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張聰
摘? 要:本研究以我院教師為研究對象,運用問卷調查法和座談法,基于當前新形勢,結合我院科研工作現狀,深入全面分析科研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旨在探索出適于我院科研工作發展的路徑,并為其他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科研工作;機遇;挑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下,我國對于科技的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突入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席卷全球,我國對于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更是大幅提升。高職院校如何把握當前科研發展的大好形勢,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十分重要。緊跟時代步伐,從實際出發,對科研工作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深入剖析,是優化科研管理模式,推進科研工作發展的關鍵。
1科研工作面臨的機遇
1.1科研管理思路靈活化
我院科研工作剛剛起步,各項管理機制尚不成熟,在管理模式方面正處于學習與探究階段。現階段,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思維方式的變革,使得科研管理理念也在不斷的創新與發展,這便為科研管理人員學習創新管理模式,開闊科研管理思路提供了契機。另外,我院科研管理人員均具有豐富的科研經驗,且具有較高的科研素養與知識體系,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科研管理相關的知識,并結合我院實際,探索創新科研管理理念,這為我院科研工作的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后盾保障。
1.2科研支持力度加大化
1.2.1高職院校的支持力度
科研工作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內驅力,高職院校是開展科研工作的主要基地,高職院校的支持力度是科研工作高效發展的動力。目前,我院已建立了《科研成果獎勵辦法》、《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等科研激勵制度,另外,在給予一定的科研經費支持的同時開展了科研成果報獎工作,以加強對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在關于我院科研工作現狀的問卷調查中,51.02%的教師認為,目前我院所采取的科研激勵機制能夠充分調動科研積極性。由此可見,我院對于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使得我院教師的科研積極性有了一定的提升。
目前,高職院校對于教科研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大幅上升,高職院校對于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也會隨之加大,科研激勵機制將更加完善,教師的科研積極性亦會有所提升,高職院校科研工作水平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
1.2.2.政府的支持力度
科技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現如今,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不同學科聯合攻關,開展多方位的綜合性研究。高職院校具有多種學科資源優勢,因此,政府對于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來支持科研工作的發展。例如:河北省教育廳下發的《關于抓好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有關文件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冀教科[2019]18號文件,以及黨中央、國務院和我省新政策,均要求高職院校對科研規章制度和工作職責進行再清理、再篩查,不斷完善與修訂,以給予科研工作者更多的自主權,保障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河北省人民政府督查室《督辦通知》(冀政督【2019】314-4號)以及河北省教育廳《關于對照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有關科技成果轉化問題開展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為高職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亦指明了日后的發展方向。
政府各項科研政策的出臺,體現出其對于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將不斷的提升,這為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1.3科研管理模式多樣化
隨著國務院 《關于積極推進 “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促進了社會科技的進步以及其他領域的創新發展,同時也讓社會的時代進程進入到"互聯網+"的時代中[1]。在"互聯網+"的時代視域下,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模式不再是單一的傳統科研管理模式,而是轉向了多樣化的科研管理模式。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基于大數據技術展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2]。多樣化的科研管理模式擴大了科研資源共享面積,優化了科研工作開展流程,提高了科研工作效率。我院科研工作發展時間較短,科研管理模式正處于學習、探索、完善階段,并不會被傳統的科研管理模式所桎梏,因此,科學把握大數據所帶來的機遇,是創新科研管理模式,提升科研實力的重要抓手。
2科研工作面臨的挑戰
2.1科研能力不足
教師是高職院校從科學研究的主力軍,高職院校教師的科研能力與學校整體的科研能力息息相關。據調查,40.82%的教師暫無職稱,65.31%的教師教科研時長不超過辦年,59.18%的教師近三年內未撰寫過論文,40.82%的教師暫無科研具體方向,由此可見,教師的科研經驗薄弱;另外,69.39%教師認為不知道如何開展研究的原因是事務太多,缺乏研究時間,53.06%教師認為自身尚未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可知,繁重的教學任務以及缺乏科研相關知識在一定程度阻礙了科研工作的開展。
因此,科研知識的缺乏,科研經驗的薄弱以及科研時間的不足,致使教師的科研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科研工作水平的提升。
2.2科研項目申報范圍窄
隨著高校科研工作的發展,各級各類的課題申報主辦單位日趨增加,科研項目申報渠道呈多樣化趨勢,但是由于高職院校科研基礎薄弱,教師科研能力不足等,不能省級項目申報條件,致使高職院校科研項目申報范圍表寬內窄,從而限制了高職院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如此循環,將不利于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發展。
2.3科研成果轉化率低
科研成果轉化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要素之一,亦是高職院校科研實力提升的關鍵。據調查42.86%的教師尚未確定研究類型,26.53%的教師科研方向為教育教學,10.2%的教師的科研方向是文學,4.08%的教師的科研方向是經濟學,僅有6.12%的教師的科研方向為理工方向。由此可見,高職院校教師大多從事基礎型研究應用型少之又少。另外,高職院校教師科研能力尚待提升,以及學校科研條件的限制,未有足夠的科研基礎從事應用型研究,因此,呈現出“成果多,轉化少,推廣難”的現象。科技成果轉化水平不高,限制高職院校科研創新能力的實現。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科研工作面臨著許多機遇與挑戰,高職院校科研管理人員在提升自身業務水平的同時,應抓住機遇,審時度勢并結合學校實際,創新科研管理模式,提升科研實力,為我國科研事業的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 劉嘉豪.“互聯網+”視域下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20(06):65-66.
[2]? 葛慧林.探討大數據環境下高校科研管理的革新之路[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34):142-143.
作者簡介:張慧(1980年-),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藥物、食品分析,科研工作研究
石家莊科技職業學院校本課題
課題名稱:我院科研現狀與發展戰略研究
課題編號:sky2019C001。
課題負責人: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