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婧
摘要:伴隨著信息化的大力發展,國企的新聞宣傳工作要跟進時代的潮流,要善于將傳播的規律有所應用,與此同時,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要加強融合,讓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優勢上互相補充。本文將針對融媒體環境下國企的新聞宣傳工作進行分析和探討,同時提出融媒體時代加強國企宣傳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融媒體;國企新聞;宣傳策略
融媒體是網絡技術發展下的產物,具有信息量豐富、覆蓋面廣等特點。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媒體平臺不斷增多,新聞宣傳途徑也日漸拓寬,例如微信、抖音、微博等均能成為新聞宣傳的平臺。通過對各種能用于新聞宣傳的渠道進行融合,結合原有的宣傳方式,不斷創新和優化,有助于促進國企發展。
一、融媒體背景下的國企新聞宣傳問題
大部分國企的新聞宣傳方式固化,單一沉悶的新聞宣傳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在融媒體迅猛發展下,往往效率和效果不斷下降。例如宣傳形式仍然以文字性為主,新聞渠道局限在公辦的報紙雜志或電視臺等。相關大型新聞機構審核繁瑣,在信息化發展的今天,落后的新聞推廣思維會嚴重制約著國企的發展。國企宣傳部門對融媒體的重視程度不足,缺乏創新性想法。一般情況下,國企新聞宣傳有制度的約束和相關流程的指引,采用融媒體方式就等于要打破原有的新聞宣傳模式,一方面工作量大增,另一方面新聞部門及其相關人員要承擔新聞創新的風險,導致嚴重缺乏融媒體環境下應有的積極性。現實中有些國企已經順應潮流大力推廣融媒體新聞宣傳,但由于現實因素制約,大多通過融媒體的新聞宣傳流于表面,僅僅采用目前流行的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進行新聞發布,發布內容及方式多為傳統媒體上已發布的內容及方式的搬運,缺乏針對性的策劃和內容的創新,導致在企業內部新聞宣傳工作中融媒體的運用流于表面,缺乏實質性的改革。
二、融媒體背景下的國企新聞宣傳策略
(1)制定媒體整合方案,系統科學地輸出新聞
新聞宣傳方案要凸顯創新地位,采用不同風格和不同形式的新聞宣傳方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國企形象,吸納更多群體注意。例如在常規新聞格式基礎上,增加年輕化和網絡化的寫作內容,貼近大眾生活。或在常規文本基礎上,根據大眾的網絡特點增加短視頻的方式進行新聞宣傳。融媒體時代追求信息的扁平化和娛樂性,這也是短視頻深受大眾歡迎的原因。眾多國企甚至行政機構部門開始借助短視頻和線上平臺進行新聞推廣,例如中國外交部抖音號的走紅,國企通過微博對外公布重要信息等,這要求國企要善于利用不同的媒體渠道,整合系統的宣傳推廣策略,實現新聞推廣最大化。在新聞宣傳前制定媒體整合宣傳方案,根據規范選擇適當媒體平臺以提高推廣效率。不同的媒體平臺覆蓋不同的受眾群體,例如小紅書以年輕女性為主、抖音以年輕群體為主、今日頭條等文字性平臺則以中年群體為主,根據國企的新聞內容進行重點宣傳,在最小成本下實現最大的宣傳效益。
(2)加強融媒體人才培養,緊跟時代步伐
國企的競爭歸根究底是人才的競爭,只有配備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才能讓國企在融媒體時代找到正確可持續的新聞宣傳推廣之路。因此,國企要重視新聞媒體人才隊伍建設,一方面通過對外招聘的方式為國企輸送新鮮血液,提高國企的活力,完善國企的內部架構。外來人才的引入可以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促進員工不斷的進步,也能更新國企新聞宣傳的思想,帶動國企的發展。另一方面,國企也有加強內部人才培養培訓,有利于提升人才的凝聚力。實踐證明,國企內部的人才轉化往往對國企具有更高的忠誠度,有利于人才隊伍的團結,而且人才隊伍構建成本更低。
(3)實現管理融合,提升內容質量
要破除固有的新聞宣傳工作管理模式與利益格局,樹立“內容為王、優勢互補、一體化傳播”的全新管理理念,應規范新聞采編流程,打造新媒介傳播平臺,優化組織機構,創新運作機制等。具體為:一是建立協同管理體系。通過建立黨委領導下的新聞編委會制度,強化全局的整合管理,推進統籌協作;二是建立復合式新聞內容加工生產機制。各業務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協作,重塑相關流程,對內容資源進行反復的聚合、整合、融合,發揮協同效應,形成新的新聞價值;三是優化媒介平臺管理。注重新技術的支撐作用,優化企業門戶網站、微博、微信等媒介平臺,形成一個媒介融合體,打造出有特色的媒體主平臺和有效的宣傳主陣地。加強對新聞內容的審核,避免新聞中出現錯漏影響國企形象。新聞的內容要多樣化,除了采用文字的形式公布外,可以采用視頻的方式展示,有利于吸引大眾的注意,加強傳播效果。
融媒體背景下的國企新聞宣傳,關鍵在于國企對融媒體的看待具備前瞻性,積極與新媒體平臺開展合作,主動探索和嘗試新的宣傳模式,有利于不斷優化國企的新聞宣傳策略,從而有助于提升國企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吳鴻波. 試論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理論與實踐的創新——以《人民日報》融媒體新聞產品為例[J]. 東南傳播, 2019, 173(01):22-25.
[2]陳明. 試論融媒體背景下的國企新聞宣傳策略[J]. 傳播力研究, 2019, 3(0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