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江
摘要:媒介融合視野下的主流媒體的轉型和變革,本質上就是市場環境的重新獲取和整合媒介資源的過程。因此,主流媒體的經營管理是在動態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進行的,其策略也會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在短期市場內,主流媒體進行平面靜態的“量變”,即通過尋找自身優勢以適應市場發展;在長期市場內,則進行立體動態的“質變”,即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進行全方位升級。最終,實現主流媒體的融合轉型之路。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市場運營
在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媒體生態發生了劇烈而深刻的變革,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能力不再單一化,而是更多的由受眾和渠道市場來決定簡單而言,就是指用戶在選擇某一媒體獲取信息時,該媒體是否能提供用戶需求的信息成為關鍵,新聞質量不再是唯一的關注點。“渠道”“傳播形式”“適用性”等成為了重要的考核方式。傳統主流媒體在生存發展和融合轉型中遇到巨大的挑戰和競爭,如何在新一輪的PK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除了平臺融合以外,內容生產和經營融合也顯得至關重要
一、尋求合作,搭建聯合網絡經營
在融合轉型過程中,一些處于被動的弱勢媒體原有資源優勢被擠壓,短期內難以取得新的資源優勢,還存在一些資源有限的媒體難以找到自身的競爭優勢。那么,尋求合作以搭建聯合網絡來抵抗外部壓力是可行的。
一方面,為對抗其他媒體組織和平臺的壓力,可以尋求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的聯合。例如,在兩會報道中,江蘇廣播電視臺搭建了“直通北京”演播室,通過云平臺實現了電視、廣播以及新媒體平臺信息的融合生產和發布。這是未來全國新型主流媒體通過緊密協作,實現平臺共享的有利探索。
另一方面,為實現信息的有效對接和共享,同層級之間可以搭建跨區域乃至跨行業的聯合平臺,以對抗來自同行業高層級的競爭壓力。例如,2017年5月,東方網與上海銀行總行建立了長期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就投資、擔保等業務領域實現信息共享及平臺整合。這使得媒體平臺功能有效拓展,平臺的用戶吸附能力也隨之提升。
二、貼近民心,為百姓的需求拓展市場
地方主流媒體微信公眾號應既關注當地的大事、要事,也關注老百姓的小事、急事,并根據百姓的需求,實現了二者的有機結合。注重微信平臺的互動性,在“播什么、怎么播”上重視用戶的意見,積極探索適應用戶需求的方式與手段。同時,借助前沿的技術手段與小程序,謀求與各個機構的合作,為用戶爭取福利,努力打造本地“最實用的貼心欄目”。針對受眾的政治訴求,可以開通“微問政”等欄目,通過投訴、問答、建言獻策等方式,及時為用戶解決疑難問題;針對受眾的生活訴求,可以增設吃喝玩樂推薦、購物商城微消費、送貨上門等方面的小程序,打造全景式立體化生活服務;針對受眾的互動訴求,可以開發“搖一搖”“優惠券”“秒殺團購”“在線選座”“一元眾籌”等新功能,廣泛應用于各種活動中。只有始終貼近民心,真正將解決百姓的需求當作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地方主流媒體微信公眾號才能在本地媒體中拔得頭籌,在百姓心中站穩腳跟。
三、探索市場化道路,重構盈利模式
新型主流媒體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雖然目前政府財政正在為融合發展“輸血”,但若想實現長久可持續發展,主流媒體自身必須學會“造血”,在探索市場化道路的過程中,重構商業模式,實現盈利。
一方面,傳統媒體需要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實行公司化運營。體制機制是影響傳統媒體融合轉型的“老大難”問題,新型主流媒體要實現良性發展,需要有效的體制機制作保障。《人民日報》在改革體制機制、探索市場化道路方面作出了表率。早在2005年,人民網就進行公司化運作,在管理和運營方面擁有了相當的自主權;2012年,人民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成為第一家在國內A股整體上市的新聞網站,上市融資將會帶來規模裂變,進一步推動了管理經營體制的改革。正是有了市場化的體制,才能建立起更靈活的激勵機制,吸納更多資金、人才,才能打造出符合市場規律、具有競爭力的內容產品。
另一方面,主流媒體要利用自身優勢,探索多元化經營,重構盈利模式。主流媒體可以利用專業內容產出和在地資源優勢這兩大利器,深度挖掘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發展獨居特色的產業。例如,利用專業內容優勢大膽嘗試知識付費。財新網在2017年就啟動了新聞內容全面收費,目前已擁有20多萬的個人付費用戶。地方媒體可以利用在地優勢,瞄準本地市場,定制符合用戶需求的內容和服務,實現落地經營。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就發揮了區域優勢,打造出了“E家通社區”“廣州+”“健康有約”移動智能終端的第三方應用程序(APP)等多款產品,實現了業務的拓展。
四、結語
新媒體市場中管理的創新對新媒體市場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它的創新原則必須要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和需求,要貼近人們的生產生活,順應社會的發展潮流。綜上所述,我們發現新媒體市場在人們的生產生活當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它的發展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如果新媒體市場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對人們的觀念也會起到積極的影響。所以就要求各界人士對新媒體市場中的管理進行不斷的創新,以此來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遲維豐,謝卓祺,張博.基于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的嬗變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13).
[2]丁偉,劉曉鵬,張世懸.“人民號”:推進深度融合搭建自主平臺[J].新聞與寫作,2018(10)
[3]曹素貞,范力苗.“互聯網+”語境下新型主流媒體發展路徑探尋[J].新聞窗,2016(06):56-59.
[4]黃楚新、代晗.融合背景下傳媒經營新趨勢[J].新聞戰線,2019(0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