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華
摘 要:教師的心理修養,是指教師在精神生活方面的修養,即心理過程和個人心理兩大方面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品質
加強教師的心理修養,具有特殊的道德意義,因為教師的個性,興趣愛好、意志毅力、情緒狀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情感是一種教育因素,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滲透自己的情感,才能吸引學生,打動學生,使學生產生共鳴,形成師生情感上的雙向交流,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教師興趣的修養也是非常強的,教師博學多才,或在一方面有特殊的創造,這往往是學生產生興趣和愛好的土壤。教師的性格是一種更為重要的教育因素,而且是一種穩定的、長期起著作用的教育因素,這好像一顆種子,一旦撒播在學生心田必將開花結果,對學生性格的形成,個性的發展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自身的心理修養,個性品質,具有比其他職業更重要和更廣泛的作用。
1 首先要增進心理健康
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僅是指沒有心理疾病,心理呈現正常狀態,更主要是指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即健全的人格,能自如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適應環境,使個人的心理傾向與社會的現實形成和諧完善的關系。
教師要增進心理健康,就要自覺克服以下心理障礙:
1.1 褊狹心理
主要指心理上不容人,有些教師往往喜歡一些學生,厭惡另一些學生;對被厭惡的學生,總是看不順眼,即使這些學生做了好事也不予以承認,一旦班上出了問題,總懷疑是這些學生干的,這種褊狹的情緒,致使一些被厭惡的學生失去了前進的信心,一些被喜歡的學生也慢慢染上了驕縱習氣,教師自己心里上也常常產生一些不愉快的感受,造成心理損傷。
1.2 因執心理
有些教師出于師道尊嚴和虛榮心,在教學或交往中,對自己已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觀點、意見和辦法,仍然加以堅持,不肯放棄,特別是對學生與己不同的正確意見,更是固執己見,試圖把學生的意見壓下去,不然就似乎有損自己的威信,有失教師的尊嚴。
1.3 孤僻心量
主要指自視清高,離群索居,這種教師不善于處理各種人事關系,能使上下左右關系十分緊張,自己心情沉悶,抑郁寡歡,以致逐漸形成了一種冷漠、孤僻、緊張的消極性格。
1.4 失落心理
一個教師、當他的工作不被社會、學校和同事重視,或者工作成績平平引不起別人注意,會產生一種失落感。
1.5 嫉妒心理
這是一種集體力量內耗,敗壞空氣,影響安定團結的消極心理,其特點是:對與自己“差不多的人受到了集體重視,工作上做出了成績,獲得了獎勵,晉了級,表現出某種不服氣,以致怨恨的情緒,這種心理在教師中往往不正面流露,而是旁敲側擊,表面上看來相安無事,實際上貌和神離,勾心斗角,心術不端。許多矛盾和對立由此產生,它不但給別人帶來心理損害,同時也給自己制造煩惱和困擾。
2 其次要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師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與樂觀穩定的情緒
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事業懷有深厚的情感,對自己的教育對象無比熱愛,才能努力學校,積極工作,勇于競爭,無私奉獻,在事業上不斷取得進步。控制自己的感情,不會由于學生的調皮搗蛋而心煩意亂,而是能在事故面前沉住氣,以從容自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處理矛盾,因此容易達到教育目的。一個教師只有保持樂觀、平靜、輕松、愉快、寬容適度的情緒,才能誘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緒,從而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應。
2.2 堅強的意志和健全的個性
意志是為達到預定目的而自覺努力的心理狀態,堅強的意志是其心理因素健康發展的保證,也對個體適應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教育工作是塑造人的心靈的事業,是一項繁重、細致、復雜的系統工程,困難不少,難道很大,這就需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教師的工作總是和許許多多的困難聯系在一起的,教師面對無數天真活潑的少年兒童,面對他們經常變化的心理,情感和不穩定的行為表現,有時需要激情,有時需要理智,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為,還有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蘇霍姆林基說過:“最大的勝利一一就是自己征服自己的勝利。”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隨時隨地掌握好評價自己的尺度,要經常地,自覺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也要像認識客觀事物一樣認真,仔細、一絲不茍,要養成自覺地了解自己,即不清高,也不自卑。
2.3 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教師由于自己的職業地位,必須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協調融洽的人際關系,會使人感到安全、溫暖、感到被人理解,被人容納,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責任。從而思維更加活潑,心情更加舒暢,意志更加頑強,行動更有效果。相反如果自己與周圍人的關系冷漠疏遠,充滿矛盾和沖突,便會感到傷心,焦慮和孤獨,以致發展更為嚴重的心理障礙。
教師應該成為學生人際關系的榜樣,青少年初入社會對于怎樣認識人和對待人的問題還不善于解決,但卻急切地尋找答案,也喜歡在自己身邊的事實中尋找答案,而且常常用這個答案指導自己為人。因此,教師之間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相互尊重、相互諒解、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給學生一個強大的感染力量,便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薇.教師心理修養視角下的學校教師隊伍建設[J].江蘇教育,2020(1):10-11.
[2] 陳麗麗.教師如何提高心理素質和修養[J].中國教師,2009(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