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安平

摘 要: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傳統內部審計方法已經難以滿足現代化企業運營發展要求。相關部門需要從財務信息化角度入手,加強內部審計方法建設與創新。本文就結合財務信息化與企業內部審計之間的關系,重點分析財務信息化給企業內部審計帶來的影響,根據分析結果,提出財務信息化優化企業內部審計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財務信息化;企業;內部審計
在企業運營發展中,內部審計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加深審計探究,提高企業內部審計水平,為企業長效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然而,在當前企業運營發展中,內部審計過于形式化,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傳統內部審計方法比較局限,無法保證審計工作效果。隨著財務信息化時代來臨,為企業內部審計發展指明了方向,企業可將內部審計和市場聯系,以財務信息化建設為依據,加強審計信息化管理,實現內部審計水平提升。
一、財務信息化與企業內部審計的關系
企業財務信息化是指企業在開展財務活動時通過使用各種信息技術,建設財務信息系統,讓原本處于分離狀態的企業業務流程和財務處理流程進行整合,實現財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和使用,為企業內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數據支持,強化財務監管,提高企業財務工作水平。從企業自身角度來說,內部審計是企業運營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衡量企業管理水平的關鍵,加強內部審計能夠為企業運營發展提供支持,注入新的活力。如果企業沒有給予內部審計工作高度重視,將會使企業運營水平降低,加劇風險[1]。把財務信息化整合到內部審計活動中,能夠引導企業分析財務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中的問題,提出相應措施。財務信息化能夠讓企業利用信息化系統實現財務管理,減少財務風險。與此同時,財務信息化能夠促進企業內部資源整合,切合市場發展需求,實現企業資源全面整理,滿足企業現代化發展要求。審計信息化結構圖如圖1所示。
二、財務信息化給企業內部審計帶來的影響
(一)信息管理影響
在財務信息化背景下,所有財務信息會整合在財務數據系統中,財務信息風險發生幾率會升高。如果沒有對其進行科學管理,財務數據隨意被各級人員查閱和使用,就會增加風險發生幾率。在內部審計中,人工輸入原始數據后,剩余數據處理應交由計算機系統自行處理,這讓計算機和數據處理系統面臨較大風險,給企業硬件及軟件系統帶來風險,最為常見的風險就是軟件信息更改或者系統癱瘓等,這樣風險管理難度加大。財務信息化建設是把信息系統當做支撐,以網絡環境為根本。在當前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中潛藏著各種風險,部分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是無法補救的,如人員無法進入、病毒進攻等。總之,財務會計信息讓企業面臨的風險種類增多,風險評估范疇也需要在傳統評估范疇內進行適當擴充。
(二)內部控制影響
財務信息化給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范疇帶來了一定影響。在財務信息化背景下,企業財務工作范疇隨之擴充,在保留原始會計業務的情況下,增加了諸多新的業務,如網絡銀行、網上銷售等,這些業務類型讓企業財務工作量隨之增加,對企業內部審計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內部審計工作范疇擴充之外,內部審計工作要點也發生了變化[2]。在傳統手工記賬模式下,企業財務部門內部審計的工作要點主要以人工控制為主,隨著財務信息化時代來臨,財務會計工作實施涉及了人為、軟件等要素,通常以后者為主,這改變了企業內部審計內容,將人為控制變為人機控制,無法保證工作效果。
(三)審計監督影響
隨著財務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高,企業內部審計具有信息化特點,通過實現動態監管,能夠及時找出企業運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處理,讓信息快速傳遞,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提供數據參考,有效提高企業內部審計管理水平。在財務信息化背景下,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把內部審計監管工作滲透到企業各個層級中,帶動企業財務信息技術提高,維護系統安全運行,將信息技術監管落實到具體位置,獲取理想的監督管理效果。眾所周知,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其在為企業工作開展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加劇了各種風險。為降低風險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企業管理者需要明確業務流程,意識到作業環節給企業內部監督管理增加難度的事實。
三、財務信息化下優化企業內部審計的相關建議
(一)強化風險管理意識
在財務信息化背景下,要想發揮內部審計價值,需要強化企業所有人員的思想意識,讓其能夠深入了解內部審計在企業運營發展中的作用。隨著財務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企業面臨的運營風險因素隨之增多,風險管理意識強化是提高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為防止風險出現,需要從計算機軟件與硬件風險防范角度入手,做好軟件加密處理工作,加強硬件安全建設,平時對網絡運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管,保證計算機系統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及時發現系統運行中的各個問題并處理[3]。在風險防范過程中,還要定期對軟件進行殺毒,建立防火墻,對局域網絡運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管,定期對信息系統運行情況進行總結,不斷調整和改進,保證計算機硬件與軟件運行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企業還要把內部審計信息化融入到企業風險管理活動中,企業內部運營風險與審計信息化系統風險都會給審計業務風險提供可能。所以,企業需要把內部審計信息化融入到風險管理中,通過優化管理流程,實現企業現有資源的科學分配,在各部門的高效配合下,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從根源上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同時,把審計信息化融入到風險管理中,能夠把企業運營風險和其他風險與審計信息化風險充分連接,及時找出風險因素,通過因果關系,獨立分析經營風險,降低審計風險發生幾率。
(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財務信息化在企業運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意義,因此,企業需要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加強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從而將自身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實現會計業務流程與內部審計流程的有機結合。與此同時,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能夠有效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不管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還是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實施,都要結合內部審計環境變化進行適當調整,從而建立可行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保證內部管理工作順利落實,發揮應有的價值。在財務信息化背景下,能夠讓不兼容崗位充分分離,但與此同時也會讓其職責逐漸弱化,這也就預示著企業各個部門及崗位之間的牽制效應不斷減弱[4]。對此,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的方式,對其進行約束。
(三)建立審計信息化系統
首先,建立審計數據庫。審計部門可以對審計數據進行整合,為后續審計工作順利進行提供數據支持。通過對審計數據庫的合理使用,對審計管理相關數據及報告進行隨機檢查。建立審計數據庫,能夠從根源上避免重復勞動現象,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其次,加強審計信息化系統建設。為促進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順利進行,需要不斷加強一體化審計信息系統建設,同時要求審計部門對財務信息化背景下的審計工作要求進行適當改革,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注重業務與技術的規范性,并且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審計信息化系統,讓審計信息化工作更加規范和專業。最后,實現內部審計系統一體化管理。隨著財務信息化快速發展,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需要加強審計管理系統建設,保證內部審計工作順利進行。企業在實施信息一體化審計工作時,通過開展網絡審計試點,總結工作經驗,為系統普及和推廣提供支持。在推進審計系統一體化管理工作時,審計工作人員可以利用網絡對審計方法進行改革,降低現場審計工作的繁瑣性,從而節約成本,保證審計工作質量。
(四)加強審計監督管理
在財務信息化背景下,大部分企業在開展審計工作時,主要以事后審計為主,表現在財務報表審查上,屬于事后審計,這種方法存在的問題在于審計比較落后,對企業內部審計的指導不全面。為提高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水平,需要加強內部監督體系建設,強化企業經營審計與管理審計,把審計要點由之前的財務審計轉移到事前、事中、事后審計,從根源上提高企業內部審計時效性[5]。除此之外,企業需要把外部審計當作內部審計監督管理體系建設的根本,全面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監管水平。
四、結語
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將直接影響一個企業的運營與發展,需要得到企業的高度重視。隨著時代發展,傳統內部審計已經難以滿足現代化企業發展要求,而財務信息化為企業內部審計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對財務信息化給企業內部審計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提升企業內部審計水平的方法,以更好地符合企業現代化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郭夢婷.淺析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19(1):96-97.
[2]李筱珂.信息化環境下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問題分析[J].知識經濟,2019(12):68-69.
[3]高飛.會計信息化對單位內部控制審計的影響及對策的分析[J].現代商業,2019(13):54-55.
[4]周海.信息化對集團公司內部審計的變化與應對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9(16):206-207.
[5]邵艷麗.解析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1):2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