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婷
摘 要:莫扎特的歌劇《唐璜》是意大利喜歌劇的代表之一。《鞭打我吧》是歌劇《唐璜》中的一首由采琳娜演唱的詠嘆調。本文著重對采琳娜的詠嘆調《鞭打我吧》進行分析,分別就曲式分析、情感表現和演唱技巧三方面來闡述。
關鍵詞:《唐璜》;《鞭打我吧》;藝術表現;演唱技巧
一、莫扎特與《唐璜》
莫扎特出生于音樂世家,他的創作已涉及彌撒、贊美詩、歌劇、聲樂曲、奏鳴曲、協奏曲和交響曲等等。在1765年,約瑟夫二世稱帝廢農奴制,堅持啟蒙運動,增加以人為本的創作理念。在這種大背景下,歌劇《唐璜》誕生了。
意大利喜歌劇《唐璜》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的歌劇作品之一,被譽為歌劇中的里程碑。歌劇第一幕,唐璜企圖誘奸安娜,被安娜父親發現后將其殺害。在逃亡中遇到采琳娜企圖強暴她,采琳娜醒悟揭露他的真面目。第二幕,唐璜再一次引誘采琳娜,遭到拒絕最終被拉下地獄。他死后安娜用時間療傷,而他的未婚妻進入修道院度過余生。
二、《鞭打我吧》藝術表現
(一)曲式分析
在曲式結構上詠嘆調《鞭打我吧》由兩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A(1-52)由a、b、a三個樂段構成。以四二拍開始,速度為行板,情緒以緩慢憂沉進入。a段(1-16),F調,以輕快地旋律走向平穩。在第10小節出現休止符與上行附點,將間奏與旋律、音樂與情感融為一體,表現出采琳娜渴望得到馬賽多原諒。b段(17-34),F調轉C調,這段運用十六分音符、節奏和旋律都表現出急切的感覺,與a段形成對比。a段(35-52),由C調轉F調起強調的作用。
連接部分c(53-60),四二拍,加入三十二分音符達到本劇最高潮。體現了在采琳娜的勸說下馬賽多心即將被挽回。在58小節出現兩個切分音節奏,為轉八六拍做鋪墊。
第二部分B(61-100)由d、e兩個樂段構成。節拍從四二拍變為八六拍,轉為小快板。在B部分中,加入圓舞曲的元素將樂曲賦予歡快的氛圍。d段(61-79),節奏簡單、旋律流暢。e段(80-100),作為d的延續,情緒歡快、重復動機,和弦分解的伴奏與流暢的旋律相互映襯。最后幾個連音線,使全曲在安靜而又安定中結束。八六拍和圓舞曲的出現,賦予音樂浪漫的氣息,兩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二)情感體現
第一部分的第10小節,休止符和附點上行的出現,使旋律與間奏成為一體,情感與音樂交融在一起。采琳娜如泣如訴的語言,都飽含著對馬賽多的懺悔,渴望得到丈夫的原諒。第29小節其鋼琴伴奏上出現一種切分的節奏型,加快了音樂表現的推動力,將采琳娜在情緒上的變化表現的十分到位。第37小節,節奏由兩個八分音符變四個十六分音符,主體回到一開始的基調上。當采琳娜發現她在馬賽多面前裝可憐得不到原諒時,她的情緒也隨節奏型的變化而變化著。第53小節,加入三十二分音符,將人物的情緒推到最高點,成為本歌劇的高潮所在。歌詞“我早知道你不忍心”,能看出馬賽多的心即將被采琳娜挽回,也體現了采琳娜渴望兩人可以重歸于好。
第二部分的最大特點是由四二拍轉到八六拍,速度也由從行板轉小快板,重音出現在每一小節的第一個音上,采用圓舞曲的創作手法,營造一種浪漫的氣氛。喚回馬賽多的心,兩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三、《鞭打我吧》演唱技巧
(一)氣息的運用
呼吸作為歌唱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是演唱的根本。在演唱的過程中,不能憋氣,要時刻保持氣息的流動找打哈欠的感覺,口鼻同吸,胸部以上放松狀態,整個打開不要僵持住。氣息不能有阻力的達到橫膈膜,在腰部有松弛膨脹有彈性的感覺,這就是最自然、最舒服的呼吸。在《鞭打我吧》中,節拍從四二拍變八六拍后,音樂變得歡快起來,為了保持聲音的連貫性在八分休止符的時候迅速換氣,或是在兩個八三拍之間來保證氣息的充足。比如:在“gra-a”和“not-te,e”中就要及時換氣,才能完成“sar”的完美演繹。合理的控制氣息才能提高氣息的利用率。遇到變快的節奏,吸氣時也要快速吸的過淺或者過滿都會適得其反。
(二)咬字的把握
語言能突出人物藝術形象、明確音樂主題,是演唱者聲音富有表現力的重要因素。我們在演唱時不能把字咬的含糊不清、混混沌沌。在演唱《鞭打我吧》時,咬字會隨當時的文化背景發生變化,古典主義時期是自然、圓潤些。比如“Batti,batti,o bel masetto”和“Staro”中雙輔音“tt”不發成“d”,i元音具有兩種讀音,長音為[i:]、短音為[e]。在咬i元音時要豎起來不可以太橫。從“e le care tue manine lieta poi”到“sapro baciar”要從低八度開始練習,向上齒靠,幾遍過后就可以高八度演唱了。“baciar”也是要將元音a唱清楚,在“passer”咬s時,要哼著唱微微漏點兒氣。因此在聲樂演唱方面,對于其真諦的把握從語言開始抓起,在咬字的基礎上保持音樂的連貫性,咬字中不會棱角分明,更趨向于自然圓潤。
(三)速度的變化
速度在詠嘆調中也是很重要的。在《鞭打我吧》A部分的第一、三段,由兩個八分音符變四個十六分音符,節奏的加快表明采琳娜情緒上波動較大。因此在演唱時要做到有對比,讓聽者通過你的演繹來感受到采琳娜的情緒變化而更好地進入劇情。
(四)情感的處理
情感的處理與速度同樣不容忽視,一位優秀的歌者只有在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下,才可以演唱出與作品合二為一的聲音與觀眾產生共鳴。
歌曲在情感處理上最重要的是對歌曲意境的理解。如:在歌曲的一開始“鞭打我吧,好馬賽多…任你鞭打,任你懲罰!”如果只看字面意思我們會理解成被愛人用鞭子打是對自己的虐待,就算是我們有錯誤在先也不可以用鞭子打。但如果放在歌曲中卻不是這樣的,歌詞“鞭打我吧,好馬賽多”其實是對愛人“撒嬌”的一種表現,是采琳娜在向馬賽多誠懇道歉的一種方式,這就體現了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異,需要我們提前預習做好對歌曲意境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張文娟.淺析歌劇詠嘆調《鞭打我吧》[D].山西大學,2013.
[2] 侯延爽.淺談莫扎特歌劇詠嘆調的演唱[J].音樂天地,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