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同時也面對著嚴峻的挑戰。為落實黨中央對高校提出的立德樹人的崇高使命,應把做好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思政理論課建設、加強輿論引導能力建設、發揮各支思政工作者隊伍的合力等四個維度協同發力,切實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溫度、力度和深度,引導廣大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夯實廣大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基石。
關鍵詞: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隊伍建設、學科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這對高校切實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互聯網信息的廣泛傳播,境外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對大學生群體的沖擊又為新時代的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帶來了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新時代高校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做好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重中之重。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思政理論課建設、加強輿論引導能力建設、構建“大思政”格局,發揮各支隊伍合力四個維度協同發力。
一、高校應從制度設計的層面加強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組織領導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直接事關高校的辦學成效。近年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高校的辦學成效進行督導考核時越來越重視對高校黨的建設、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比重,這一正確的方向應該繼續堅持,同時,應調整優化督導考核方法和比重,切實改進過去重督輕導、重考核輕整改的情況。切實加強高校黨委對意識形態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經過筆者對寧波各高校的調研,絕大多數高校采用的是由一名黨委副書記分管意識形態、一名黨委副書記分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設計模式。少數高校由黨委書記親自聯系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親自分管馬克思主義學院。面臨新時代復雜多變的意識形態環境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環境,應全面建立由高校黨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領導機制,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形成黨委主要領導親自抓意識形態工作,親自抓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親自抓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定期召開由宣傳、學工、保衛、馬克思主義學院等部門參與的意識形態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不打折扣地落實好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
二、高校應切實加強思政理論課建設,加強主陣地和主渠道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謀劃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不僅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圍繞一門課召開專門的座談會,還在多個場合對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作出重要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這無疑為思政理論課指明了前進方向。各省、市近年來也通過各種形式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政治地位、經濟收入等,激勵教師更好地站穩講臺、打造金課。經過筆者對寧波各高校的調研,本科層次的院校與高職、高等專科層次的院校在對思政理論課(此處筆者只調研本科與專科共有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三門課)的課時容量、內容等方面有一定差異,這顯然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陣地、主渠道的發揮。眾所周知,本科院校與專科院校在學制長短上有差異,但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不應該打任何折扣。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應廣泛運用新媒體技術,特別是《人民日報》、《學習強國》等app、公眾號,切實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廣度和深度。注重將地方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以寧波市為例,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作為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應深入挖掘寧波當地的改革文化、寧波幫文化、工匠文化、慈善文化等符合課程需要又體現地方特點的教學素材,切實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同時要建立符合地方特點的實踐教學基地,運用虛擬現實等現代技術,解決實踐教學的堵點和難題,把黨的創新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寧波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講好中國故事、浙江故事、寧波故事,切實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三、高校應切實加強輿論引導能力建設
高校輿論引導能力建設,事關理想信念教育的實際效果。各高校應成為中央新聞單位、省級主流媒體、市級主流媒體與學生的橋梁,密切關注上級主流媒體的動向,在大學生群體中引導廣大大學生關注、安裝人民日報客戶端、浙江新聞客戶端、甬派客戶端等新媒體矩陣,引導大學生養成關注主流媒體、閱讀主流媒體,從主流媒體獲取權威信息的正確習慣。同時,高校應該建好自己的校園媒體矩陣,打造好以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號為主要載體的校園新媒體,提高學生關注度,做好中央、省、市重大決策的及時發布工作,讓中央、省、市的重大決策通過校園新媒體在學生群體中有效傳播。同時,各高校應做好正能量和先進事跡的宣傳,在校園里凝聚廣泛有效的正能量,宣傳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本地和本校的廣泛實踐。同時,對網絡謠言和八卦新聞等挑戰主流意識形態的現象作及時回應和澄清。對宗教等大學生群體中容易出現的沖擊理想信念的現象作堅決斗爭和正確引導,開設相關課程,切實阻斷宗教向校園的蔓延。
四、構建“大思政”的格局,發揮各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合力
經過筆者對寧波各高校的調研,以思政理論課教師、輔導員為主題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合力發揮還不夠明顯。兩支隊伍在行政關系隸屬、工作職能、考核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的客觀事實給合力的發揮創造了一定難度,但做好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必須發揮兩支隊伍的合力。各高校應打造“大思政”的格局,打通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出身的思政輔導員講授思政課的通道,打通優秀的思政理論課教師從事共青團工作、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通道,切實增強兩支隊伍的合力。
綜上所述,為落實黨中央對高校提出的立德樹人的崇高使命,應把做好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強思政理論課建設、加強輿論引導能力建設、發揮各支思政工作者隊伍的合力等四個維度協同發力,切實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溫度、力度和深度,引導廣大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夯實廣大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基石。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8年度寧波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在甬高校大學生宗教認同問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8YGH072
作者簡介:陳劍(1991-),男,浙江舟山人,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基礎部,教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