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文日
摘?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操作能力是新課程改革下的一個核心問題,在農村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受到教學資源、師生教學觀念等的影響,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一直都得不到發展,導致了城鄉教學差距越來越大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為了進一步落實農村教育改革的目標,中學化學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培養學生良好實驗操作能力的有效策略,增強學生的實驗素養,提高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化學
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在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為學生的創新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實驗是化學教學的核心,良好的實驗操作能力有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農村中學化學教學的進行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要積極把握好教學資源,了解學生在實驗操作上存在著的問題,因材施教,提高農村化學教學的質量。
一、加強一般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
實驗操作能力的不斷提高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巧,只有擁有了扎實的實驗操作基本能力,才能夠使學生循序地獲得進步。在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出發,根據各項實驗的基本要求,依照“多練”的原則,讓學生有意識地去操作實驗的基本技能,從而為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提高打好基礎。
比如,在學習“走進化學實驗室”這一節內容時,教師要確保學生可以在這堂課上對化學實驗有基本的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熟悉以后會經常使用的各種實驗儀器,了解這些儀器的性能、使用的范圍等,從而為學生的后續實驗操作打好基底。除了基本的實驗器材外,教師還要讓學生了解基本的實驗操作步驟,掌握實驗報告的書寫方法,明確實驗室的規則;再比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人為一組的形式,讓學生輪流進行鎂條燃燒的實驗,思考在燃燒鎂條之前為什么要用砂紙進行打磨等操作,從中領悟科學道理。這樣,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實驗基本技能,有助于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教學效果也會十分理想。
二、重視實驗前的引導,增強學生探究興趣
讓學生帶著強烈的興趣參與到實驗探究中來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實驗探究潛能,加深學生對實驗現象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重視起實驗前對學生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地思考實驗操作計劃,分析實驗操作中會出現的現象與問題,激發學生的動手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燃燒與滅火”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實驗前的導入入手去加深學生對燃燒條件的理解。首先給學生展示一個酒精燈,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何才能夠點燃這個酒精燈呢?”農村學生的生活經驗都比較豐富,出現的答案也會比較多,接下來,教師可以再給學生展示一個“魔術”,用一根玻璃棒去“點燃”酒精燈。這樣的趣味實驗操作可以很快地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體會到化學的神奇之處,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為實驗操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幫助。因此,教師要重視起學生實驗操作前的引導,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入到實驗探究狀態中來,將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密切地結合在一起。
三、合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手段
農村教育由于資源不足、學生動手能力差等原因,在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上存在著限制,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的優勢,幫助學生突破環境、資源等的限制,從側面去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現代化信息技術在農村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投入使得原本一些無法順利完成的操作成為了可能,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基本的實驗操作以及一些學生難以完成的實驗,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去加深學生的印象,為學生的實驗探究提供幫助。
比如,在學習“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這一節內容時,由于金屬的生銹等反應不是一下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的途徑搜集相關的反應發生視頻,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較短的時間去感受這一化學反應,加深學生的印象;再比如,在學習“分子和原子”這一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將分子與直觀的物質聯系在一起,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相關的動畫,讓學生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理解,從而加深學生的認識。總之,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在創設場景上的優勢,為學生的實驗探究提供便利。
本文針對農村中學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策略展開了一番敘述。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農村中學化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應試教育觀念,了解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加強實驗在教學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實驗能力形成的過程中獲得嚴謹的科學態度,促進學生智力與情感態度的協調發展,從而真正地提高農村中學化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建英. 農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 鄧吉明. 農村中學化學實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