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濤
摘 要:本文針對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首先分析了強化財務內部控制對國有企業強化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就加強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管理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內控;改進完善
一、引言
國有企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內部財務管理以及財務內控的標準規范要求更高,這也是確保國有企業資金資產安全、促進國有企業管理革新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進以及經濟結構轉型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國有企業經營發展所面臨的外部競爭越發激烈,對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也提出了較高要求。作為國有企業,其應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尤其是財務內控在企業內部的重要作用,積極改進完善企業的財務內控體系,加大內部財務管控力度,這對提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國有企業的戰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有企業強化財務內控的重要作用
財務內控在國有企業規范內部管理、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強化財務內控可以提高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規范性
完善國有企業的財務內控體系,能夠通過健全完善的財務內控制度,加強對國有企業財務活動的規范約束,尤其是在國有企業日常的經營活動過程中,依靠財務內控體系能夠及時發現國有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各類問題,提高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強化財務內控可以確保國有企業資金資產安全
國有企業完善財務內控體系,有利于確保國有企業內部財務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質量,并確保國有企業內部有關的資金活動和資產活動信息得到真實的記錄反映,進而確保國有企業內部資金資產的安全可靠,提高國有企業資金資產使用效益。
(三)強化財務內控可以革新國有企業財務管控模式
建立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有利于對國有企業當前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系統的優化提升,尤其是可以進一步梳理完善國有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流程,拓展財務管理職能,強化管理會計等在國有企業內部的應用,推動財務管理從記賬核算等向服務國有企業經營決策方向轉變。
(四)強化財務內控可以有效避免財務風險問題發生
在國有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可以突出風險導向,對國有企業經濟活動開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系統的應對,并通過財務風險預警和模型分析,科學合理地制定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管控策略,確保國有企業經營穩健。
三、當前國有企業財務內控面臨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大多數企業建立和完善了財務內控管理制度措施,但在財務內控體系的系統性和規范性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以下幾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
(一)對國有企業財務內控認識不全面
當前,有的國有企業在內部管理方面對財務內控還沒有形成科學準確的認識,尤其是在傳統的企業管理理念的影響下,對財務內控的具體職能沒有準確的認識,國有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也需要革新優化,內部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理念認識也需要轉變,因而整體上國有企業的財務內控基礎環境相對較為薄弱,影響了財務內控在企業內部的具體推進和實施。
(二)國有企業財務風險評估不到位
有的國有企業內部財務風險評估管理不到位,沒有按照國有企業經濟活動的實際特點來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財務風險評估指標也沒有進行系統的篩選,因而對國有企業經濟活動開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缺乏系統的評估分析,造成了國有企業內部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隱患。
(三)國有企業財務內控執行效果不佳
國有企業的財務內控管理制度體系建設不完善,各項關鍵的財務內控制度缺乏有效的執行分析,國有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體系也不夠完善,財務內部監督力度薄弱,財務內部審計不到位,對于財務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難以及時解決,影響了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目標的實現。
四、加強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的具體策略
優化國有企業的財務內控,應按照財務內控各項基本要素,有針對性地改進完善財務內控工作,加大財務內控力度和監督管理力度,提高企業財務內控整體水平,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
(一)優化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的基礎環境和氛圍
做好國有企業的財務內控,應注重進一步強化國有企業財務內控各項基礎工作,尤其是國有企業的管理層應充分認識到財務內控對于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作用,動員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共同參與到財務內控管理體系的建設中。同時,還應根據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在企業內部的董事會、經理層以及股東大會之間完善分級授權管理機制,并組建監事會,強化對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的監督。此外,還應重點優化國有企業的財務組織結構設置,除做好財務會計核算以及融資、投資和運營管理等財務管理工作外,還應按照管理會計的相關要求,進一步拓展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職能。另外,還應注重優化國有企業的財務內控氛圍,尤其是引導企業內部各個部門認識到財務內控的重要性,積極配合財務部門共同參與到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各項工作中。
(二)完善國有企業財務內控制度的建立和執行
在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的具體實施方面,應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相應的財務內控制度,尤其是應注重建立和完善貨幣資金管理制度、投融資管理制度、全面預算管理制度、財務報告管理制度以及稅收管理制度等,此外,還應注重完善國有企業財務相關的各項內控制度,重點應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以及集中決策等相應的財務內控管理制度。同時,在財務內控管理方面,還應突出主要財務內控工作,加強國有企業的預算管理,做好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分析、調整及考核評價等工作,提高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強化對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做好資金計劃、銀行賬戶管理、收付款管理,優化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業務流程,提高國有企業的資金使用價值,改進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突出固定資產管理,做好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的新增計價、折舊、清查評估和報廢處置等各項工作,促進實現國有企業資產保值增值。
(三)在國有企業財務內控中突出風險管控
在國有企業的財務內控體系中,應突出風險管控,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建立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和評估模型,綜合選擇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經營增長等方面的財務評價指標,對各類財務風險問題進行系統的評估量化,合理設定風險臨界指標,有針對性地制定財務風險管控策略。此外,為有效避免財務風險問題發生、增強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還應全面加強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管理,對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以及財務風險管理狀況、財務活動狀況等進行評價分析,及時發現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對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分析和優化改進,促進財務內控目標順利實現。
(四)加大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監督力度
增強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的有效性,還應注重全面強化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監督管理力度,可以結合國有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委員會,該內部審計委員會應重點做好國有企業內部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管理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管理,并應注重進一步突出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能作用,尤其是在服務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方面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促進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目標順利實現。此外,還應針對國有企業內控管理落實內控管理責任,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和獎懲機制,對財務內控措施的具體落實情況等進行責任管理,確保財務內控目標順利實現。
五、結語
在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的改進優化方面,應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進一步完善財務內控環境,突出財務風險管控,健全和完善國有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加大財務監督管理力度,進而促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金紅偉.探究新時期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J].財經界,2018(21):59-60.
[2]劉曉楠.試析PDCA閉環型國企財務內控體系的構建[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9):82-83.
[3]張偉.新時期下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相關性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3):159,201.
[4]宋建波,蘇子豪,王德宏.中國特色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設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8(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