保障,尊重患者及產婦,耐心傾聽其訴求,對緊張、焦慮情緒進行安撫,使其釋放內心的不良情緒,增加患者及產婦的依從性。(2)醫護人員需尊重患者的知情權,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其介紹病情及治療方案的選擇的優缺點,尊重患者或者產婦的選擇,耐心解答患者及產婦存在的疑慮,指導其作出正確的選擇。(3)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醫護人員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醫護人員在與患者在溝通交流中提供更專業的指導以及疑慮的解答,同時增加患者及產婦對醫護人員的信任,促進醫患、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4)加強醫護人員與產婦及患者的溝通能力培訓,建立相應的培訓管理制度,采用講座、網絡學習、座談等形式提升醫護人員的溝通能力,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進行經驗交流總結,不斷提升與患者及產婦的溝通能力與技巧,巧妙化解醫患矛盾。
1.3評價指標
(1)滿意度比較:采取醫院自制的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將90分以上作為非常滿意,將80-90分作為滿意,80分以下作為不滿意。(2)HAMA評分比較:將評分大于14分視為非常焦慮,將評分為7-14分視為可能焦慮,將評分小于6分視為不焦慮[5]。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總滿意度為97%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滿意度為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1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比較情況
觀察組HAMA的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婦產科對女性的生殖健康進行重點關注,因此與其他科室相比,工作更為復雜,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多同時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也多;有效的溝通交流能傳遞正確的醫療信息知識同時也能減少因缺乏溝通產生的醫療糾紛[6]。患者滿意度的調查能直觀反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以及水平情況,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交流能有效消除雙方因溝通不暢產生的誤解,消除矛盾,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7]。焦慮評分反映出患者對疾病及治療的擔心和焦慮情況,通過有效的溝通交流,了解其擔心的問題并耐心進行解答,消除患者存在的疑慮,能有效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8]。本次研究,對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200例婦產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采取醫患溝通模式,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滿意度為97%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滿意度為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HAMA的評分情況明顯由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婦產科采取醫患溝通模式的臨床效果明顯,能有效增加患者的滿意程度,緩解其焦慮情緒。
4結論
綜上所述, 醫患溝通模式在基層衛生院婦產科的應用能有效增加患者滿意程度,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情況,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樊效菊, 韓睿, 李彥林,等. 加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策略[J]. 中國醫藥導報, 2016, 13(18):184-187.
[2]王三合, 王治倫. 高校醫院加強醫患溝通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思考[J].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6, 29(5):771-773.
[3]王冠平, 胡銀環, 謝金柱. 公立醫院門診患者醫患溝通體驗調查研究[J]. 中國醫院, 2016, 20(9):17-19.
[4]郜潔, 朱玲, 鄧髙丕,等. 淺析中醫婦科研究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J]. 國際中醫中藥雜志, 2016, 38(7):649-650.
[5]趙蕊, 姜虹, 張金華,等. 天津市某醫院醫療糾紛的現狀及防范策略分析[J].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6, 33(5):501-503.
[6]朱宇, 耿小平, 王維利,等. 醫患溝通:說服模型的臨床應用策略[J]. 醫學與哲學, 2016, 37(10):86-89.
[7]袁蓮芳, 侯麗, 王芳,等. 以醫患溝通為導向強化醫療糾紛防范意識提高《神經病學》臨床實踐教學質量[J]. 中華全科醫學, 2017(1):154-156.
[8]涂炯, 亢歌. 醫患溝通中的話語反差:基于某醫院醫患互動的門診觀察[J]. 思想戰線,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