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 要: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現存的主要問題包括資產分配方式不合理以及管理制度缺乏創新的問題。為有序完成清產工作,管理部門必須要從實際工作情況中分析出引發清產核資問題的原因,然后結合時代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擬定科學合理的解決對策,從而有效避免資產閑置造成的經濟損失或者因重復分配造成的糾紛問題,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水平。
關鍵詞: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
集體資產指的是該農村所有農民群體共有的公共資產,體現了一個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為保證農村群眾的合法權益,推動新農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需要由專業的管理人員定期開展清產核資工作。
一、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中的現存問題
農村集體資產的清產合資工作是影響農村經濟穩步發展的關鍵所在,然而現階段的工作環節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資產分配問題
資產分配是最容易引發糾紛的問題,通常情況下需要按照國家規定的分配標準和農民群體的家庭構成情況進行合理的劃分。但是,一些管理人員在資產分配時,對出嫁女、入贅男、在校大學生、現役義務兵等特殊群體在認定過程中存在偏差,這是造成清產核資工作不科學、不合理的關鍵性因素。而引發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員的專業工作能力有待提升,同時,國家的管理制度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不斷更新,這就使得傳統的分配及核算方式已經難以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需求,是目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二)管理制度問題
管理制度是約束員工工作行為、確保清產核資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如果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將會導致資產閑置、重復分配或者核資數據出現錯誤等問題。但是,許多農村地區都沒有意識到清產核資工作的重要性,所采取的集體資產管理方式存在不足之處,無法讓農民群體享受應有的權益。再加上農村管理部門對員工的工資待遇設置較低,還存在人員編制上的限制,導致高新技術人才不愿意參與到農村管理工作中來,現有的資產管理團隊就出現了老齡化的問題。他們無法掌握先進工作技術的操作方法,影響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清產核資工作的穩步開展。
二、有效解決清產核資問題的可行對策
農村管理部門想要有效解決目前的清產核資工作問題,必須從提升管理團隊工作水平、健全內部監管機制以及發揮信息技術應用優勢等方面入手,積極創新工作形式,提高工作效率。
(一)提升管理團隊工作水平
由于新時期農村發展建設規模在不斷擴大,所以清產核資工作的任務量也有所增加。同時,現階段可用的財務管理技術方式在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管理人員需要對比分析出不同管理方法的應用優勢及不足,然后結合實際工作情況進行選擇。這就對員工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農村管理部門必須要積極開展人才教育培訓工作,可以面向社會招聘高技術、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提高整體管理團隊的工作水平,并且應當從思想教育環節入手,提高員工對清產核資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員工自覺規范自身的工作行為。
(二)健全內部管理結構體系
為解決現階段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管理部門必須要結合國家出臺的經濟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的內部監管結構體系。這需要從不同的部門工作入手,明確每個部門的基本工作職責,做好權責劃分工作,并結合各個部門的不同工作任務設置不同的考核機制,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常見的管理制度主要有績效管理制度、責任監督機制,通過將員工工作狀態與工資福利聯系起來的方式,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此外,管理部門還應利用科學的管理結構體系,對每個資產清算環節進行嚴格的管理,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引起清算誤差問題,確保最終結果能夠客觀反映出該農村的經濟實力,以便于政府部門有針對性地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此外,管理人員需要在科學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的基礎上,將集體經營性資產以股份或者份額的形式,量化到集體成員身上。通過科學創新資產分配方式,來提高農民群體對管理部門工作的滿意度。
(三)發揮信息技術應用優勢
在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逐漸凸顯出來。這就要求農村管理部門積極做好經濟預算工作,引進專業的計算機工作設備。建立網絡工作平臺,對每個階段的集體資產數量變化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記錄。比如,當資產數量出現減少的問題時,需要記錄出現這個問題的實際原因。常見的原因有使用過程中造成的機械設備報廢問題、設備到達使用年限等。如果是人為破壞,還需要找到負責人并要求其賠償損失。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實現數據的智能記錄和自動分類,從而有效降低清產核資工作的難度,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這種方法還便于數據的及時傳遞。因此,信息化模式下的清產核資工作已經成為了新時期常見的管理技術方法,受到了管理人員的一致認可。不過,在這個環節中,工作人員還要重點做好數據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出現數據丟失或被篡改的問題。
(四)建立與推行問責機制
積極建立問責機制,并確保考核管理制度有效落實,進而推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有效開展,增強工作開展的成效。在管理考核方法制定時,應以管理現狀為依據,合理進行考核指標的設置,并以考核結果作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依據。同時要根據考核情況適時進行各個鄉鎮與工作人員的獎勵與懲處,實行末位淘汰制,并將考核結果不理想的鄉鎮作為清產核算的關鍵地區。相關部門要定期對各個鄉鎮進行嚴格的經濟責任審計,針對所發現的違規行為責令其限期整改,并對相應負責人進行責任追究。
三、結語
農村管理部門在開展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時,必須要重視人才的力量,從思想教育角度開展人才教育培訓,并應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人才,提高團隊工作水平。同時,要通過完善內部監管機制,規范員工的工作行為,保證資產分配及核算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最后,要發揮出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構建網絡工作平臺,實現數據信息的智能整理和及時傳遞,全面降低清產核資工作的難度。
參考文獻
[1]任鵬春.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探究:以靈武市郝家橋鎮為例[J].中國市場,2019(21):39-40.
[2]宋磊英.崇明區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實踐與思考[J].上海農村經濟,2019(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