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商貿業已成為龍文區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行業之一。為進一步促進區域商貿行業的快速發展,本文擬從稅收角度對龍文商貿行業開展調研,分析現狀,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稅收視角;商貿業;發展
近年來,龍文區通過培育大市場、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商貿業迅速發展,以城市商圈、樓宇經濟、電子商務為特征的現代商貿業逐步形成,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空前活躍。2019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9億元,同比增長14.9%,拉動經濟增長1.21個百分點,商貿業對區域經濟增長作出突出貢獻。
一、商貿行業稅收情況和主要特征
2019年末,龍文區在稅務登記的商貿企業有近2000戶,占全區稅務登記企業數的比重超三成;全年完成商業稅收3.62億元,增長25.7%,占全部稅收收入的10.5%。商貿行業稅收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商貿業的稅收增長與行業發展同步。2019年龍文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61.9億元,總量位居全市各縣(市、區)第三位;增幅14.9%,位居全市各縣(市、區)前列。2019年龍文區商貿行業實現稅收3.62億元,增幅25.7%,占全區稅收收入的10.5%。商貿業稅收來自商貿業發展,龍文商貿業稅收收入與商貿業皆實現快速增長,發展趨勢基本一致,體現兩者之間的同步性。
2、商貿業的發展對稅收貢獻逐年提升。2017--2019年,龍文稅務征收的商貿業稅收逐年增長,增幅分別為12.2%、15.5%、25.7%。三年來,商貿業共貢獻8.99億元稅收收入,年均增長達17.7%,而同期第二產業稅收的年均增長則僅為5.8%。三年里,商貿業稅收占全部稅收的比重由2017年的8.3%提升到2019年的10.5%,而同期第二產業稅收占全部稅收的比重則由2017年的30.1%下降到2019年的27.4%。商貿業稅收貢獻率的提升與產業結構調整及近年來龍文大力推進商貿業發展的總趨勢是基本一致的。
3、商貿業中汽車行業稅收份額占大半江山。汽車銷售市場仍是龍文區商貿行業發展的主要貢獻點,近年來龍文限額以上汽車銷售額占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皆超六成,2019年龍文區汽車銷售行業稅收為1.83億元,占全部商貿業稅收的50.6%。數據表明,汽車銷售行業是近年來我區商貿業中發展最快的行業。
4、傳統行業平穩發展,新興產業逐步興起。以批發、零售、住宿、餐炊及居民服務等為代表的傳統商貿業穩步發展,2019年龍文區傳統商貿業實現稅收2.56億元,增長21.7%,占全部商貿業稅收的70.7%。而以城市商圈、樓宇經濟、電子商務等為代表的現代商貿業迅速崛起,2019年龍文區現代商貿業實現稅收0.47億元,增長30.5%,占全部商貿業稅收的12.9%。
二、商貿業發展需關注的問題
1、商貿業稅收占全部稅收的總量偏低。2019年龍文區商貿業實現稅收3.62億元,占全部稅收總量的10.5%,而同期漳州市商貿業稅收占全部稅收的比重近兩成,龍文區商貿業稅收占全部稅收的總量偏低,且低于漳州市平均水平。
2、商貿業稅收增長對汽車銷售依存度高。2019年龍文區汽車銷售行業實現稅收收入1.83億元,占全部商貿業稅收的比重超五成,汽車銷售的稅收收入是商貿業稅收的主要來源。受此影響,龍文區汽車銷售行業稅收顯現出高基數、高增幅,成為三產稅收結構中絕對值最高、總量最大、增長最快的稅源。同時單一的消費形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區域消費品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特別是汽車銷售受政策影響波動明顯,不利于區域消費市場的平穩發展。
3、現代商貿業稅收占全部商貿業稅收比重偏低。龍文區商貿業稅收比重扣除傳統商貿業后,其他行業的稅收只占全部商貿行業稅收的29.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而城市商圈、樓宇經濟、電子商務等高技術含量的現代商貿業受模式、技術和制度的制約,尚處在起步階段,發展緩慢,不足于支撐大局,社會化、市場化和產業化水平亟待提升。
三、關于發展商貿業的建議
1、拓寬思路,全面謀劃商貿業發展規劃。一是在規劃上要把好總方向:龍文區商貿業如何立足區位個性,彰顯海西優勢,又能融入閩南地區發展;商貿業結構如何由傳統主導轉向現代主導。二是在規劃上要結合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地確立商貿業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發展路徑,在全面規劃商貿業發展的大背景下,要對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廣闊的新興行業和產業關聯度強的現代商貿業進行重點規劃,既要考慮外向引進,也要考慮區域分工協同,既要傳承傳統行業,又要重點發展現代商貿業,形成充滿活力,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以傳統商貿業為特色和以現代商貿業為主導的發展大格局。
2、抓住重點,在新興商貿業上繪藍圖。新興商貿業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財稅貢獻率高和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低等特點,它正在成為現代商貿業體糸的紐帶與核心。大力發展新興商貿業,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出發,讓新興商貿業與其它商貿業融合于一體。如旅游業可以引入商貿、科技、健康、休閑等元素,把動漫、3D演示、會展服務、文化創意、主題公園等網絡營銷融入旅游大格局,增強商貿旅游互動,讓靜態旅游動起來,加快商貿旅游產品優化升級,把商貿旅游產業做大做強。
3、項目帶動,持續實施商貿業招商引資。近年來由于缺乏新成立的大型商貿項目,市場的增長緩慢,2019年新成立的商貿企業完成零售額僅僅不足6億元,拉動當年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僅為2.5個百分點。積極實施大項目帶動戰略,大力培育商貿業的市場主體。建議對現代商貿業中的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研發設計、創意文化、信息技術、數字家庭等新興產業進行調研,打破部門分割,統一對商貿業招商項目進行協調分解、組織實施、進行考核。
參考文獻
[1] 張燕.基層政府在服務業發展中的職能定位——以蘇州市姑蘇區為例.《萬方平臺碩士學位論文》: 2014年9月;
[2] 順城區經貿局.順城區十一五商貿業發展規劃. 2005年7月。
作者簡介:詹朝暉(1987.07- ),男,漢族,福建薌城人,大學本科,中級經濟師、中級統計師,主要從事經濟、統計領域研究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