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珊



摘要:近年來,小微企業逐漸崛起,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小微企業的穩步發展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然而,融資難問題一直阻礙著小微企業的成長壯大,同時也極大程度地制約了我國經濟的未來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財政部就融資擔保業務出臺了“降費獎補”政策。本文將以“降費獎補”政策為中心,將溫州市小微企業園區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重點調查,問卷法和訪談法搜集資料,結合logistic回歸模型,從而總結出該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方向并提出可行性建議,實現推動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目標。
關鍵詞:小微企業;降費獎補;融資擔保;logistic
一、引言
自小微企業概念提出以來,我國小微企業取得迅猛發展,己經成為國民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與吸收社會就業的主要承擔者。小微企業數量多,涵蓋多個行業,在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吸收就業人口,提高國民經濟方面一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截至2013年年底,在全國各類企業中,小微企業約1170萬戶,占到企業總數的76.57%。如果將4436萬戶個體工商戶視作微型企業納入統計,那么小微企業在工商登記注冊企業中的比重就達到了94.15%,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須把發展好小微企業擺在重要位置。然而,小微企業因其具有規模小,發展緩慢,盈利小,技術水平不足等固有弊端,使得“融資難”始終是制約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小微企業發展壯大陷入瓶頸。針對這一現狀,我國政府提出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的政策,規定“在2018-2020年每年安排資金30億元,結合預算安排進行分配,采用獎補結合的方式,對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等政策性引導較強的地方進行獎補,引導地方支持實體經濟領域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擴規模、降成本,促進專注于服務小做企業的融資擔保機構可持續發展?!睘榱搜芯吭擁椪邔π∥⑵髽I產生的實際效益,本文以溫州市為例,通過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法,掌握不同對象對該政策的滿意程度,再結合logistic回歸模型,總結該政策造成的影響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助力小微企業轉型升級。
二、文獻綜述
國內外學者都從各個方而研究過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國外學者麥克米倫曾就小規模企業融資問題從小微企業的融資特點、障礙成因、對策研究三方而進行過研究。麥米克爾認為小微企業在資本構成、資本量和股本資本來源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從小做企業自身分析了造成融資困難的原因。即小微企業融資難主要來源于規模小,管理不規范,信息統計不標準等問題。并提出要構建小微企業融資模式,主要有通過競爭性信貸市場和構建關系型融資兩種模式。國內學者則從政府的角度整理出小做企業融資難的四大原因是企業內源性造血能力弱,資本偏好產生的資本壁壘、金融操作失誤以及金融資源分配的不平衡。因此,提出政府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扶持政策,才能改善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除此之外,還有國內學者提出了具體的相關財稅政策,包括減輕稅負從而減少融資需求,加大支持力度促進結構調整等。從這些學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主要原因歸結于它在規模結構等方而的先天不足,同時政府政策在解決融資難題上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政府必須有所作為。作為市場的引導者,政府可以發揮“有形的手”的作用,為小微企業融資搭建平臺,擴展渠道,降低門檻,為小微企業成長掃清障礙。為了研究分析政府出臺的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激勵政策的實際績效,本文以溫州市小微企業園區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調查,問卷調查的方式,搜集信息,了解不同類型小微企業對該政策的評價,結合實踐結果利用logistic回歸模型,得出最終結論,發現政策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三、模型概述和數據來源
(一)模型概述
由于融資擔保業務涉及多個小微企業,因此探究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政策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必須從小微企業出發,針對不同類型的小微企業,根據它們之間的差異性得出相應的結論。Logistic回歸模型的因變量Y為對融資擔?!皽p稅降費”政策的評價結果。同時,將小微企業按個體情況,企業類型以及對政策的心理認知分為三個層次作為自變量x,并對各個方面選取變量作出詳細調查,結合實地問卷調查結果,利用SPSS軟件建立模型,得出結論。
(二)變量選擇和描述
1.變量選擇
(1)個體情況。小微企業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多方面的差異,個人情況決定了思維方式,容易影響融資決策。就個體情況方面,主要分為年齡、性別、文化程度三個具體內容,以這三個部分為區別標準。一般來說,較為年輕的小微企業主對政策的使用可能性較大,也更愿意承擔風險以獲取更高的收益;年齡偏大的企業主們可能更傾向于穩健運營。從性別上看,男女比例一般都是男性占大多數,女性企業主相對較少。文化程度包括初中高中本科等,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也可能影響他們的最終決策。
(2)企業情況。此次企業調查詳細分為企業規模,企業類型和收入情況三個方面。企業類型從目前情況來看主要劃分為機械五金,紡織服裝,建材化工,其他小微企業四大類。現階段小微企業的規模按劃分標準分為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小型企業是指從業人數20人以上,300人以下的企業,微型企業則是指從業人數20人以下的企業。相應地,企業經營收入
(3)政策心理認知。不同的小微企業主對國家相關融資優惠政策的認知情況不同。具體可分為政策了解程度,政策參與意愿以及滿足資金需求三點。政策了解程度是作出政策選擇的基礎,也是評價該政策實施效果的重要方面。參與意愿則反映出政策實施對象對政策的認可程度和需求傾向。滿足資金需求則直接影響了評價結果。
2.變量描述
將個體情況,企業情況和政策心理認知三個層而分別下設三個變量。個體情況變量分別為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其中,性別用“1”表示男性,“2”表示女性;年齡中“1”代表20-29,“2”代表30-39,“3”代表40-49,“4”代表50-59.“5代表60以上;文化程度分為大學,專科,高中,初中,小學,分別用“1”“2”“3”“4”“5”表示。企業情況變量分別為企業規模,企業類型和收入情況。企業規模包括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1”表示小型企業,“2”表示微型企業。企業類型“1”代表機械五金,“2”代表紡織服裝,“3”代表建材化工,“4”代表其他。收入情況按照資產總額劃分為“1”800萬元以上,“2”300-800萬元,“3”100-300萬元,“4”50-100萬元,“5”50萬元以下。政策心理認知劃分結果為對該政策的了解程度,政策參與意愿以及是否滿足需求三部分。了解程度按照“1”為非常了解,“2”為比較了解,“3”為一般,“4”為不了解統計。政策參與意愿也相應為“1”非常愿意,“2”比較愿意,“3”一般,“4”不愿意。需求滿足程度分為“1”表示非常滿意,“2”表示比較滿意,“3”表示一般,“4”表示不滿意。
3.數據來源
為了研究“降費獎補”政策對小微企業融資狀況的影響,本研究以溫州市小微企業園區為調查對象開展問卷調查。浙江省‘直是小微企業聚集地,擁有許多小微企業園區,其中,溫州市具有較高的代表性。
此次調查采用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進行,一共包括有效問卷158份,調研內容主要圍繞融資政策和企業自身相關情況,并根據調查實際結果作出數據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小微企業主中,男性的比例為61.4%,女性比例為38.6%;20-29歲占比17.7%,30-39歲占比44.3%,40-49歲占比29.11%,50-59歲占比6.96%,60歲以上占比1.9%;從受教育程度來看,小學占3.2%,初中占7.6%,高中占22.2%,專科占46.2%,本科及以上占比20.9%。針對于企業自身規模占比,小型企業占58.2%,微型企業占41.8%;就企業類型而言,機械五金占比20.3%,紡織服裝占比48.1%,建材化工占比25.3%,其他行業共占比6.3%;收入總額中,50萬元以下占比14.6%,50-100萬元占比8.2%,100-300萬元占比32.9%,300-800萬元占比36.7%,800萬元以上占比7.59%。對政策的認知程度,三個方而的調查結果為:對政策的了解程度,15.8%表示非常了解,53.8%表示比較r解,27.2%表示一般,3.2%表示不了解;對政策的參與程度分別為16.5%非常愿意,55.1%表示比較愿意,25.3%參與意愿一般,3.2%表示不愿意。(以上數據均保留兩位小數)
從調查結果我們能得出以下結論:研究對象多以男性為主,年齡大多在三四十歲之間,文化水平多集中于本科和大專,文化程度較高。其中,小型企業和為新企業數量相差不大,小型企業為主,企業類型上機械五金行業數量較多,營業額多分布于50萬元以下,其他經營額均有分布。對政策的了解程度還不夠深,參與意愿偏向于比較愿意。
四、實證結果
(一)總體評定結果
最終調查結果顯示,表示非常滿意的小微企業占總數的19.6%,表示比較滿意占總數的58.9%,表示一般的占總數的19.6%,表示不滿意的占總數的1.9%。從結果中,可以看出小微企業中對融資政策總體上比較滿意,但完全認可的人數較少,離最終日標還有一定差距。同時,表示對政策不滿意也占有一定比例,認為一般的達到了36.8%,從比例上看,這兩部分所占比例并不算低,因此,該政策的落實和實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仍需后續不斷跟進和調整。
(二)logistic回歸分析
運用SPSS26.0統計軟件,利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歸模型,得到的最終模型卡方值為55.73.p值為0.000,表明模型最終為顯著的,具有統計學意義。從擬合情況來看,Person卡方統計量和偏差卡方統計量P值分別為0.960和1.000,表明該模型的擬合程度較好。數據分析結果如下:
根據表格內容,得出以下結論:
1.就個體特征而言,性別,年齡都對小微企業融資政策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影響。
表明性別和年齡不是影響融資政策滿意程度的顯著因素。而學歷這一影響因素的P值為0.041,小于0.005,影響顯著,是造成小微企業對融資政策滿意程度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從系數來看,為正向,說明對政策的滿意程度與學歷呈正相關。原因可能是學歷更高的人,更關注國家政策,同時也對融資政策理解更加透徹,并且更愿意接受和嘗試國家的融資政策,更好的利用現有資產和政策實現自身融資目的和經營目標。因此,可能對融資政策的滿意程度更高。
2.企業狀況的三個因素中,企業規模和類型都與對融資政策是否滿意關系不大,P值均大于0.05,說明企業規模和企業類型對小微企業對融資政策的認知影響不夠顯著。然而從收入總額方而來說,P值為0.047,小于0.05,說明具有一定程度的顯著相關關系。同時,從系數值來看,為負值,表明年收入總額越低,對融資政策的滿意程度越高。原因可能在于年收入總額越低,對融資政策的需求就越大,越傾向于主動r解和嘗試小微企業融資政策,獲得所需資金,彌補資金缺口。
3.政策個體認知方而,則對小微企業融資優惠政策的滿意程度影響十分顯著。P值分別為0.007和0.003,均小于0.05。對融資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參與意愿都與滿意程度的系數為正值,二者呈現正相關。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般來說,小微企業對國家的融資政策了解越深入細致,參與小微企業融資政策的意愿越強烈,實踐的傾向和偏好越大,對融資政策的滿意程度也就越高。
五、建議
綜合上述數據分析結論,總的來看,對融資政策的評價結果受文化程度,收入總額,對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參與意愿影響顯著,其中,文化程度,了解程度和參與意愿與評價結果正向相關,收入總額與其負相關。根據該統計結果,提出以下相應建議:
(一)加強小微企業“減稅降費”融資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強宣傳,讓各個類型各種生產情況下的小微企業都能對政策有著更廣泛更深刻細致的理解,才能提高對融資政策參與的信心和積極性,從而有利于更好地利用融資政策滿足資金需求,提高滿意度。
(二)不斷完善小微企業“減稅降費”融資政策的執行效果。深入群眾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出實際成效,吸引更多的小微企業主動參與到融資政策中。同時,通過提高執行效果,也會不斷提高小微企業的滿意程度,更好的滿足小微企業資金需求,解決好“融資難”問題,推動小微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三)加快小微企業“降費獎補”融資政策惠及范圍由個體向普惠性轉變。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加大對小微企業融資公共服務體系和方便快捷的公共環境建設的支持,使融資優惠政策能更好的惠及廣大小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