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竑
摘? 要:良好的音樂教育有助于凈化學生的心靈,給學生以美的感受,音樂教師要全面認識到該學科對于高中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意義,有效提高重視程度,全面更新教學理念,積極優化教學手段,并會同音樂教師同行一起商討音樂課堂高效教學的方法策略,讓學生在音樂課堂聆聽美好的歌聲,接受美好的教育,全面提升其音樂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優化
音樂學科是一門以培養學生視聽能力、鑒賞能力為主的學科,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結合音樂學科的這種特點,積極探索契合該特點的新教法和學法,有效提升教學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復習的效能,為學生較好的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打好基礎。鑒于此,本文將從一下幾個環節入手,就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分析和闡述,希望能和各位一線教師共同學習與借鑒。
一、正確對待音樂教學,重視學生美的享受
“主科”與“副科”之分,一直是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音樂確實從哪個角度看都排不上“主科”的位置,它雖然不在高考選擇的行列,但是也并不代表它沒有用處。新課程的改革一直在提倡實施素質教育,雖說在高中階段對于非藝術生去提什么樂理知識有些不合時宜,但是音樂中包含的一些類似于欣賞、品味乃至于凈化身心的因素確實應該得到重視。
說到重視又要怎樣將這種觀念傳遞給學生呢?首先作為音樂教師,自身就不能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如果教師都覺得無所謂,學生就更加會當做這是在浪費時間。其次,當然就需要學校、家長以及各位教師的配合,不要限制學生去學音樂,不要理所當然地去占用學生聆聽音樂的時間。
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給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助先進的教學工具,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聲像一體的特點,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聲樂本來就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內容直觀的呈獻給學生。
例如,在教學《彩云追月》這首歌曲時,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是:通過歌曲學習,使學生樂于聆聽、感受、體驗、理解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深厚、豐富的意蘊之美,以及二聲部和聲演唱的音色之美。因詞,筆者首先就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許多精美的月亮圖片,引發學生對于月亮的探究興趣。其次,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了《彩云追月》得歌曲,讓學生初步聆聽歌曲,并在內心創設一定的意境。再次,筆者會給學生進行翻唱,引導學生感受二聲部合唱的美麗。最后,筆者才會帶領學生進行細致的教學。如此,筆者通過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范唱等形式,就為學生營造了教學的氛圍,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了教學的有效性。
三、采用情境導入教學,促進學生理解音樂
直觀情境是通實景實物來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存在,非常簡單、直觀,但是又能夠很好地觸發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觸景生情。但是也有一些場景是現場無法創設的,這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彌補這種不足,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權衡,結合學生的認知特征和興趣特點來創設合適的直觀情境。
例如,在教學“非洲民間音樂”內容時,筆者帶領學生走進了音樂器材室,既有非洲鼓,也有馬林巴琴,這都是具有非洲的特色樂器,首先給學生介紹了這些樂器的歷史以及非洲歌舞音樂的特點,接著就和學生一起來操作,教學生敲非洲鼓,并且跟隨音樂的律動一起來跳舞,這樣學生就更直觀地感受到了非洲音樂熱情、奔放的特點。筆者還會利用實物和學生一起創造音樂,比如利用廢舊報紙創造紙樂,利用杯子來創造打擊樂。
四、重視音樂視唱練耳,提升學生音樂能力
視唱練耳一直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同時視唱練耳也在理論研究、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現在音樂教育中的視唱練耳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老師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視唱練耳教學的方法比較落后;有些音樂老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高,對視唱練耳教學方法沒有創新意識,教學形式比較單一等。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學生唱一唱、聽一聽,但是現在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我們的教學目標和方法也要順應這個社會的發展。學生之間都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好,有的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比較弱,所以我們要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狀況,做到因材施教。視唱練耳是一種以技能為主的學科,需要我們反復的進行練習想要提升高中視唱練耳教學,首先我們要不斷的創新視唱練耳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掌握不同的教學方法。然后學生還要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層面上進行反復的練習,日積月累的提升自身的經驗和學習有效性。
五、鑒賞流行音樂風格,倡導中國風流行樂
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中國風也在中國的流行音樂之中掀起了新一輪的“狂熱”,其主要是結合了中國的獨特樂種,歌詞也具有中華文化的底蘊,采用新派的唱法或者是編曲技巧烘托歌曲的氛圍等,讓大眾對流行音樂又多了一層認識。在高中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鑒賞流行音樂的風格,提倡學生多聽一些中國風的歌曲,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熏陶與培養。
例如,愛樂團的《半面妝》,帶給我們“人淡如菊”的感受,歌詞內容也極具中國古典的美——“夜風、燭煙、飛花、月倚墻”。一個人獨自思量,這種朦朧的美,就像中國的詩詞,淡淡的憂傷,又飽含情感。在這首歌中,揚琴、古箏與琵琶作為伴奏,再加上吉他的配合,整個歌曲的演繹始終保持在一個平穩的階段,是中國風的典型力作。所以,在高中音樂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引入這種類型的音樂,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給予學生美的享受,并讓學生感受中國古典文化的魅力,進而提升學生審美能力與音樂的基本素養。
總之,高中音樂教學影響著學生的音樂成長教育,需要教師的細心呵護,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健全學生的人格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面對未來人生時有更多的勇氣與能力,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
參考文獻
[1]? 嵇立.創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素養[J].北方音樂,2017,37(24):147.
[2]? 洪雅丹.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音樂,2017,37(24):159.
[3]? 張靈靈.個性化教育在高中音樂審美教育中的運用思考[J].北方音樂,2017,37(2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