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兆斌
摘 要:思品課堂授課效果提升,是學科授課方式不斷更新的驗證條件。基于此,本文以小學思想品德為例,首先闡述了開放思品課堂打造的價值,然后通過授課前準備、教學內容安排等方面,探究如何開放思品課堂提高教育效益,以達到明晰教學要點,保障教學品質的目的。
關鍵詞:開放課堂;思想品德;教育效益
引言
開放性課堂的打造,是最大限度發揮學生主動性,創建生本課堂的主要渠道。隨著國內教育改革工作的實踐范圍逐步擴大,如何進行課堂授課環境的優化安排,成為保障課堂授課效果的影響條件。而關于如何開放思品課堂的授課效益探究,為當代教育工作的統籌安排提供了參考。
一、開放思品課堂打造的價值
思品課堂,主要是采取系列性思品故事等,對學生進行思想高度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它是我國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分支,在培養血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等方面,均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1]。同時,思品課堂的開放性學習環境的打造,可以避免學生在品德和思維意識提升期間出現道德理論學習框架式的問題,繼而實現人才培養期間對學生內在能力、創新意識的開發。比如,思品課堂中,教師除了主動為學生介紹道德影響故事,還請學生結合學習主題自主進行生活小故事探討。以上兩方面,均是關于創建開放性思品學習課堂的價值所在。
二、如何開放思品課堂提高教育效益
筆者將如何開放思品課堂提高教育效益的實踐方式歸納為:
(一)做好教學前準備工作
思品作為小學階段學科體系結構中的一部分,它既與其他課程之間有著相同點,也具有諸多差異,其中最主要的差異是思品教育的抽象性特點。教師為了在具體授課期間,指導學生可以真正的了解思品學習的價值,必須要在教學前做好準備工作。
比如,小學思品教師進行開發性課堂打造時,就在教學前期的準備活動層面進行了系統化安排:(1)教師結合新課標學科授課指導性問題,對思品課程的授課目標進行分析,其中包括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引導等;(2)教師對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化了解;(3)結合每一節課的學習主題,通過網絡、圖書館等渠道,對課堂中可能應用到的視頻、文字、以及圖片、故事資料等方面內容進行收集整理;(4)對思品課堂學習期間,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對應給予準備工作的系統化安排。
結合小學生授課的基本環節,從教材、教法、學生三個方面分別進行對應的工作實踐因素的規制與安排,不僅可以實現打造開放思品課堂的目的,還可以實現課堂授課課堂的靈活設計,這就是開放思品課堂實踐的主要形態。
(二)教學內容延展性安排
思品學科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它是學生日常生活的縮影,為此,教師進行學科教學內容安排時,應注意教學內容的延展性安排。即,思品課程教學要以教材為基礎,但又不能脫離日常生活環境。
比如,小學思品教師進行授課時,就主要是從教學內容延展層面上進行問題探究,教師以《我的一天》為例進行授課方式示范分析:(1)教師以“一天的時間我們都能做哪些事情”為探討話題,先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進而將其與本小節的學習課題結合起來;(2)將教材中的“和鐘姐姐交朋友”、“我很整潔”、“我會好好地吃”等小節部分故事制作為成為一個連貫的動畫,與同學們一同進行故事欣賞,一邊對“如何度過有意義的一天”進行研究;(3)教師還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探討如何在未來的日子里可以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充實、更加精彩。
思品教師進行課堂授課內容具體安排過程中,充分結合學科教材知識結構,將課本中的知識、思品引導內容與日常生活巧妙的結合在一起,連貫式的課堂授課體系,為社會教學資源的多層次授課,思品教育長遠性引導提供了保障。
(三)創建民主化學習課堂
思品學科教師授課期間,想要將學科授課的效益定位到最佳,也需要創建更加民主的學習實踐環境,為學生獨立意識培養,創新能力開發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比如,小學思品教師在民主教學環境打造過程中,就主要是從學生的課堂互動視角上進行探討。本次以《金色的秋天》為例,將民主學習環境創建的要點歸納為:(1)教師在課堂教學前為學生安排了前期準備任務。一方面請同學們收集關于“秋天”的故事、圖片,一方面請學生們尋找“秋天的痕跡”;(2)課堂授課期間,教師運用一段動態視頻展示“秋天”,并向同學們發出疑問“秋天是什么樣子的?秋天都是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的?”然后,將課堂交給學生,請同學們結合前期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向同學們“解答”關于秋天的問題;(3)教師在學生課堂交流與表達過程中,還不時的針對學生的觀點進行提問,并將“四季”、“傳統節日”、“日常生活習慣”等內容融合其中,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授課目的。
從思品課程授課環境創建的視角上,對課堂授課內容進行綜合探究,其過程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同時,注重采用問題引導法,課堂授課知識點西引導融合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步提升思品學習的高度,這也是民主課堂實踐探究的有效形式。
(四)發揮教師的榜樣力量
學生與教師均為教育工作開展中的主體,前者是學的主體,后者是教的主體,但教師在課程授課期間,還起到了對學生進行趨向引導的作用,為此,教師想要創建民主而開放的課堂學習氛圍,就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性力量,為學生思品提升提供直觀展示[2]。
比如,小學思品教師在日常教學工程中,除了結合課本中的典型人物,指導學生在道德、認知、情感等方面進行能力提升,還在日常生活過程中,示范性的引導學生進行能力提高。這一系列性思品學科授課實踐的方式,均是有效的小學學科內容授課探索形態。同時,教師榜樣式引導的方法,也可以在學生之間運用,起到同伴之間交流互動的作用。
結論
綜上所述,如何開放思品課堂提高教育效益分析,是國內義務教育工作統籌安排的理論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做好教學前準備工作、教學內容延展性安排、創建民主化學習課堂、發揮教師的榜樣力量,分析思品課堂高品質授課方式。因此,文章研究結果,將為小學階段教育工作創新提供新思路。
參考文獻
[1]陶家樂.運用思維導圖煥發思品課堂生命力[J].基礎教育論壇,2019(26):17-18.
[2]謝汝蘋.用“討論式教學”激活思品課堂[J].華夏教師,2019(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