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劉小暉
摘 要:勞動定額管理是企業生產管理工作的基礎,是企業制定生產計劃和組織生產流程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成本核算、產品報價、確定生產周期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完善的勞動定額管理制度奠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嚴謹;準確;創新;突破
企業要以提高人均勞動效率為切入點,以勞動定額管理體系建設為重點,以勞動定額管理工具和方法研究為基礎,以勞動定額管理對標為手段,以勞動定額信息化建設為平臺,以提升勞動定額從業人員素質和勞動定額管理水平為落腳點,利用最短的時間,構建起企業系統化、標準化、專業化的勞動定額管理體系。
一、工作要點
深化勞動定額管理,以定崗定編管理項目成果為載體,強化定崗定編管理。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平臺,建立健全工時定額標準及臺賬,夯實勞動定額管理基礎工作,推動勞動定額信息化管理。加強勞動定額管理技術研究,開展勞動定額工作研討與培訓,提升勞動定額從業人員專業素質。按照業務板塊劃分,有計劃地選擇典型產品開展勞動定額對標,促進業務交流和管理水平提升,發揮勞動定額管理的基礎性作用,實現勞動定額管理與勞動用工、工資分配等管理職能聯動,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完善的定額管理體系、標準的信息化平臺有效支撐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二、完善勞動定額基礎管理的具體措施
勞動定額是計件工資分配、人力資源配置、成本核算的基礎,完善的勞動定額管理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契機。
(一)制度嚴謹化
柏拉圖曾經說過:“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完善的定額管理制度是前提,通過對勞動定額管理制度的研究、探討、不間斷的整改、完善,我們能夠擁有一套合理的勞動定額管理制度,來約束我們辦事按程序、工作有依據。正是有了嚴謹的工作態度、完善的管理體制,才使得勞動定額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為接下來的工作奠定良好的開端。
(二)流程標準化
從勞動定額基礎管理著手,建立健全勞動定額標準化管理流程,根據勞動定額管理制度,以勞動定額基礎報表為契機,將統計表格《勞動定額工時匯總表》《月度工資報表》《月度產量折算表》《加改返工匯總表》《質量損失匯總表》等進行標準化定制,嚴格執行表格要求,充分規范表格樣式,按流程申報,按流程審批,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體系,降低表格出錯率,規范表格利用率,提升工作效率。
對于表格使用流程的管理僅僅是勞動定額管理流程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流程的薄弱環節進行鞏固,比如,對《臨時性工時》的制定—審批—記錄等環節進行重點分析,、重點討論,有選擇性地查找其中存在的隱性問題,規范《臨時工時》審批流程,使流程更加規范化,嚴謹化。
(三)數據準確化
數據的準確率是勞動定額管理的基礎。從數據報表、數據格式、數據統計、數據分析、數據審核到數據的完善,要有一套合理的管理體系。數據的準確性在勞動定額管理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數據的準確性也成為定額管理的重中之重。
從定額數據打印—員工記錄—互檢人員監督—班組長審核—勞動統計與分析審核—定額管理員審核—人力資源部審核,層層把關,把數據出錯率降到最低。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計算機數據統計的作用,以下發定額總量為標準,以生產計劃最終完成量為依據,第一時間計算出準確的數據。中間各個環節各種數據環環相扣,形成閉環管理模式,只要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數據的計算以及數據統計方面,各勞動統計與分析人員嚴格把關,利用統一的表格模板、統一的計算方式、完善的數據輸入模式,將各種數據關聯在一起,降低數據出錯率。
(三)創新優化改革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傘,改革是企業發展的風向標。針對制造型企業的MES系統、勞動定額基礎資料的生成以及數據化資料的匯總,將是一次重大轉型。企業組織實施《勞動定額工時管理系統》,生產、工藝人員組織對定額工作票的基礎數據進行細化轉換,按照具體格式生成電子數據,定額管理人員將生成后的電子數據導入《勞動定額工時管理系統》,系統自動生成定額工作票。這對于定額工作票的管控有將會有質的提升。
在數據匯總方面,實行無紙化辦公,勞動統計與分析人員將基礎數據輸入到統一的《定額工作票數據統計表》中,所有基礎數據直接與《產量折算表》《工資表》等各種表格進行關聯,實現數據自動化,降低人為計算出錯率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力物力。
(四)理論與實踐結合
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標準化的管理流程,以及先進的管理理念,更要與科學實踐相結合。
在勞動定額工時制定方面。企業制定定額工時的方法有技術測定法、統計分析法、類比推理法、經驗估算法等,工時定制的過程中往往過于依賴理論,忽略理論與科學實踐的結合。例如:有的工序理論上規定時間30分鐘,實際上20分鐘就能完成,有的工序理論上規定時間20分鐘,實際40分鐘才能完成,以及隨著員工熟練度的改變、工作能力的提升,勞動定額工時的制定不是一成不變的,定額工時的不合理導致員工工作有情緒,甚至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作為定額管理人員首先要從觀念上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要深入一線,認真聽取一線員工對勞動定額的意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找出定額工時不合理的因素,科學有效的找出合理解決方案。
在勞動定額管理創新優化方面。MES系統上線運營的同時,要將勞動定額管理方面作出的改革與科學實踐相結合,企業在各個制造單元組織實施MES系統試驗線,從勞動定額工時的細化、定額工時的導入、工序的劃分、對工作內容的分派、員工實動工時的采集以及數據的匯總等理論方面進行科學有效的論證,論證的過程從員工的基礎操作入手,對每個細節問題進行討論研究,例如,工序的劃分如何具體到個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異常問題如何解決,以及員工實動工時的采集是否合理等一系列問題,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定額管理人員、一線操作人員、技術管理人員發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要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在勞動定額改革的道路上邁出一大步。
三、結語
完善的勞動定額管理制度、標準的勞動定額管理流程、先進的勞動定額管理體系、一支現代化的勞動定額管理團隊,是現代企業穩定發展的要素。隨著企業的發展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和困難,俗話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有完善的體系做支撐,一切問題將迎刃而解。
面對新形式、新任務和新要求,企業要想更好地保障生產組織,對勞動定額管理一定要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氣,凝聚共識,強化責任,創新驅動,系統推進,實現勞動定額管理新突破。
參考文獻
[1]常雄偉.加強勞動定額管理 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J].全國流通經濟,2019(35):48-50.
[2]崔耀.勞動定額管理及其在企業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7):8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