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蕾
【摘 要】成本會計是現代企業經營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也是企業提高利潤、減少成本、合理運用會計管理理念的集中體現。文章分析了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的基本理念,進一步闡述成本會計管理的實施方法,旨在通過合理利用成本會計理念,達到減少成本、提高利潤的目的,更好地服務現代企業,為其謀求經濟效益和管理效益最大化提供可行性借鑒。
【關鍵詞】成本會計;管理理念;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9-0257-02
成本管理理念的誕生與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產品生命周期、全球競爭態勢息息相關,并逐漸由傳統走向現代。現代成本管理法的推進實施過程,誕生諸如價值鏈分析、零庫存準時生產、作業成本法等內容,并在諸多管理方法中形成有機統一的整體。現代成本管理理念和實施方法如下。
1 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理念概述
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第三產業比第一、第二產業更具比重優勢。社會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下的第三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并在市場中形成了多元、全面開放式的產業格局。相較于傳統制造業,現代企業在新成本市場管理的開放式格局中,形成了以旅游經濟、信貸貨幣、基金保險、通信電器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混合性的產業鏈,并逐漸迸發出活力。基于此,企業關于自身生產方式和成本管理方法也隨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并在高科技產物如計算機、數控機床、人工智能等技術密集型生產成本中歸于新成本會計管理的信息化產物。
2 現代成本會計實施方法
2.1 價值鏈分析
隨著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理念的誕生,現代企業形成了以價值鏈分析為代表的網絡經濟知識化、全球化發展新格局。從理論上,現代企業在經營環境、管理模式、企業價值傳遞、生產任務中創造了低成本競爭戰略,并在企業、產品生產者、供應商、分銷商、服務商、最終用戶間構筑了新的產業價值鏈體系。為緩解各方緊張關系,通過降低產品成本來實現自身盈余,該理論的實施和應用,在解決各方利益分配、平等競爭方面奠定了價值鏈競爭力基礎。價值鏈分析管理理念及其實施方法在參與方中保證了各方的競爭力,并由此孕育了價值鏈管理,成為協調各方關系的有效價值鏈構筑系統,并在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實現低資源消耗,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價值鏈管理。
2.2 零存貨與及時生產
以制造型企業為例,零存貨與及時生產作為流動資金控制的重點部分,已成為企業管理質量和水平高低的標桿,對企業生產經營至關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收益及其風險狀況。以現代企業為例,形成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技術核心,兼顧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和生產經營”為特點的“四位一體”管理模式。企業銷售部門通過做好產品銷售預測和實際需求調研,保證貨源充足并調整相關計劃,在產品積壓狀況及企業資金運行管理中具備周轉能力。同時,采購環節的相關策略與實際產品需求的關系必須嚴格按照采購流程開展并做好事前銷售計劃,從而滿足客戶需求。
2.3 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概念的提出,是以成本計算法或作業量基準來實現成本計算的作業方法類型之一,并在作業成本計算中以其精準性、成本動因及其分配對象為產品服務類型。主要由供應商打電話訂購作業、明確作業成本的多少、作業的產品或者服務的使用情況等成本動因關系,并以產品、顧客、市場、分銷渠道和項目為績效實體考核核心,完成作業和其他相關成本清單為對象的內容。
3 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理念的重點
3.1 全面質量成本管理理念
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旨在提高經濟水平、滿足客戶需求、滿足市場研究需求、滿足設計要求、便于制作和售后服務。實施全面質量成本管理的意義:以提高產品質量為核心,以產品設計理念和方法為過程,以提高職工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為目的,以產品售后服務為經營管理的保障。在市場經濟發展洪流中,通過低成本、低能耗、低維修成本和低事故發生為管理目標。
3.2 持續提高理論管理理念
物價變動催生了會計對象資產現行成本計量屬性中相關對象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等程序方法管理內容。該成本會計管理理念的核心在于以企業自身實際狀況需求為基準點,以企業或產品生產最低點,確保各方利益趨于一致化和等效化;在降低成本中隨技術理念、管理核心等發生變化。在行業實踐中,體現企業間相互競爭、共同降價、抱團取暖的共同經營心態。
3.3 約束理論管理理念
約束理論管理的主要作用是輔助企業識別目標管理中的相關制約因素并進行整改。約束理論的作用主要針對現代企業產品生產中的瓶頸而實施的管理理論。在實際工作中,將生產能力差異、生產工序差異等作為企業提升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的有效約束條件,為提升企業競爭力提供理論依據。
4 成本會計發展中的相關問題及其解決路徑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趨于完善和規范。現代成本會計管理與發展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在產品供求關系、新工藝及其產品更新換代中,以縮短運營周期、確保成本核算精密化來提高市場競爭力。此外,知識經濟對市場經濟的沖擊,使得成本會計出現多樣化、個性化、集成化特點。具體來講,隨著成本會計理論研究速度加快,成本會計研究的系統性、獨立性上升到思維層面;現代企業將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學科內容融入成本會計,使得該領域的論文和專著趨于詳盡化、體系化、智能化、標準化;企業通過不斷完善成本會計中的報表分析、成本會計核算、成本會計理論變革等內容。在成本會計管理的各階段,給予管理階段、核算階段、控制階段、決策階段等全過程管理實施真實管理,為防范管理缺陷提供理論依據。
5 現代成本會計管理優化路徑
5.1 引進先進管理方法和技術
對于企業而言,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變更,對企業生產價格調整、成本主導、額外盈余、產品研發、目標利潤成本值變更、市場經濟發展等產生了決定性作用。國外企業在該領域的技術漸趨成熟,其管理體系、制度、理念、模式值得借鑒。國內企業應學習先進管理方法,轉變管理理念,并制定科學的管理目標,在變革中縮減成本,確保會計管理成效最大化。
5.2 會計電算化管理進程加快
以信息化市場發展為餌,在企業業務實踐、業務種類拓展及其會計管理中,尋求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最佳助力。在管理環節,堅持以人為本,奉行財務信息互動交融、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化等原則。在管理環節,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運用激勵制度、現代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解決實際問題,避免過度管理造成管理成效低下,有礙現代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違背現代管理的初衷。
5.3 成本管理全面啟動
現代成本管理作為一項系統性、復雜性工程,需要在設計層面進行全局掌控,并鼓勵各參與方配合與運用價值鏈分析、零存貨與及時生產、作業成本法等管理方法,從全面質量成本管理、持續提高理論、約束理論等方面進行合理設計,最終協同不同層級相關管理人員、基層車間人員的全面支持和身體力行。持續深入全面對標,形成管理、經濟技術、財務成本三大生產經營指標對標體系。圍繞安全、優質、高產、高效、低耗的管理目標,推動成本、技術、經營、管理等指標持續改善,確保企業生產“安全零事故,環保零污染”,使關鍵指標達到或領先行業先進水平。
5.4 綜合持久的管理方略
現代成本管理方法的統籌建設,需以合理零存貨避免存貨流通速度過快對企業造成的災難性后果。在持久成本管理中轉變思路,以中長期發展目標為己任,全面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6 結語
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理念與方法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改革開放后我國階段性市場競爭格局為企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全為基礎,需要現代企業在經濟活動中提升會計管理成效,確保縮減成本、提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以便更好地應對挑戰,確保企業穩健發展。
參 考 文 獻
[1]符曉暉.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理念與方法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14):195-197.
[2]高利芳,李修玉.物質流成本會計的ISO標準演進與創新擴散研究[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9,35(6):11-21.
[3]孫西前.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理念和實施策略[J].財經界,2020(16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