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暉
摘 要:為應對氣候變化、污染物排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以及其他重大環境影響,各國一直在加大努力,通過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來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將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本文旨在探討兩種促進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即基于價格的上網電價政策與基于數量的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制度,并提出一些相關建議。
關鍵詞: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政策;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制度
一、引言
化石能源通常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并且不可再生。通常,可再生能源是可以連續更新和長期使用的資源,如太陽能、風能和現代生物質能。可再生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能量質量相對較差,發電品質較低,具有間歇性,發電效率較低,使用技術不成熟,有待進步。有些可再生能源不能廣泛應用,只適合于特定地域開發和利用。但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前景很好,因為其是可再生且可以永久使用的。為應對氣候變化、污染物排放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以及其他重大環境影響,各國一直在加大努力,通過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來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將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上網電價是一種以價格為基礎的政策,能夠為可再生能源生產商提供基于成本的補償。它通過向可再生能源生產商提供長期合同來實現這一目標。價格的確定性和長期合同將有助于吸引可再生能源的投資。近30年來,上網電價政策已在50多個國家實施,25個歐洲國家中有18個已經實施了這種政策,包括德國、西班牙和丹麥[1]。上網電價政策受歡迎的一個原因是,它們可以是針對具體技術和地區的。上網電價政策也可以實施一種機制,即電價遞減,以降低技術成本。此外,上網電價政策的效率和有效性也得到了實證。
但是,上網電價政策代價高昂,往往給政府帶來快速增長的財政負擔[2]。因此,政策制定者,尤其是那些環境保護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歐洲國家的政策制定者,有一種用新方法取代上網電價政策的動機,從而鼓勵太陽能發展。這些政策的目的是減輕與上網電價政策相關的重大財政負擔[3]。
替代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是設定一個基于數量的配額,通常稱為可再生投資組合標準(RPS)[4]。然后,生產商可以直接或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證書(RECs)的交易機制來滿足這一配額。在這樣的支持下,合格的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可以通過其生產的可再生能源獲得可再生能源證書,然后將電能和可再生能源證書分別出售給包括企業和個人在內的買家[5]。對于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每個REC通常代表1兆瓦時的電力輸出。
本文旨在探討兩種政策,即基于價格的上網電價政策與基于數量的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制度。在上網電價政策下,由于長期合同和以成本為基礎的購買價格,電力生產商往往有更穩定的投資回報。然而,在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計劃下,投資回報的波動性更大,因為它主要取決于可再生能源證書的市場價格[6]。RECs項目的另一個考慮是,消費者有更多的自由,因為他們可以自愿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來證明他們的綠色證書。至關重要的是,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計劃也將為各國政府減輕財政負擔,因為在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計劃下,政府將不會承受與上網電價政策相關的重大財務負擔。
二、上網電價政策
在上網電價政策下,可再生能源生產商接入電網的機會由政府保證。此外,可再生能源生產商提供的電力價格通過長期合同設定在更高的水平。上網電價政策受歡迎的一個原因是,它們可以是針對具體技術和地區的。監管機構可以對不同技術或不同地點產生的可再生電力設定不同的上網電價[7]。通過穩定綠色電力的價格,FITs方案可以顯著降低可再生能源發電廠和技術投資的風險,并將不可避免地使綠色電力市場更加繁榮[8]。因此,上網電價政策計劃是確保大量資本流入可再生能源行業的最強有力的政策工具之一,可刺激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發展和持續部署[9]。
然而,上網電價政策計劃的實施也面臨挑戰,第一,它經常給政府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政府常常無法做到及時補貼可再生能源。如果延遲付款(尤其是對小生產商),資金緊張的生產商將別無選擇,只能關閉他們的發電廠。第二,設定固定上網電價的方法也是一個重要問題。上網電價一般由監管機構確定,但是,這些管理當局通常缺乏關于各種不同來源和技術的可再生電力生產成本的充分和最新的資料。第三,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生產成本因技術創新而降低,監管部門降低上網電價在政治上存在困難,現有的生產商有強烈的動機維持較高的上網電價。第四,可再生能源發電商往往缺乏技術創新的激勵,因為上網電價政策是基于價格的政策,發電商不需要在市場上相互競爭。因此,上網電價政策對可再生能源生產成本的下行壓力很小。
三、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計劃
根據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計劃,合格的陸上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可以為其生產的可再生能源生成綠色證書,然后將電能和綠色證書分別出售給消費者、分銷商和其他生產商。每個綠色證書通常代表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的一兆瓦時電力輸出。
綠色證書市場通常有兩種形式。(1)強制市場,通常與可再生投資組合標準相關聯.(2)自愿市場。在強制性市場中,政府將為生產者或消費者制定一個固定的配額或RPS,規定一定比例的電力必須由可再生能源生產或消費。生產者將獲得他們生產的綠色能源的許可證,如果他們生產的數量超過配額,可以出售多余的證書。如果生產商不能達到他們的“固定配額”,他們將被迫在市場上購買綠色證書。
除了強制市場外,消費者還可以自愿購買綠色證書,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并在自愿市場中體現自己的社會責任。然而,自愿性綠色證書市場的最大問題是缺乏激勵消費者購買綠色證書的途徑。盡管如此,在大多數國家,自愿性市場只占綠色證書市場的一小部分,因此自愿性市場不會對整個綠色證書市場的運作產生重大影響。
在技術創新方面,大多數學者認為基于數量的方法更能激勵不同可再生技術之間的競爭,而基于價格的方法則不能,因為它已經向生產者保證了一定的價格。因此,基于數量的方法在促進技術創新方面優于基于價格的方法。
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機制的經驗有限,再加上RECs市場運作的不確定性,RECs交易機制的真實表現還有待驗證。
四、建議
實施RPS體系和RECs市場的目的是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轉型。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是通過市場設計,鼓勵有義務的實體企業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資,引導其參與可再生能源證書交易。因此,科學設計RPS制度和RECs市場是有效推進我國配額制度的關鍵。RECs市場的發展可以是強制性的,也可以是自愿性的。自愿購買RECs背后的理由是私營公司或個人打算購買RECs,以顯示他們的綠色資質。然而,在我國,環保人士對RECs并不了解,因此只有少數RECs是通過自愿市場銷售的。
此外,應保證綠色證書能夠在市場上自由交易。目前,綠色證書與其他環境商品相比,買家不愿意購買RECs,因為RECs不能轉售,即使買家超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自由交易RECs肯定比一次性交易更好。
政府往往被視為企業和個人環境行為的主要驅動力,政府的文書和政策,如行政法規、污染稅和補貼,應該引導企業和個人采取環境友好型政策。因此,政府應積極采取措施,通過項目推廣、信息傳播、媒體節目等方式,鼓勵自愿購買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證書。
除RECs市場外,制定可行的RPS也是世界各國政府面臨的一個問題。首先,公眾需要知道RPS是如何設置的,增加透明度是說服他人的第一步。在我國,了解國家能源局設定省級可再生能源配額時所使用的準確數據和方法是有幫助的。這一行動的副產品是省級調度中心將更好地了解他們需要做什么來完成這些配額。
與年度目標相比,設立月度目標可能被證明更可行。例如,省級碳市場試點在年底結算義務到期之前幾乎沒有任何活動,在試點的第一年,2018年未能達到RPS的有義務實體必須購買RECs以完成配額,而RECs將在2019年1月至2月之間只交易一次。全年開放RECs市場,可以讓市場參與者看到RECs價格的走勢,從而作出相應的反應,而不是在年底努力完成配額。此外,每月交易活躍的RECs市場將增加流動性。如果發現RECs過少或過多,決策者可能會相應調整市場規則。
參考文獻
[1]高曉燕,王治國.綠色金融與新能源產業的耦合機制分析[J].江漢論壇,2017(11):42-47.
[2]陳新輝,彭筱喆.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投資風險分析[J].太陽能,2019(10):5-10,39.
[3]林衛斌,付亞楠.發達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機制比較[J].開放導報,2018(3):23-27.
[4]王風云.可再生能源定價機制研究評述[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7(8):52-55.
[5]郭煒煜,趙新剛,馮霞.固定電價與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基于中國電力市場的比較[J].中國科技論壇,2016(9):90-97.
[6]董宏偉,秦光宇,王玲湘,等.新電改下可再生能源衍生品交易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9(3):93-96.
[7]王秀強.十年磨一劍,“配額制”為可再生能源消納保航[J].能源,2019(6):30-33.
[8]范斌,姚瑜,褚燕.分布式光伏上網電價國際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華東電力,2014,42(10):2197-2200.
[9]舟丹.新能源上網電價補貼政策[J].中外能源,2014,19(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