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構建就業創業新模式對高校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應該創新一套完善的工作模式,將其稱為個性化的就業創作指導策略。文章基于新時代背景下,首先介紹了構建高校就業創業新模式的積極作用,接著分析了現階段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重點提出來一些有效的構建策略,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就業創業
從近年來的發展來看,我國經濟實力整體呈現出一種上升的趨勢,所以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場所,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方式,將培養綜合性的創新人才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對此,教師要借助互聯網的優勢,構建全新的就業創業新模式,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專業性強的人才。
一、新時代背景下構建高校就業創業模式的積極作用
構建高校就業、創業新模式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高校、學生和國家。對于高校而言,這是一種改革,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本需求。對于學生而言,強化自身的理論基礎,并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從國家層面來看,在社會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創業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潮流”,所以要做好相應的制度改革,除了政府的宏觀調控,更應該著重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
二、高校就業創業工作模式的現狀分析
1.工作目標不明確
就業創業工作始終將學生放在主要的位置上,但是從實際情況而言,部分高校教師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偏低,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存在的現實意義。再者,部分高校開設就業創業課程時,學分考核僅僅是存在于基礎的理論知識,沒有充分展示高校學生的個人特點,導致整體的指導工作效率偏低。
2.工作內容不完善
目前,高校就業、創業工作過分注重理論上的引導,并未將實踐活動融入其中,使得整個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且在活動內容的安排上,并未將就業、創業工作和學生自身的專業進行有效整合,這不利于大學生的長遠發展。
三、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就業創業工作新模式的構建策略
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大學生是最具有創新意識的群體,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應該加大對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支持力度,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提供廣闊的空間。首先,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對尚未就業的學生參與了創業實訓的學生,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資金上的補助,而屬于低保家庭的高校畢業生創業,政府對其進行全額資助。其次,加大就業招聘力度,有關單位定期發布一些招聘信息,組織多種招聘活動,吸引高校畢業生前來就業。或者是組織本市知名企業到高校進行應屆畢業生的招聘會,開展針對性指導培訓和政策咨詢等多種服務,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有效的溝通平臺。最后,做好后續服務,為了進一步擴寬創業指導專家隊伍,強化信息交流,借助網絡資源,創建“大學生創業網”、“就業論壇”,讓學生在網絡上交流信息,給予及時的指導服務,實行跟蹤回訪,從根本上完善指標體系,督促我國高校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健康開展。除此之外,政府還要聯合高校完善創業項目庫,邀請專家對大學生的相關創業項目進行綜合點評,對所有案例進行評估、梳理,及時編制完整的案例庫。做好就業、創業園區的建設工作,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實訓、指導等服務,發揮出公共實訓基地的輔助優勢。
2.建立專業的就業創業指導教師隊伍
就業、創業工作的有效進行,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綜合能力強的教師指導隊伍。一方面,學生可以聘請企業中的相關人員到學校擔任講評教師,給予學生一些實質性的指導,學校聯合職業咨詢機構,構建完善的教師指導隊伍,針對部分課程兼職教師,組織演講、培訓等活動,為學生就業提供充分的思想基礎。另一方面,學校還要打造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這對高校的綜合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教師利用遠程設備實行網絡指導,保證指導工作的正常進行。指導教師不僅要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還應該擁有一定的職業道德,獲取資格證書,對學生進行全面且系統性的服務。最后,國家要大力倡導為學生提供指導性服務,避免指導教師處于尷尬的位置,增加學生到企業帶隊實習的機會,積極參與到企業招聘、調研和畢業生動態跟蹤的活動中,讓指導教師與企業及時接觸,了解企業的用人標準,保證就業、創業工作的放矢有的。
3.擴寬高校教育的內容和渠道
對于就業創業工作的有效開展,學校高校制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在教學體系上,與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相一致,這是滿足國家戰略發展的基本要求,始終將學生作為主要目標,組織豐富多彩的培訓活動,激發學生的就業、創業興趣,這樣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高層次人才。例如某高校所舉辦的“創人才”,大學生在挑戰杯、創青春、創新設計與創業發展上,獲得各種大獎,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興趣。而高校作為創新創業活動的首批試點院校,從管理機制、課程建設、實踐訓練與課程目標等各個方面深化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構建適合的教育體系,始終堅持以創新促進創業、創業也會反作用于創新的原則,將創新創業作為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另外,在課程安排上,將知識教育作為最主要的支撐點,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就業創業基礎理論知識,為之后的專業實踐課程奠定基礎。不僅體現了就業創業工作新工作的本質,還將傳統的教育融入其中,為學生構建了一個就業創業的良好環境,潛移默化地讓創新意識融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
結束語: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的就業創業工作還是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分析,采取相應的融合措施,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業技能。另外,還要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新穎的溝通平臺,及時互動和交流,定期召開會議,在新媒體配合下為學生的創業、就業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素芳.論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創新研究[J].科教文匯旬刊,2016,368(11):159-160.
[2]戴和圣.基于質量導向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模式探索[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17(002):5-9.
作者簡介:
涂莉(1971-),女,漢族,江西南昌人,本科,研究方向:高校教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