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一、教材簡介: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通過葉老給“我”批改作文和邀“我”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表現葉老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的可貴品質,同時也樹立了“我”寫作的信心。
二、教學目標:
1.背誦描寫爬山虎的句子,體會作者做要表達的情感。
2.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課前誦讀(5分鐘)
課前誦《經典誦讀》中的《蕩秋千》
(通過三個環節來完成:1、自由讀掃清文字障礙;2、個別展示;3、齊讀,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達到積累語言,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
第二環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爬山虎的腳》的作者是誰?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與葉圣陶有關的文章。(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能讀的再綠一些嗎?)
第三環節:自由朗讀課文
自讀提示:
(1).課文寫了葉圣陶先生和“我”之間的哪兩件事?
(2).用“—”畫出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1.分享交流第一個問題(師板書:修改作文和邀“我”做客)
解決:在葉老為我修改作文的自然段中,你了解了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過渡:其實,修改作文的方法不止這幾種,請同學們課下去搜集整理)
2.文中有幾處描寫爬山虎的句子?
(三處;這三處作者僅僅是在寫爬山虎嗎?那作者要表達什么呢?進入以讀代講、以讀促講、讀中悟法、讀中學法環節)
第一處:(1)、情境創設讀(一個大作家,居然要見一個初中生,這讓我感到意外——;一個大作家,居然要見一個初中生,這讓我感到意外——)
(2)、承接讀(要見葉老先生了,我感到十分欣喜——)
(3)、齊讀(要見葉老先生了,心中多么激動啊——)
(4)、補白填空讀
第二處:(1)、承接讀
(2)、情境創設讀(我們的交談很融洽,葉老先生的親切、認真感動著我,將要離開時我看到——;師:我們的交談很融洽,葉老先生的鼓勵深深地感動著我,將要離開時我看到──)
(3)、齊讀(葉老先生對我的殷切期望充滿了我幼小的心,將要離開時我看到──)
(4)、補白填空讀
第三處: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我”對葉老的感激和懷念,進行補充資料
通過情境創設讀達到這一目的。
(通過這三處的閱讀,你發現了什么?對,作者借爬山虎在表達自己當時的心情,這種寫作方法就叫借景抒情。那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他的興奮、激動的心情?這樣寫更含蓄、這樣寫給讀者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間、這樣寫更耐人尋味)
讀是基礎,寫是延伸;讀是理解,寫是表達;讀中學寫,讀寫結合。
第四環節:讀寫聯動(15分鐘)(既是寫法的運用,又是情感的升華)
多年以后,當肖復興再次踏進這個院子時,他又看到一墻的爬山虎,寫下了這樣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