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好好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繼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出現之后,我們迎來了大數據時代??茖W技術的發展擴大了網絡輿情管理范圍,在大數據背景下,網絡輿情管理勢必會出現新變革。文章針對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管理進行簡要論述,希望能夠給相關行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管理變革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9-0253-02
0 引言
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因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發生了改變,大數據技術深入影響與人類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行業,成為各個行業創新發展的推手。信息技術的發展,拓寬了網絡輿情管理范圍,加深了網絡輿情管理難度。目前,我國網絡輿情環境相對寬松,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發生的各種大小事件都有可能被發布到網上引發討論,如果不能進行良好的網絡輿情管理,那么會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同時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麻煩。網絡生活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數據時代增加了網絡輿情管理難度,但也給網絡輿情管理帶來新的機遇。如何抓住大數據背景下網絡輿情的特點及規律,并在網絡輿情管理思維與模式上創新管理思路,在當下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1 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管理的改革
1.1 從被動檢測變為主動預測
大數據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被提出,以后經過幾十年的改革和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前沿詞匯。與傳統數據相比,大數據具有大量、多樣、高速、價值4個特點。當今社會可以說是一個網絡社會,全球網民都能夠通過臉書、ins、微信等公眾平臺展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網絡環境覆蓋范圍廣泛,給網絡輿情管理帶來不少難度。在大數據背景下,網絡輿情管理需要加速改革,才能在當前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更好地完成網絡輿情管理工作。大數據有別于傳統數據最主要的特點是預測,網絡研究專家巴拉巴西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可以被預測的,在我們日常工作與生活當中,人類的軌跡非常相似,人類的行為總是朝著安全、規則的方向發展,當我們在網上瀏覽時網易云會推薦我們喜歡的歌曲,當當網會推薦我們感興趣的圖書,阿里巴巴和淘寶會按照我們的喜好為我們推薦貨物。這正是網絡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人類的行為進行預測,所以才能準確了解人類的生活軌跡和興趣愛好。相較于傳統網絡輿情管理,大數據時代的網絡輿情管理顯然更勝一籌。傳統的網絡輿情管理在輿情產生之后才開始著手管理,處于一個非常被動的位置,導致很多輿情在方法和策略還沒有被提出時就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人們來不及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大數據技術下的網絡輿情管理可以提前對輿情信息進行預測,通過對海量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建模,判斷輿情信息的發展進程,預測輿情信息的發展軌跡,提前做好應對措施,避免輿情處理不到位而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1.2 由節點轉向網絡
對輿情信息預測的關鍵在于挖掘數據的相關性,傳統的數據時代沒有辦法對數據進行深入挖掘、計算和分析,由于技術限制,無法通過數據對輿情信息進行相關預測。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思維會受固化意識與特定領域的影響,很難對輿情信息進行分析、監測和判斷。受技術的影響,傳統的網絡輿情管理只能通過分析單向的數據節點,判斷輿情信息,無法做到對輿情信息進行預測。但是大數據技術可以將每個數據節點關聯起來進行分析,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與輿情信息有關的所有信息,通過數據分析與整理,排除輿情信息發展的不確定性預測,確定輿情信息的走向。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管理改革要從監測系統開始,由單向的節點分析轉變為關聯數據分析,通過對海量信息的計算與分析,準確預測輿情的走向。
1.3 從樣本轉向全體
在傳統的數據時代,數據的采集及分析整理技術有限,不能將所有相關的輿情信息都采集到數據庫當中,只能采取少部分作為樣本信息,因此傳統數據時代的數據庫,數據量少、結構單一,無法進行全面、完整的數據分析,只能分析少部分數據,達不到領域通用的效果,而且數據采集、分析過程出現任何誤差,都會導致數據分析結果偏離正確軌道。大數據技術的出現,解決了傳統數據時代輿情信息分析出現的種種問題。大數據時代,數據庫采集到的數據結構多元,數量大,數據庫能夠收錄網民在網絡各大社交平臺上發布的所有信息,因此大數據技術的采樣是建立在海量信息基礎之上,這種采樣方式保證了輿情分析的準確性,能夠準確捕捉與目標輿情相關的所有信息,然后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保證輿情信息分析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2 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管理的變革策略
2.1 實施“防患于未然”式管理
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管理將會發生變革,改變傳統網絡輿情管理狀況,為網絡輿情管理開辟一條新的技術道路。傳統的網絡輿情管理中,由于技術限制無法對輿情信息的發展路徑做出準確預測,提前采取相應措施,只能在輿情信息發展或發生危機時被動地采取應對措施,發布相關信息或者盡量引導輿情發展方向,達到解決輿情危機的目的,盡可能地降低輿情的負面影響。在這種被動情況下,政府試圖引導控制網絡輿情發展。對于網民而言,也是對他們思想和觀點的一種支配,政府并沒有和網民站在一個平等的地位,而是以一種高姿態試圖主導網民的思想,這種情況下網民的情緒反彈越嚴重,網絡輿情越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管理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在輿情尚未發酵之前就防患于未然,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輿情信息進行分析、整理,找出輿情擴散發展的原因,從源頭扼殺輿情發酵的機會。
2.2 捕捉“沉默的聲音”
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讓絕大多數人都能夠接觸到網絡,大數據技術正是建立在互聯網的包容與開放之上。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一部分人無法接觸到網絡,雖然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讓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但也不容忽視。這部分人接觸不到網絡,無法在網絡平臺上分享和展示自己的想法與觀點,這就意味著他們不會在網絡上留下任何能夠被采集、收集的數據信息。網絡輿論能夠讓任何網民成為模擬情境下的弱勢群體,或是讓他們因為種種原因而選擇不發聲。我們必須意識到,即便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平臺也無法收集所有人的心聲,甚至連收集大部分網民的心聲都做不到,因此收集網民或非網民“沉默的聲音”,對于網絡輿情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大數據技術給網絡輿情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但也給網絡輿情管理帶來新挑戰,在網絡輿情管理工作中,要構建“大輿情”觀念,改變傳統網絡輿情管理工作模式,加大捕捉“沉默的聲音”的可能性。例如,在網絡輿情管理中,采集網絡輿情信息的同時進行社會調查,確保輿情信息的全面與完善,避免輿情的發展演變與預測分析因為信息不全面而出現偏差,從而帶來不必要的影響。
2.3 識破“偽輿情”
當今時代,網絡環境成熟,網民可以在互聯網平臺基本實現言論自由,公開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但是這種寬松的網絡環境也給部分人可乘之機。在發生輿情之后,一部分人會斷章取義,根據主觀意愿去引導輿論,調動不明真相的網民的情緒,影響到決策層對形勢的判斷,進而造成錯誤決策。在網絡環境中,有些利益團體為了自身利益,在網絡上培養網絡發言人,以期通過引導輿論方向達到自身目的。這些網絡發言人都是從利益角度出發,在網絡上展示自己對一些關鍵事情的觀點與看法,甚至會斷章取義,影響網民對輿論信息的正確認知,造成不可控的結果。因此,在大數據時代的網絡輿情管理中,一定要識破“偽輿情”,通過對輿情所有相關信息的采集、分析、整理、展示,為網民展示客觀公正的輿情信息,讓網民能夠從一個客觀的角度去看待、認識網絡輿情,然后再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受到某些網絡發言人的影響,得出錯誤的結論。
3 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網絡輿情管理技術帶來很多新的可能,但是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讓當前的網絡輿論環境變得更加復雜。為了實施網絡輿情管理,保證網民接觸到客觀、公正的輿情信息,網絡輿情管理變革刻不容緩。
參 考 文 獻
[1]郭漸強,曾望峰.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管理變革探討[J].廣西社會科學,2015(8):145-149.
[2]何凌南,賴凱聲.大數據時代的網絡輿情研究范式變革[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39(5):160-
162.
[3]周健.大數據背景下的網絡輿情研究[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7):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