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 宋文 張風彥



摘要:高職院校在線課程建設及評價的研究,通過整合相關評價體系及標準,評價體系研究奠定了基礎。采用分析法從理論角度分析了四大平臺的相同與不同,為學院在線課程建設平臺選擇提供了依據。依托銅川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在線課程項目建設,采用項目化教學法,在項目化課程實踐基礎上,結合工作崗位需求設計課程視頻資源,設計評價體系,建設院級在線課程,并為建設省級優質在線課程提供了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在線課程;評價標準;資源建設
我國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教育信息化也加快了速度。為了滿足學習者的不同需求,互聯網+教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資源越來越豐富,混合式教學也在各大高校展開。互聯網+教育不是把傳統的課堂通過網絡連線變成在線課程,而是教學設計,課程開發以及網絡環境要合理的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其重要性。尤其高職院校的資源不足,評價體系不完善,不能有效保障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因此,高職院校評價體系研究是目前在線課程質量保證的關鍵。
一、相關評價體系
在線課程的建設平臺很多,評價體系研究的也很多,國內相關的評價標準有:2002年制定的《網絡課程評價規范》,從四個維度來評價課程,其中包括課程內容、教學設計、界面設計、技術等四個維度。2003年的《網絡課程課件質量認證標準》,2003-2009年的《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2010年的《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評審指標體系》。國外相關評價指標體系,一是在線學習的認證標準《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由美國南伊利諾斯大學的測量專家開發,經著名的教學設計與適用專業委員會于 2001 年 7 月底通過測試和定稿[1],二是在線學習質量《Quality On The Line》由美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和著名的 Blackboard 公司于 2000 年共同研制發布[2],此標準是評價網絡課程。
二、四大平臺評價標準的對比
在線開放課程支持的平臺很多,遵循國家頒布的信息化標準的同時,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及構成要素,以下是四大平臺的評價標準對比。
通過對比,四個平臺都包含前四部分基本內容,Coursera模塊比較全面,有些模塊名稱不同,功能相似。Mooc課程資源的要素受課程平臺的影響。例如,考核方式,可以包括單元測試,作業,期末測試,課程內容可以是文本、視頻、圖片等上傳材料,測驗作業是對單元學習結果的監測。
三、《計算機應用基礎》在線課程資源開發實踐
1.在線課程平臺建設情況
《計算機應用基礎》在線開放課程主要依托學堂在線平臺,具有網絡學習和自主學習功能。由于雨課堂在學院的全面推廣應用,教學過程的實施基于信息化基礎上,為線下課程評價打好了基礎。雨課堂和學堂在線是學院為在線課程建設搭建的實踐平臺。從教學資源來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分為常規資源,特色資源和優質網絡資源。常規資源是基礎模塊,詳細的知識點為基礎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特色資源是職業模塊,為就業工作實踐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優質資源是網絡平臺的課程學習資源。
2.項目化教學設計
項目化教學整體設計從課程總目標,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進行了整體設計。設計了教學進度表,依據專業崗位需求設計了三個大項目,19個任務,根據工作崗位需求進行了角色扮演,評價標準設計。如圖表2所示:
說明:
①出勤情況,曠課及早退一次扣2分,請假兩次1分;
②課堂紀律,睡覺扣1分,打游戲扣1分情況;
③課堂積極性,由組長評價是否能主動的參與課題組的討論,未參與者扣2分;
④書面作業,是否能按時將課前準備資料交于組長,由組長評價,未提交者扣1分。
說明:
①完成任務的態度,由組長來評價,每個項目不能積極主動完成任務均扣1分
②作品完成的質量(操作技能、操作水平的能力):先由組長評價,后由教師點評,每個項目不能否積極動手操作,達不到目標效果均扣2分;
③自我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由組長評價,不能根據安排的任務進行自主學習每次課扣1分;
④團隊合作能力:各項目完成過程中不能與組員通力合作扣1分。
3.團隊明確分工
我們教學團隊共8人,三大模塊,資源建設初期進行模塊分工,優秀合作力強的團隊才能打造好的課程。期初,資源建設進行分工,三人,二人一組,分三組,進行了模塊分工。本次課題共建設在線資源9個,其中Word3個,Excel3個,PPT3個,在智慧錄播室完成,視頻制作效果較好。課程正式建設前明確責任分工,落實到位,責任到人。可分為三組,授課組,技術組,設計組。授課組主要負責課程授課視頻錄制,技術組主要完成圖片,視頻后期的制作,設計組負責課程題庫設計、討論答疑、線上練習作業等設計工作。
4.課程教學資源開發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資源建設包含了三個模塊,Word,Excel,PPT,團隊設計了基礎實踐篇,職場提升篇兩部分來開發本課程。基礎篇主要針對各個模塊的知識點進行視頻錄制,職場篇依據職業大類分為人力資源,財務管理,銷售管理三大塊。團隊對微課視頻的錄制工作進行了分工,知識點的劃分,設計,腳本的編寫,視頻的錄制,后期的剪輯制作,從五方面分工,責任明確到位,錄制效果較好。
5.課程評價體系建設原則及設計
建設在線課程的過程中,評價體系設計首先要按照評價目的來設計,評價目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評價指標來評價課程。其次是滿足網絡學習的特點,要充分調動學習者的主動性,參與性。三是評價體系中設計重要的評價指標,不需要所有的指標都要包含。
效果的好與否,通過課程項目教學環節和評價標設計判定,團隊對評價體系標準進行了細化,分別從學習者視角設計課程質量評價維度。評價維度設置的細化,針對性強,課程學習效果則越好。我們從課程介紹,課程公告、考核方式、課程內容、測驗作業、考試、論壇交流七個維度設計了評價體系。分為過程性測評和終結性測評,過程性評價通過每次學習任務結束后的考核,學習時間長短,過程問答測試等方面進行評價,終結性評價通過學習完本門課程后進行整體性測試,過程性測評70%,終結性評價30%,重視學習過程,強調學習結果,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通過分析國內外評價體系及評價指標,對比四大平臺的評價標準,來指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線課程資源開發,完善了部分課程資源,實施過程中在項目化教學的基礎上設計課程評價,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設計能有效測評在線學習的情況,達到良好的在線學習效果,為建設省級優質在線課程打下很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Gillis,L,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DB/OL]. http://www.workflow.ecc-astdinstitute.org.
[2]Phipps,R.,&Merisotis,J.(2000).Quality on the Line: Benchmarks for Success in Internet-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DB/OL]. http://files.eric.ed.gov/ful text/ED444407.pdf
[3]李運福 ,楊曉宏 ,周效章.我國在線課程評價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與啟示[J].中國遠程教育,2018(07):70~78.
[4]教育部等五部門.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 2.0行動 計 劃》的 通 知[Z.教 技 ( 2018) 6 號,2018 -04-13.
[5] 肖荔 , 馬秀芳 . 國內外網絡開放課程研究與實踐現狀調研報告[J]. 教育信息技術 ,2014,(09):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