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淇翔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建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若想電子商務健康穩定的發展,需要有誠信體系作為支撐。我國雖然建設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已獲得成效,但和發達國家比較仍舊存在距離。本文主要分析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現狀問題
誠信問題是約束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電子商務要在虛擬平臺上進行交易,因此更易出現假冒行為、誠信問題等違法情況,此些情況約束著電子商務發展。電子商務在發達國家發展快,特別是美國,電子商務交易總費用大約占全世界的1/2,因此需要我們學習誠信體系有關經驗。
一、闡述電子商務信用問題
電子商務經營出現問題主要是有:
第一,未健全電子商務信用工具。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信用體系和工具屬于發展產物,網絡經濟發展晚,電子商務信用體系使用尚未成熟,主要表現在缺少網絡信用聲譽。由于人們對網絡信息安全存在疑慮,致使對電子商務信用工具也存在著不信任。
第二,尚未明確網絡營銷體系。信譽網絡公司發展慢,網絡交易體系屬于新型的模式。因最初尚未明確產品質量、售后服務以及商家信譽形象。因此網絡營銷體系缺少基本信任,甚至會有人認為網絡公司屬于皮包公司的另一種標志。
第三,尚未明確網絡前途。網絡經濟屬于新經濟發展的形勢,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吸引著人們的關注度。網絡經濟目前在發展中處出現問題,碰到了困難,處在低谷期是經濟轉型的主要時期。人們對此這種看法存在著不同見解,此種情況會讓人們對網絡前途失去信心。網絡病毒以及黑客行為反復發生,網絡犯罪的安全受到網絡環境威脅。人們網絡服務安全意識差,尚未構建網絡技術的權威系統。
第四,尚未樹立網絡公民信用形象。網絡中的行為存在著匿名性,人們的慣有思想是網絡中大家不知我是誰,此種行為淡化了網民的自我監督意識。在網民心中缺少自我監督性,導致網絡行為缺少保證性和確定性,致使間缺少信任。
二、優化電子商務信用問題解決措施
學習西方先進國家的信用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有效解決出現的電子商務信用問題。解決措施主要有,
(一)快速填補網絡有關網絡信用的法律法規
目前有關于電子商務與網絡活動的法律官司數量在不斷增加,從而產生了更多法律問題,因此我國需要調整現有法律,及時填補有關于電子商務和網絡產生的法律問題,我國目前制定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有:第一,認證買方和賣方的身份。電子商務的買賣雙方若想開展交易,則應為其提供交易網絡服務機構,我國目前未成立有關機構認證的部門,因此無法為網絡交易提供法律認可;第二,電子合同的合法性。電子合同是當事人在網絡條件下,為了實現某種目的明確雙方權利、職責的協議。電子合同是保證電子商務安全協議的依據,需要使用電子手段確認合同的模式規范。合同履行的標準定義為,電子書寫文件以及原始文件,并按照法律和商業要求做出電子簽名,確保國內應和國際規則相統一;第三,電子支付。我國目前尚未構建專門的電子支付部門。為了更好地適應電子支付發展情況,我國需要通過法律的形式規定電子支付的簽發和接收,確保接受銀行執行發送方支付命令,電子支付需要承擔相關義務和職責;第四,安全保障。電子商務發展快,在交易安全上提出更嚴格的標準。優化交易安全法律是目前首要任務,需要學習電子商務保護交易安全的有關案例。根據我國發展的情況,創造出安全有效的教育法律。在網絡安全和計算機立法上,要確保電子商務交易在虛擬運行環境中,提出電子商務交易安全的有效法律措施,同時有關稅法和保密法等也需要及時的修改和擴充。電子商務容易出現逃稅、漏稅的情況,因此需要健全征稅監控等法律,相關法律界也應給出明確規定[1]。
(二)構建合法的中介機構和執法機構
政府需要規范管理評估機構,從法律上明確評估機構的市場地位。通過競爭的方式培育和發展出具有公開公正的評級機構。評級機構也要有著獨立性,確保培育出有超脫地位的評級機構,它不受任何行政干預。
(三)提高互聯網用戶的信用度
確保網絡經營發展的核心是保障網絡權益,其保證核心需要快速構建網絡保護協議。我國消費者協會和百姓網共同開通了億國消費者頻道,網上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網上投訴。這也展示出用戶渴望網絡新體系,但卻不敢應用的現象。
(四)健全信用評價體系
評價業屬于新型行業,在我國發展晚,仍舊存在著問題,比如評級機構未同一標準,從而讓評級的結果受到影響,尚未健全評級流程、工作人員素質低,因此需要構建科學的評價方法與評價體系。實施自動評級制度與評級流程,加速建設評級人才團隊,盡量培養出高水平專業化的隊伍[2]。
(五)增強網絡服務機構信用度
我國網絡服務中介機構開展的虛擬交易市場是為了提升可信度,大多數會以中國……市場作為頭銜。信用管理民間機構是信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在國家征信中,各國均有著民間機構或者信用管理組織,此些機構會被稱為信用聯盟或管理協會。其職責是聯系此行業或者與本行業的有關從業者,代替本行業的從業者提供交流場所和機會。行業協會需要為其提供專業的管理教育能力,消費者和經營者間的網絡交易一方面需要得到相關法律部門的保證,一方面需要中介部門為其律提供有關服務。有關人士稱,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障礙是中介費尚未健全,現代商業制度在網絡交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電子交易有活動中,貨幣屬于支付手段,其通過特殊的方式加入流通過程,通過專門的機銀行部門完成工作。我國銀行目前僅承擔了監督國家雙方稅務的職責,避免現金交易出現偷稅、漏稅行為,不承擔交易雙方的風險和責任,違法結果與銀行無關系。
結束語:
綜上所述,構建優質的信用環境是需要習慣養成的,若是只依靠政府管轄和法律約束則無法培育,由此可知養成信用環境仍需一段時間。互聯網雖然阻礙著構建信用,但也為其帶來機遇。健全電子商務行業標準誠信評價系統,創建電子商務評級制度,規范電子商務行為。
參考文獻:
[1]王林濤.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設問題及對策研究——以甘肅省平涼市為例[J].時代金融,2018(11):57-58.
[2]張劍飛,李博.楊凌農產品溯源體系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7,32(0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