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豪 程昶瑜 張峰

摘 要:知識搜尋是企業獲取外部知識元素并重新組合的活動,它可以提升組織創新能力,從而構建長期競爭優勢。本研究從組織搜尋和開放式創新理論出發,探討外部知識搜尋與創新策略選擇的關系,并引入競爭戰略為環境變量予以討論。通過梳理技術和市場知識搜尋、競爭戰略、技術創新模式的文獻,采用理論推導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類型知識搜尋在差異化和低成本的戰略導向下對企業技術創新策略選擇的影響并提出理論模型。
關鍵詞:技術知識搜尋;市場知識搜尋;競爭戰略;創新策略
0 引言
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持續性創新可為組織構建長期競爭優勢[1]。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創新的關鍵性作用愈發顯著。Grant指出,知識是創新的核心要素[2]。然而,知識具有離散分布和隱性的特點,企業難以掌握社會活動中的所有知識。因此,企業必須重視外部不同類型的知識的搜尋與利用,根據創新策略建立溝通渠道并篩選組織邊界外的顯性知識加以內化,彌補組織內部知識庫的不足。
知識基礎觀認為,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多樣化、異質化的知識基礎支撐。但是,我國企業研發水平較弱,只依靠自身知識庫難以快速地開發新技術。因此,創新方式也由封閉式向開放式的轉變,外部知識搜尋成為提升組織創新績效的重要渠道。通過外部知識搜尋,能快速從其它組織獲取互補性知識資源,使內外部知識相互轉化與重新組合,形成新想法、新思路和新方案,從而提高創新績效。
通過對現有文獻的整理,發現市場搜尋和技術搜尋都對企業創新績效有促進作用[3-4],也有學者指出技術搜尋會帶來高昂的成本,過度搜尋導致創新負收益[5]。但現有的大量研究集中在知識搜尋與創新績效的影響,而市場知識和技術知識搜尋如何影響技術創新策略選擇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將從低成本和產品差異化的競爭戰略視角,剖析技術和市場知識的搜尋如何影響產品創新和過程創新的選擇。
1理論背景
1.1.知識搜尋
知識搜尋(knowledge search)是企業在動態的環境中跨越組織邊界和內部知識基礎進行搜尋并獲取知識的過程,知識搜尋是個多維度的概念已得到不少學者的認可。本文采用Grimpe和Sofka的劃分[6],將外部知識搜尋劃分為技術知識搜尋和市場知識搜尋2個維度。技術知識搜尋指跨越企業組織邊界,搜尋與本行業產品、工藝、流程、方法等相關的新元素,主要向研究所、高等院校、供應商等知識密集型知識源搜尋知識。市場知識搜尋是企業與市場的交互過程中所獲取的有價值的商業經驗、情境信息和專家洞察力的動態組合,常見的知識源包括顧客、渠道商和競爭對手,主要目的是發現新的產品設計、新的分銷渠道、潛在市場和新的商業模式等市場知識。技術和市場等外部知識更新迅速、新知識不斷供給,并且離散分布在廣泛的組織。因此,企業需要對特定知識源進行掃描、查找、識別、評價等搜尋活動,獲取技術和市場知識。
1.2技術創新策略
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的主要形式,本文根據Schumpeter[7]的觀點,認為技術創新可劃分為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和過程創新(process innovation)。產品創新是企業新產品進入市場,具體指一種消費者不熟悉的產品或者新品質的引入,而過程創新是新技術在生產工藝的應用,具體指一種與生產制造過程相關技術的新嘗試,它也可以是商品商業化的新路徑。產品創新與過程創新不是對立存在的,它們可同時存在于企業的同一階段,為企業創造績效[8]。對比兩種創新方式,產品創新強調在性能、用途方面對產品或服務的重大改進、關注短期績效,而過程創新主要是生產方法的改進、生產過程的優化、關注長期績效。
1.3競爭戰略
戰略導向是一種導向性原則,而競爭戰略是企業立足于市場的競爭優勢的定位,本文將從低成本戰略和差異化戰略兩個競爭戰略進行研究。低成本戰略是通過降低成本而獲得競爭優勢,主要的實現路徑包括實現規模經濟、充分發揮現有生產能力、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等。差異化戰略是企業通過在某些方面別具一格而獲得競爭優勢,靠先動創造品牌與忠誠感,并為顧客創造獨特性能的產品、服務。對比兩種競爭戰略,低成本戰略具有產品標準化、價格低、性能被大多數消費者接受等特點,而差異化戰略具有產品性能獨特、質量高、服務水平高、獨享的價值感受等特點。
2命題提出
企業創新的過程就是整合內外部技術知識、市場知識的過程,因此,技術創新策略的確定需權衡知識搜尋的收益與成本。此外,還引入競爭戰略為環境變量予以討論,提出了不同競爭戰略下不同維度知識搜尋對創新策略選擇的影響的模型,如圖1。
2.1知識搜尋與技術創新策略
技術知識搜尋途徑包括研究所、高校、供應商,企業通過對互補性技術知識的學習與獲取可優化產品開發流程,加快開發和生產的效能。研究所和高校儲備大量前沿科技技術,能為企業各種創新活動提供了技術知識,并且兩者間技術交流壁壘低,通過增加技術知識搜尋的深度促進過程創新。從社會網絡角度分析,被搜尋對象和搜尋組織如存在緊密關系和相似文化,有利于隱性知識的吸收和利用,供應商是重要外部知識源,符合這特征。供應商熟悉產業范圍的技術、工藝流程和管理標準,其知識儲備中部分信息與企業相似。企業與技術領先、具有開放創新意識的供應商合作有利于企業快速獲取市場信息和領先的技術資源,提高產品與服務的質量。因此,搜尋途徑的多樣性增加技術知識寬度,知識密集型組織的前沿技術增加技術知識深度,促進了技術在生產方法、生產過程的應用。
但是,過度技術知識搜尋有消極影響,知識搜尋和轉化成本可能會超過其帶來的收益。從搜尋的成本與收益的角度分析,在知識重合度大、信息過載時,搜尋的所創造的收益將與整合成本抵消,不利于企業過程創新。
P1:技術知識搜尋與過程創新呈倒U型關系。
市場知識的搜尋途徑包括顧客、渠道商、競爭對手。通過對顧客屬性特征、需求偏好及變化趨勢的準確把握有助于提高新產品開發的針對性,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McEvily與Zaheer的研究指出,與渠道商的密切聯系可以更好地獲取關于市場環境和消費者需求變化的各種知識[9]。渠道商群體數量大并接近客戶,通過與渠道商建立良性關系,可獲取尚未得到滿足的顧客隱性需求或偏好,為中企業進行新產品定位或開拓新市場提供條件,有助于提升產品多樣化程度。競爭對手在市場活動中存在知識溢出,被動地能為企業的搜尋和組織學習創造資源。特別是很多跨國公司將研發部門設在中國,為本地企業的創新和學習提供了機會。異質性市場知識能夠幫助企業更新現有產品和服務,市場結構化信息方面的差異要求企業突破既有的知識結構和組織惰性,提供更新穎、更有價值的產品。此外,市場知識具有時效性,要求企業不斷進行市場知識搜尋以更新信息,避免市場知識的滯后和不對稱,因此對外部資源和市場知識的搜尋將降低其產品開發的風險。鑒于此,市場知識搜尋對企業產品創新起促進作用。
P2:市場知識搜尋對企業產品創新的選擇起促進作用。
2.2競爭戰略的調節作用
競爭戰略導向決定了企業對組織所擁有的優勢資源的理解,以及企業如何看待它的顧客和市場定位,競爭戰略帶動知識管理戰略。也就是說,競爭戰略將影響知識搜尋活動。那么,不同類型的知識搜尋對技術創新的作用是否受到競爭戰略的影響呢?
低成本戰略的基本技能和資源包括工藝加工能力、產品易于制造、低成本的分銷系統[10]。這些技能和資源要求通過生產技術的應用以減少制造、營銷的成本,而且技術知識多數存在于研究所、高校等知識密集型的組織。因此企業通過技術知識搜尋,可避開冗余的新技術研發,減少研發資源的投入,降低企業技術研發的風險,從而為企業的技術創新低成本化優勢奠定基礎。
要保持低成本戰略的競爭優勢,技術創新是根本。低成本戰略的實現可通過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途徑,這需要企業經常收集大量的技術知識,以解決企業產品生產過程中工藝技術問題,盡量選擇能耗少的工藝技術來降低成本。相比差異化戰略,低成本戰略更關注生產工藝和效率,強調實現規模經濟、充分發揮現有生產能力,改進生產過程,所以在低成本戰略導向下,企業將集中資源于技術知識的搜尋和應用,從而加強過程創新。可以看出,低成本戰略要求企業加強生產工藝等的技術知識搜尋,從而選擇過程創新。
P3:低成本戰略正向調節技術知識搜尋對企業過程創新的促進作用。
市場知識搜尋主要知識源為顧客、渠道商和競爭對手,所搜尋的市場知識包括新的產品設計、新的分銷渠道、潛在市場和新的商業模式等。差異化戰略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對市場信息的分析,開發出新的渠道和分銷渠道以推廣產品,以及通過市場廣告行為增強產品的認知度。這意味著,對顧客、渠道商的市場知識搜尋和準確把握,有助于企業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向顧客、渠道商提供別具一格的產品或服務,滿足其獨特需求。對競爭對手的知識搜尋,可以為企業提供自我診斷的框架,幫助企業識別自身在資源投入和產品開發成本等方面的對標,找出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企業準確地清楚顧客需求差異,可以更有效地開發出比競爭對手更能滿足特殊需求的產品,提高產品的差異化程度。
差異化戰略是否創造獨特的價值感受,需要消費者和渠道商的反饋,這些知識要通過市場搜尋收集。企業可以通過搜尋顧客群和行業競爭對手的知識,充分了解顧客對于產品的需求預期,以及與競爭對手的認知偏差,更有效地滿足顧客效用,確保企業對顧客特殊要求的及時響應,從而為顧客提供具有獨特價值的新產品??梢钥闯?,差異化戰略能夠通過加強市場知識搜尋促進產品創新。
P4:差異化戰略正向調節市場知識搜尋對產品創新的促進作用。
3討論與結論
本文立足于競爭戰略,從知識搜尋的角度研究企業技術創新策略選擇,通過文獻梳理,提出了概念模型,主要探討了低成本戰略和差異化戰略對應的知識搜尋方式和技術創新策略,得出2個方面的啟示:
(1)不同類型外部知識的搜尋對企業創新策略選擇具有不同影響。技術知識的搜尋與過程創新呈倒U型關系,過度技術知識搜尋產生邊際收益遞減并分散了有限的技術利用資源。與技術知識搜尋相比,市場知識搜尋與產品創新是正相關,這是由市場知識的實效性決定,這說明充分的市場知識有利于企業抵御市場風險,滿足市場需求,開發出更具有創新性的產品。
(2)外部知識的搜尋,在不同競爭戰略下發揮不同作用。低成本戰略導向的企業將加強對高校、科研院所等的技術知識搜尋,改進生產工藝,促進過程創新。差異化戰略導向的企業,更加關注顧客、渠道商和競爭對手等的市場知識搜尋,為滿足市場需求,開發新產品和新市場。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未來考慮技術和市場知識搜尋交互作用對企業創新策略選擇的影響。另外,側重于理論探索,缺乏對所提命題的實證檢驗。未來研究可以考慮在建立概念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實證方法驗證本文命題,同時考慮其他一些概念,如環境動蕩性、競爭強度對知識搜尋的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1]Smith K G, Collins C J, Clarkkd. Existing knowledge, knowledge creation capability, and the rate of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in high-technology fir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48(2):346-357.
[2]Grant R M. 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6, 7(4):375-387.
[3]王鑒忠,秦劍,周桂榮.顧客導向、競爭者導向、市場知識與新產品開發——基于產品創新性的差異比較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5,36(10):89-99.
[4]奉小斌,陳麗瓊.外部知識搜索能提升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能力嗎?——互補性與輔助性知識整合的中介作用[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5,36(08):105-117.
[5]郭尉.知識異質、組織學習與企業創新績效關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6,37(07):118-125.
[6]Grimpe C, Sofka W. Search pattern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Low-and high-technology sectors in European countries [J]. Research Policy, 2009, 38(3):495-506.
[7]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66.
[8]楊慧軍,楊建君.交易型領導、競爭強度、技術創新選擇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J].管理科學,2015,28(04):1-10.
[9]Mc Evily, B, Zaheer, A. Bridging ties: 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J].Strategic Manage
[10]藍海林,蔣巒,謝衛紅,謝洪明.技術創新與企業的戰略選擇[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03):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