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珍
摘 要:英語在中國的教育課程改革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小學作為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國,小學開設英語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要求,農村小學教學也需要開設英語課程,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作為整個英語教學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農村開展小學英語的教學,面臨許多漏洞與不足,就現階段仍然會出現一些常見普遍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常見問題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小學英語;資源投入;評價標準
中國在較早時期便開設了英語課程,在經歷多年的英語教育課程改革后,小學英語教學已成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改革后提出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基本目標:要求地方盡快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普遍開設外語課。為聚焦“三農”,就需要關注農村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小學英語基礎教育,在農村開展小學英語教育時,往往會遇到如經濟條件落后、資源不匹配、教育觀念等原因影響英語教學質量,致使開展工作面臨嚴峻考驗。因此,本文就普遍存在農村中關于小學英語教育的三方面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一、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普遍現狀
1.農村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資源貧乏
資源的匱乏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資源的缺乏,農村生活較城市生活辛苦,便利條件、娛樂設施也和城市相差巨大,使教師到農村教學的人員人數本來就少,其中在農村英語教師中還存在較多的兼職老師,沒有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小學英語教育上;二是教學設施設備缺乏,只有極少數學校有語音室,部分學校有錄音機、放像機等多媒體,但是大部分學校的錄音帶、錄像帶、幻燈片、影碟等設施設備嚴重,這種情況對于農村小學英語教育就會有嚴重影響,比如,課程教育,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可能就更多地結合書本進行。
2.農村小學英語教育思想觀念不正確
為適應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小學開展英語教學以培養小學生對英語的初步語感,為進一步學習較高級英語奠定基礎。在農村小學英語教育中,由于缺乏對英語的認識以及受傳統知識文化的影響以及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的增加,老一輩更缺乏對小學英語的了解,不關注小學生英語的學習。在他們的觀念中,語文和數學才是真正的需要花費大量功夫學習的科目,而英語則沒有這兩個科目重要,因此,對其的關注度也會小于其他科目。
3.農村小學英語教育評價機制不合理
目前,小學英語的教學中,缺少恰當的評價機制。新課標要求注意小學3~6年級英語教學評價的特殊性,評價形式主要是形成性評價,并且評價機制是需要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缺乏合適的評價機制,一般是以時間發展,也就是期中、期末測試作為評價的主要手段,采取筆試,內容主要是以教材為主,這種評價機制是不利于激發小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的,難以考查小學生對英語的掌握程度和實際運用程度,也不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二、針對常見現狀的解決策略
1.加大農村小學英語資源投入
對于資源的加大投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提高小學教師師資水平,可以和高校進行聯系,培養英語優秀老師,加快教學資源開發,也可以跨校結對鼓勵老師傳授經驗,為其他學校英語教育提供優秀示范,使師資資源得到開發;二是增加教育投入,力求改善教學條件,為農村小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達到更好的小學英語教育,除了設備設施之外,教師還需要學會運用這些設備對小學生英語教學起引導作用,結合視頻、音頻、圖片等加強課程的有趣性。
2.改變農村小學英語教育觀念
學校在觀念問題上需要進行對小學生家長觀念的引導,讓其更加重視對小學英語的教學。學校可以提供“家長座談會”,邀請學生家長聚在一起,共同探討英語的教學問題,教師在會上需要積極對家長進行引導和溝通,逐漸讓家長明白英語對于小學生的教育重要性,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通過活動讓學生對英語教學進行活動開展。
3.修改小學英語教育評價標準
教學評價的內容評價標準對日常英語的教學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應該正確理解“以形成評價為主,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相結合”的原則,注重過程的評價,而不只是注重考試的成績,題目的錯誤,總體來說評價應該結合多個方面,并不流于表面的形式,同時各個教育部也應該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進行教學。
小學英語處于學習英語學科的啟蒙階段,正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時期。由于農村英語教學的特殊性,農村英語教學比城市更需要面臨嚴峻的挑戰,不斷改善現今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教育模式,逐漸改變英語教學的觀念,適應時代的發展,這需要國家、政府、老師和家長共同的努力。本文就現今普遍出現的農村小學英語的普遍現狀,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對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林小妮.小學教育現狀剖析及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09.
[2]宗莉.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J].中國校外教育,201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