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翊婷
摘? 要:學分制是一種綜合教學管理制度,對于學生、教師、學校不同要素,以供給彈性和需求彈性分析學分制以進一步了解學分制,更好地落實學分制的實施,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使學分制教育管理模式更加適應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
關鍵詞:供給彈性;需求彈性;學分制
1.引言
學分制作為教育模式中的一種,目前國內外很多大學實行的學分制度既能保證基本的學習質量,又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經濟承受能力、學習能力和市場需要等因素,自主選擇學習科目、修讀時間、學制時長等,使得大學教育具有了很大的靈活性[1]。學分制與經濟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2]。我們可以從經濟學中彈性的角度來深入剖析一下學分制,并為學分制改革提供一些可借鑒性意見[3]。
2.需求彈性、供給彈性
2.1 需求價格彈性
某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在一定時期內對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通常用需求的價格彈性來表示。換句話說,需求價格彈性在一定時期內,還可以用來表示某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其公式為: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
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廣泛性、商品對消費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費支出在消費者預算總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消費者調節需求量的時間。
需求價格彈性和商品銷售總收益關系密切。假使需求價格彈性大于1,也就是說,商品富有彈性,它的銷售總收益和價格是反方向變動的。簡單來說就是價格越高,銷售總收益越少。如若商品是缺乏彈性的,即需求價格彈性小于1,那么這種商品銷售總收益與價格變動是同方向的,價格越低,總收益越少。假如商品是單位彈性,也就是需求價格彈性等于1,降低價格或者提高價格對于廠商銷售收入都沒有影響。
2.2 供給彈性
供給彈性是用來表示影響供給的各種因素發生變動后,供給數量所變動的程度。影響商品供給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價格、商品的生產成本、相關商品的價格、生產者預期等。相應地,供給彈性分為供給的成本彈性、供給的價格彈性、供給的預期價格以及彈性供給的交叉彈性等等。下面我們來講講供給的價格彈性。
供給價格彈性可以表示為一種產品市場價格的相對變化所引起的供給量的相對變動。它反映為供給量的變動對于價格變動來說的敏感程度,用公式表示為:
供給價格彈性=![]()
通常,由于商品的供給量和商品自身價格成同方向變動,供給的價格彈性系數為正值。
由于供給的價格彈性大小的不同,它包括了五種類型。彈性>1表示供給富于彈性;彈性<1表示供給缺乏彈性;彈性=1的意思是供給單一彈性或者稱為是單位彈性;彈性=∞表示供給完全彈性;彈性=0表示供給完全無彈性。
單位彈性、供給完全無彈性和供給完全彈性相對來說,在經濟生活中較少見到,大部分商品為供給富于彈性和供給缺乏彈性。一些不可再生性資源,如土地的供給,還有那些無法復制的古董文物的供給價格彈性接近于零。供給完全彈性在勞動力嚴重過剩的地區可以看到。
影響供給彈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第一,時期的長短。在短期內,供給彈性比較小;在長期中,供給彈性比較大。第二,生產規模與規模變化的難易程度。通常情況下,資本密集型企業的生產規模大、產品的供給彈性較小。相反,勞動密集型企業規模較小、產品供給彈性相對較大。第三,生產的難易度和生產周期的長短。一般說來,技術要求低、生產周期很短等容易生產的產品產量調整較快,供給彈性大;相反,生產周期長期、較難生產的產品,供給彈性比較小。第四,生產成本的變化。假如其他條件不變,產量的增加,生產成本不會增加太多,那么產品的供給彈性大;反之,隨著產量的增加,成本明顯增加,供給彈性小。
3.學分制和經濟學、供求彈性的關系
學年制、學分制從資源的配置方式來看是兩種具有不同調節功能的資源配置方式。高等學校圍繞人才培養這一中心任務,對構成資源的各種要素進行計劃、組織、運作、調控及評價形成了資源配置的不同模式。在學年制下,教學資源配置更多具有計劃性質,學生的學習內容、進程與方式是教學計劃中預先設計好的。而在學分制下實行了選課制,學生可依照自己的能力提前或者推遲畢業,并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選課,自主制定學習計劃,所以,沒人能對每個學生學習內容和進程做到準確預估。這造成學校在教學資源配置時,依據學年制那種一成不變的指令性計劃提前進行設置沒有辦法實現,制定指導性教學計劃時能夠參考的僅僅是長期的經驗判斷,然后再結合學生實際需求變化來及時調整教學資源的配置方式。所以,綜上所述,學分制的資源配置更具有市場性質。
從構成學分制的基礎——自主選課制度來看,學分制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利于因材施教。實行學分制后,打破原來的專業壁壘,給受教育者學習的自主權,學生能夠按照市場經濟需求,同時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專長來選課。學生畢業后,能夠通過自主擇業,使人力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學分制的實行促成了生動活潑教學局面的形成,對促進現代化管理手段的形成十分有利。以選課為特點的學分制,使人才的社會需求與市場經濟發展相接軌,于教學內容的知識更新也是有益的。
然后是學分制的標志性特征——彈性學制,學分制度給大學教育帶來了很大的靈活性。學分制的實行使學生能夠“?忙時少學”、“閑時多學”,自由依據自己的工作情況來統籌安排時間,用靈活的方式進行學習,達到學習與工作兩不誤的目的,對于緩解工學矛盾大有裨益。實施學分制度,能夠適應社會國家教育發展需求,進一步培養人才,完善科教興國戰略。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根據社會就業的發展需要,自主選擇科目,學生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狀況激發學習斗志,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反映了學分制度帶來的供給富有彈性。
4.部分高校實行學分制時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高校采用學分制,但是對許多高校的學生來說,就算提前修滿了學分,還是需要學滿四年才能拿到畢業文憑,所以可以使只要修滿學分并符合要求的學生便可以提前畢業,讓學分制名副其實。而且,各高校的選修課沒有做到全面選修,只有一定數量的選修課程,學生不能自由地選教師,上課時間較固定,學生無法自主選擇上課時間,導致一部分學生不愿意選課,使選課推行較難。以學生為中心的學分制,尊重學生個性發展。這就需要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盡量設置更多學生感興趣,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的選修課程供學生選修,真正使選課富于彈性。但現實情況是各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雖然有一定數量的選修課但沒有以學生為中心設定這些選修課,讓選修課流于形式,沒有體現學分制的核心理念。因此,大量課程應該被開設來供學生進行選擇,此外,可以讓成績優異和潛力很大的學生盡早從學年的限制、束縛中釋放出來,為他們更快地成長創造條件。這樣,不但能夠節約學生的時間,讓學分制的靈活性充分發揮,而且能使高校早出人才。
參考文獻
[1]? 殷旭紅,張麗芳,郭生春. 本科高校學分制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20(05):355-356.
[2]? 張利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二課堂應用策略探討[J]. 現代交際,2019(24):134+133.
[3]? 舒濤. 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看學分制[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4(0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