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潤威 汪嘉晴
摘要: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國殘障學生的教育中藝術教育還比較落后,導致殘障學生缺乏一定的藝術素養,限制了殘障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對殘障學生藝術素養培訓現狀的探究分析,提出培養殘障學生藝術素養的建議。
關鍵詞:殘障學生;藝術素養;實踐探析
殘障學生作為特殊的群體,雖然在身體上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存在一些殘缺,但是他們和正常學生一樣,也有追求“美”的權利。但是由于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殘障學生教育往往以傳授知識和培訓生活能力為主,這種缺乏藝術培訓的教育限制了殘障學生對生活的理解,使得他們的藝術鑒賞力還比較缺乏。藝術素養學習通過調動人們對“美”的欣賞和熱愛,從而豐富和愉悅人們的精神生活,對一個人的精神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開展殘障學生的藝術教育可以使他們在培養藝術素養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藝術素養的培養有益于殘障學生的身心健康與情感的協調發展,只有將普通教學與藝術培養相結合,才能使殘障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使其形成獨立的人格。
一、藝術素養對殘障學生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殘障學生心理健康
藝術教育在人們的情感疏通方面有著極其顯著的效果,殘障學生由于身體缺陷往往自卑感比較強烈,心理上長期敏感而脆弱,情緒不夠穩定易波動,甚至對生活對未來感到無望。培養殘障學生的藝術素養可以使其沉浸于在對藝術的追求和探索中,從而摒棄雜念,達到舒緩心理情緒的效果,有利于其找到精神上的樂趣,重燃對生活的希望。例如當人們在欣賞古典音樂時,心境會隨之慢慢變得寧靜而放松,沉浸于其中意境還能刺激我們的大腦,激發想象力。
(二)增加殘障學生的生活情趣
殘障學生的由于生活圈狹小,人際交往基本限制于家長、老師和同學,娛樂活動幾乎沒有,在學習之余的空閑時間,一般無所事事,不僅缺乏生活情趣,還容易產生悲觀情緒。開展藝術教育培養殘障學生的藝術素養,不僅可以幫助殘障學生充分利用無聊的閑暇時間,而且可以使殘障學生在藝術學習中開拓視野,進入一個新的精神世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從而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使其找到生活的樂趣。
二、殘障學生藝術素養培養現狀的探究
(一)殘障學生普遍缺乏藝術教育
目前我國殘障學生的教學以普通授課為主,形式比較單一,教育內容也主要是教育其自理生活方面和日常認知方面,藝術教育方面還比較欠缺。由于開展藝術教育需要配備一定的基礎設施,而很多殘障學校資金本就嚴重不足,無法再去建設專業的藝術教室,導致藝術教學難以開展。殘障學校的教育主要還是以培訓知識為主,藝術教育很少或者幾乎沒有。
(二)特殊教育教師師資不足
現階段,我國的特殊教育雖然已經得到了應有的重視,但是在地域間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人數還比較少,由于特殊教師普遍工資水平較低,專業成長空間也比較受限,導致特殊教育行業師資嚴重不足,具有高等學歷和高級職稱的教師非常少,而其中從事藝術教學的教師更是鳳毛麟角,由于長期缺乏相關的藝術培訓,殘障學生的藝術素養難以培養。
(三)殘障學生缺乏藝術學習自信心
殘障學生由于自身缺陷,容易否認自我,不夠自信,在藝術學習中這種畏縮的心理也會限制其內在潛能的發揮,導致培訓難以達到效果,長此以往,容易失去藝術學習興趣。
三、殘障學生藝術素養培養的方法和建議
(一)大力推廣殘障學生藝術教育
學校應該重視殘障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教育,開展豐富多樣的藝術教育課程,設置專業的藝術教室以便學生更好的融入藝術學習氛圍中,如開設畫室、陶藝室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差異化進行藝術培訓,充分發掘學生的藝術天賦和潛能,進行重點培養,幫助殘障學生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加大藝術素養培訓投入
殘障學生的藝術素養培養之路,需要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共同支持和幫助,國家可以出臺相應的政策,改善當前殘障教育工作者的現狀,特殊教育行業教師也需要提高自身素養,尤其是藝術培養教師,更要根據殘障學生的特殊性,形成針對殘障學生藝術培訓的方法,有效的提高殘障學生的藝術素養。
(三)幫助殘障學生建立藝術學習自信心
殘障學生在心理上更加需要別人的肯定和稱贊,因此在藝術素養培訓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殘障學生及時的肯定,學校可以通過定期展示殘障學生優秀藝術作品的方式,使其獲得成就感,幫助殘障學生在藝術學習中樹立自信心,使其愛上藝術,充分發揮其潛能。
結語
開展殘障學生藝術素養培訓,是提高殘障學生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殘障學生德智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培養殘障的學生藝術素養能夠為其日后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個具有藝術素養的殘障學生,才會對藝術有一定的認知,才會去追求和欣賞藝術所帶來的美,才能給他們枯燥的黑白生活中,增添一些色彩。當然殘障學生的藝術素養培訓并非一朝一夕實現的,不僅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支持,還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的探索和總結經驗。
參考文獻:
[1]李長東.用特殊藝術裝點殘障學生的人生華章——以安徽省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為例[J].現代特殊教育,2013(05):17-19.
作者簡介:
劉寶琦(1999年-),男,河北人,本科,長春師范大學,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
朱斯齊(1999年-),女,遼寧人,本科,長春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
課題項目:
本文系2020年度吉林省青少年發展研究計劃項目《藝術教育在特殊教育過程中的運用研究》(課題編號:2020jqy—03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