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富
一、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的意義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長期在良好習慣的影響下,將對一個人的學習生活產生積極影響。閱讀能力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深遠,是現代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智力活動,閱讀是讀者對讀物進行認知、理解、吸收與應用的過程,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中,小學語文教學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讓學生具備較為開闊的閱讀視野,在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所以加強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是非常有意義的。此外,由于學生在這一階段的閱讀習慣還并未定型,所以他們的閱讀習慣大多是模仿教師而形成的,所以,教師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要發揮好“言傳身教”的作用,同時,著力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二、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對策
1、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小學生閱讀情感
閱讀教學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學生“讀”,時下大部分學校都已經為學生專門購買了課外閱讀讀物,旨在拓寬學生的視野。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實施:
1)尊重小學生心理需要,教師應拉近師生關系,及時了解學生閱讀進度,對學生不理解的問題給予及時的解答回應。增強小學生的閱讀體驗,培養小學生的閱讀情感。
2)確立閱讀目標。每一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都是不一樣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教師對于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需要因材施教,給他布置相對應的難度適宜的閱讀內容。
2、注重閱讀教學方法做到“讀思結合”
讀思結合的主要內涵是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做到邊讀邊思考。主要方法是帶有目的性的閱讀,即帶著問題閱讀。
1)小學階段的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還停留在形象思維階段,單純的從抽象的書本知識中的概念難以理解本質,需要教師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達到從抽象到直觀的轉化,這就需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思考的實用性不僅局限于閱讀教學,而是適用于所有教學活動。讀與思的結合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要義。
2)在閱讀方法方面,教師應該系統全面的介紹精讀、略讀、速讀、選讀等閱讀方法,在實際閱讀中,學生如果僅僅局限于認真讀完一篇文章而不選擇合理的閱讀方式的話,不僅降低了閱讀的速度,而且對于閱讀質量也是有影響的。所以針對不同類型的文章,學生應該有嘗試運用更恰當的閱讀方式的能力,這也是在閱讀中需要思考的一個環節。
3)為了實現真正的“讀與思”相結合,除了指導學生多運用工具書,在文章重點部分劃線標記號等,還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之初、閱讀之時、閱讀之后都能夠自我提問并自我回答。
3、創設閱讀環境,閱讀聯系實際
教育最忌諱的就是知識無法運用于實際,知識一旦脫離生活太遠,就如空中樓閣,美好卻觸碰不到,久而久之便磨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關于閱讀習慣的培養,首先在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之后,教師應該把閱讀的意義提升到精神層面,而不是局限于理解某一句子或段落的意思。古人云:文以載道,當一個人的閱讀開始實現讀文中之道的時候,自然會將作品中人物的經歷與自己的經歷聯系,在學習基本的常識之外,還能夠體會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所以,教師應該選用較為積極的閱讀素材,培養學生深入體會作品深意的閱讀能力。
4、促進學生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作為培養學生交往、合作能力最有效的學習策略,成為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于是,在一些教師的觀念中,新課程的教學實踐就應該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不討論就不足以體現出新課改的理念,課堂上“小組討論”蔚然成風,所以稍不注意,就會流為形式主義。整個過程中,既看不到合作的必要,也感覺不出合作中的分工協作,把合作學習簡單地處理成討論會,表面的熱鬧掩蓋了實際的無知和濫竽充數,小組合作探究成了課堂上的裝飾性道具。筆者經過嘗試,總結出教師在小組活動中有七件事情要做:(1)指導合作學習小組如何分配學習任務和學習角色;(2)指導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如何向同伴提問;(3)指導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學會傾聽同伴的發言;(4)指導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如何輔導同伴;(5)指導合作學習小組如何協調小組成員間的分歧;(6)指導合作學習小組如何歸納小組成員的觀點;(7)指導合作學習小組怎樣開展評價。實踐證明,小組合作是閱讀教學中的一種高效有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去學習的同時掌握了與人溝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5、加強課外閱讀
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愿意讀,老師應該先推薦一些有趣的兒童作品,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欲罷不能。再讓家長給孩子講一些有趣的故事,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宜讀書的環境,養成善于讀書的好習慣。再結合新課標推薦的古詩詞以及課外讀物進行閱讀,指導學生留心周圍的人或事,看看社會,看看家庭,讓學生有取不盡的材料,再加上從課外閱讀中積累的精彩語句片段,學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東西在習作中表達出來。
針對閱讀習慣培養,是一個長期堅持且影響長久的教學過程,教師應該持之以恒,為小學生的語文素養與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