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元芳
寶爸寶媽們知道,每年到秋季,有一種引起嚴重腹瀉的傳染病會在6個月-2歲的嬰幼兒之間流行,對寶貝們的健康造成莫大的威脅,我們稱之為“秋季腹瀉”。秋季腹瀉是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性疾病,該病主要表現為水樣腹瀉,嘔吐,腹痛,每天多達十次或數十次,無明顯臭味,患兒可伴脫水或電解質紊亂等癥狀,病程通常都會維持1周左右。該病的病原體為輪狀病毒,因此秋季腹瀉也常被稱為輪狀病毒腸炎。
贛南蘇區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和蘇區精神的主要發源地,但由于種種原因,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后,秋季腹瀉在贛南一直嚴重存在。有研究表明由于小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機體防御功能差、易患腹瀉病,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嚴重并發癥。但是本病作為一種自限性疾病,只要護理得當,可使患兒盡快恢復正常,因此,護理知識的掌握在小兒秋季腹瀉的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國內外研究顯示,對秋季腹瀉的治療情況的調查比較多,但是對秋季腹瀉護理的相關知識、態度、行為的調查比較少,在贛南蘇區從來沒有。我課題組就贛南小兒秋季腹瀉護理做了一些調查研究及對策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小兒秋季腹瀉臨床表現
起病可急可緩,精神尚好,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無明顯感染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偶有嘔吐,大便次數增多,為黃色或黃綠色稀水便,可混有少量粘液,量不多。排便前常因腹痛而哭鬧不安,便后安靜,一般無明顯脫水及全身中毒癥狀。重型腹瀉多為腸道內感染所致。起病較急,有較重的胃腸道癥狀,大便每日10次以上,呈黃綠色水樣或蛋花湯樣,量多,可有少量粘液,同時伴有嘔吐,嚴重者可吐咖啡樣液體[1]。還有脫水、電解質紊亂及發熱等明顯的全身中毒癥狀。
2.患兒的護理
2.1飲食護理嬰幼兒正處于身體快速生長階段,限制飲食容易導致其缺乏營養,所以除嚴重嘔吐者需要暫禁食但不禁飲4-6小時外,其余都應進食是以緩解病情,促進身體恢復。進食是必要的治療與護理措施,但必須根據患兒的病情需要適當的調整飲食,達到減輕胃腸道負擔。母乳喂養者,應該繼續母乳喂養,可以暫停輔食,人工喂養者可以喂,米湯,稀釋的牛奶,或者酸奶和豆漿。發酵的酸奶易被消化,并且含有乳酸桿菌,調節腸道內微生態環境,增加營養吸收功能,但冰箱取出不能立即給患兒使用,以免刺激消化道,加重病情。給患兒喂養米湯時,可以適當的在米湯中加點細鹽,使米湯口感更好,患兒更愿意接受,而且可以預防脫水[2]。
2.2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的護理要注意以下兩兩個方面一是及時輸液,補充血容量,糾正電解質平衡,防止嚴重脫水和酸中毒,減少疾病惡化的概率.二是補液要有正對性,不同脫水程度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對腹瀉嚴重,脫水達到中重程度的還有就是伴有腹脹的患兒應該采用靜脈輸液的方法來補液,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來調整補液的量、速度??偟脕碚f補液時遵循先快后慢、先鹽后糖、見尿補鉀的原則[3]。
2.3保持皮膚完整性。
勤換患兒的尿布,腹瀉排便后徹底的清洗患兒的臀部及周圍皮膚,并且要擦拭干凈,保持干燥?;純旱哪虿家逑锤蓛舨⑶覐氐淄ㄟ^暴曬來消毒,遇有雨天也必須用吹風機吹干或者用烘干機烘干。勤換尿布,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尿布要選用顏色淺,質感柔軟透氣的棉質布料,并且保持清潔干凈,尤其是接近患兒肛門處,更應該保持清潔,以防患兒肛門周圍皮膚潰爛發炎甚至導致尿路感染。
2.4注意消毒
患兒所用的衣物尿布要專用,患兒的食具要徹底的消毒,無論是工作人員或者患兒的父母給患兒清潔臀部是一定要先洗手。
2.5健康教育
常常撫摸,摟抱患兒,增加和患兒之間的交流,達到讓患兒心理不害怕腹瀉,配合治療。還需要對患兒的父母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母乳喂養的優點,指導合理喂養,避免在夏季斷奶。給家長介紹一些嬰幼兒常見的腹瀉的原因,預防方法,家庭護理以及基本常見治療措施。示范清潔口腔、更換尿布,保持臂部皮膚的方法。指導家長配制和使用OBS溶液[1]。注意飲食衛生,食物要新鮮,食具、奶具應定時煮沸消毒。培養兒童飯前便后洗手。出院后要,注意天氣變化,預防患兒受涼。
參考文獻:
[1]馮玉霞.嬰幼兒腹瀉病的臨床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8(5):129.
[2]劉素云.小兒秋季腹瀉病的飲食護理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2008,5(8):3347.
[3]張麗英.小兒腹瀉的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2013,5(6):157.
課題項目:
贛州市2019年度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課題編號:1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