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
摘要: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之間的關系被很多學術界的專業人士研究探討。國際經濟法主要是通過對國家經濟主權行為的規范來保護各國公民的經濟權利。由于世界各國經濟實力的不同,需要通過國際經濟法來防止經濟強國侵犯經濟弱國。國內經濟法主要是調整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和經營協調活動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兩者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本文就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之間的關系作出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國際經濟法;國內經濟法;關系
引言
由于我國的國內經濟發展比較迅速,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之間的關系在學術界被廣泛的探討,國際經濟法使為了規范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與國內經濟法會不會有一定的沖突,國際經濟法和國內經濟法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但由于主要服務對象不同,兩者之間的關系存在不同的說法。國內經濟法為了滿足國際貿易需求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加注重于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與互動,要想使國家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之間實現經濟平衡,還需要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本文就國內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之間的關系做簡單研究,希望能為研究經濟法之間關系的學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1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內涵分析
國際經濟法的首次提出,是由英國國際法學學者施瓦茨曾伯格教授在1948年提出的,他使用“國際經濟法”來表示一種新的針對國際經濟的法律部門。他認為:對于國家與國家之間經濟交往的增多,應該調整國與國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之間的權利義務規范,應該把國際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分支體現在國際公法中。
國際經濟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與變更,已經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自我包容的法律規范體系,其主要作用是調整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他國私人之間、以及不同國籍私人之間的經濟關系[2]。雖然國際法被定義為公法,但是它與國際商法有著很多的聯系。
國內經濟法是國家通過法律的手段對企業進行經濟行為的調控,調整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的經濟活動,保證國內經濟關系的正確有序的進行,為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做出保障。國內經濟法是國家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它調整國內經濟的關系,使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
2國際經濟法和國內經濟法學說簡述
目前在國內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的關系中有一元論和二元論兩種學說,二元論學說認為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是兩個完全獨立的法律體系,由于是兩個獨立的體系,兩者之間的效力不能做對比[1]。一元論學說認為國際經濟法與國家經濟法應該統一在一種規范體系下,而且兩者之間存在著效力差,效力較低的經濟法是由另一個較高的經濟法中推導出來。
(一)二元論學說下國際經濟法與國家經濟法之間的關系
二元論學說不能讓國際經濟法不能很好的制約締約國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而是在尊重國家的主權下,來約束締約國的國家經濟行為,這種約束不能施加給個人。這種學說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中,顯示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很多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行為,都是由個人主導,個人已經具備了國際法主體的資格,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經濟法和國家經濟法之間的界限就會變得不明確,會導致國際經濟法不能很好的為國際間的經濟行為服務。國內經濟法主要是來約束國家經濟管理的行為,使國家的經濟行為不超出可允許的范圍,防止國家被經濟集團掌控,進而威脅其他國家的經濟。總之,二元論學說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全球一體化的發展需求,在二元論的學說中,國際經濟法正在挑戰屬于國家權力的從屬地位,如果不按照國際經濟法的規則行事,將會被國際經濟市場所淘汰或邊緣化。
(二)一元論學說下國際經濟法與國家經濟法之間的關系
一元論學說下,國際經濟法是一個大的統籌范圍,國際經濟法給國內經濟法提供一個基礎性的大綱規范,這樣就使得世界各國的經濟法都是以國際經濟法為基礎規范來建立的。但是這樣的話,任何涉及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行為,其主導者還是國家,很多涉及到大范圍的經濟行為需要很多國家共同協作才能完成,這種情況下,每個國家的經濟法都會受制于國內的復雜立法體質。因此,國內經濟法不能完全脫離國內經濟規則,要以該國的經濟情況為建立規則體系的核心,借鑒國際經濟法,建立合理的國內經濟法體系。
3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的割裂論
國家在進行經濟法的確立時,不僅要考慮本國的經濟利益,本國人民的人權和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應該是國家需要考慮的重點。同時,它國民眾的個人權利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也應制定相應合理的界限,在立法和司法的過程中,相關權力機關必須時刻保證將本國所需要承擔的國際義務放在前列[3]。在每個國家的經濟行為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還要保證其他國家共同偏好的重要性,最終達到各國之間經濟的平衡狀態。所以,我們可以考慮在國家經濟法確立時,把國際經濟法作為根本基石,以達到國內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相互協調的作用。
結語
國內經濟法與其它的法律不同,它是需要與國際上的其它國家接觸,構建國家之間協調的經營秩序,現如今的國際經濟法,還是受到強國的導向,相信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經濟法能更好的服務于世界各國。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之間是相互聯系,但又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法律體系,由于國際間復雜的國際關系,導致各國之間不能形成和諧發展的經濟交流模式。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目的是構建世界各國之間穩定的經濟發展關系,形成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但是現在還沒有做到這種效果,相信隨著國際相關學者和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實現一個和諧公正的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經濟環境。國內經濟法和國際經濟法針對的對象不同,采用的立法基本也不同,國際經濟法主要是針對國家的經濟行為,國內經濟法主要是針對的國內企業的經濟行為。希望隨著國際時代的發展,全球經濟的進步,國內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之間能夠實現更完美的融合,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宋陽,穆凱盈. 對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關系的再思考[J]. 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02):189-194.
[2]劉若慈. 國際經濟法和國內經濟法關系的分析[J]. 全國商情,2016(09):95-96.
[3]李萬強. 國際經濟法存在與發展的新視角[J].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7,57(01):84-9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