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平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高校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重視度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相對滯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夠豐富等。立足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深入分析解決這些問題的主要途徑,包括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隊伍建設、不斷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以及健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制。
關鍵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技術
近些年來,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拓展了人類活動發展的時空和領域,并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時代潮流。對此,如何加強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網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度不足
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狀況隨之產生了新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域和途徑得以拓展。根據人全面發展的需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發展趨勢,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運而生。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活動中卻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大部分高校并沒有針對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關鍵性展開探索研究,也沒有及時更新教育活動中的相關網絡硬件設施,更沒有培養思想政治教育者隊伍的網絡技能。這導致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是將網絡作為一種工具和手段”并沒有加以重視。他們雖然在多年的教育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掌握了足夠的理論知識,但卻不能適應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也并沒有針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展開系統的理論研究。
1.2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建設相對滯后
現階段,由于相較快速發展的網絡信息技術而言,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不能滿足教育對象的需求,所以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并不完善。教育者往往缺乏充分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缺乏濃厚的專業興趣,更不具備基本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涵養。而且部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對于主動參與建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缺少積極性,他們“對網絡不良意識形態的認識不夠,使這些網絡腐朽思想正在占領思想主要陣地”并且對一些虛假的帶有特殊意圖的網絡信息未加篩選就傳授給了廣大大學生,給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帶來了潛移默化的消極影響。
1.3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夠完善
由于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起步較晚,大部分高校只是單純以網絡為載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但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教育內容缺乏系統全面的認識理解。在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育者只關注網絡思想政治信息的傳授,而忽略核心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灌輸,使得廣大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缺乏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而且在理論研究方面“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所迫切需要的科學系統的理論成果較為欠缺。”
2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素質良莠不齊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學中擔任著主導地位,教育者自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但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素質卻不能達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教育者具備的基本素質標準。目前我國高校未設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職教育者,一些從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網絡信息技術,他們對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知半解,而具備網絡技術的教師人員卻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甚熟悉,兩者無法有效結合。在高校建設一支穩定專業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培養既具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又懂得網絡信息技術的專業性人才還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這種“雙師型”人才的匱乏致使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法有效開展。
2.2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實效性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先的思想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但目前階段,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流于形式,并沒真正開展具有真實效果的教育活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缺乏專業系統的探索,不能以正確專業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也不能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應用于實踐。這種現象導致高校網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滿足大學生對網絡思想政治信息的需求,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收效甚微。
2.3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在互聯網上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管理制度有待改善。一方面,高校對其電子閱覽室、圖書館、和學校周圍網吧等場所的各種網絡設備缺乏強有力的規范管理,這導致大學生在校園內部和周圍場所查閱資料或者瀏覽網頁時,其思想道德信念和價值觀容易受到網絡上良莠不齊的信息沖擊。另一方面,高校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并沒有建設起一個比較完善的規范制度,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制度的合理安排以及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檢測等一系列措施仍未完善。即使一些高校已經設立了相應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這些管理制度也沒有得到充分保障實施。
3 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徑
3.1 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
在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高校教育者隊伍在面對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種種困難時,既需要具有專業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又需要掌握網絡信息技術和操作手段。因此,高校需要“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建立‘雙師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理論建設。列寧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首先,教育者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作為我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理論;其次,教育者要不斷學習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構建系統專業的知識結構,使自身在開展教育時更具有說服力和權威性;最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還需要掌握最新的網絡動態,時刻關注網絡上的社會思潮和學術觀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其獨有的特點就是注重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在理論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區別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獨有特點就是要不斷學習網絡信息知識。
另一方面,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要注重自身能力素質的培養,不僅要掌握現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操作技能,還要在新形勢下不斷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并積累相關教學經驗。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切不可因循守舊,排斥互聯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運用。在這個網絡技術逐漸成為基本技能的時代,教育者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網絡技能并不斷在實踐中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引導大學生正確選擇利用網絡信息。
3.2 豐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高校需要不斷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以滿足教育對象日益增長的教學需求。同時,在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對新形勢需要不斷更新其教育內容,使之更具有實效性。
3.2.1 加強網絡思想道德修養教育
在互聯網漸漸成為一種重要學習方式的同時,與之配套的網絡法律法規制度還有待完善。由于網絡監管的缺失,一些大學生在利用網絡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常常能接觸到一些不良的網絡信息和思想觀點,這些信息中包含的一些色情、暴力和帶有西方意識形態的因素,這些對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未完全定型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的消極影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針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開展系統有效的心理教育,注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培養。教育者要及時幫助他們矯正不健康的網絡思想和行為,引導大學生正確運用網絡。
3.2.2 加強網絡社會意識形態教育
教育者不可放松在網絡上的意識形態的灌輸,因為網上有大量的信息帶有西方意識形態的思想,這些信息由于網絡的虛擬性極具隱蔽性,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滲透到大學生的觀念意識形態中。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展開教學中要不斷訓練大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使大學生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為社會主義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高校要組織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因為“科學的真理性、專業的邏輯性對知識分子具有天然征服力,而馬克思主義因其真理性而與各門學科內在地聯系在一起。”
3.3 完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
學者陸挺和楊文燮在研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創新是促使其內部結構及各組成部分功能調整的最根本且最有效的途徑。” 因此,高校需要注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改革與完善。
3.3.1 完善線上監督管理機制
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網絡為平臺,相應的要健全網絡虛擬社會上的監督管理機制。一方面,高校教育者不僅要及時引導網上社會思潮和輿論傳播,凈化網絡環境,防止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而且還要監督網上的反動分子,及時制止他們散播謠言、分裂祖國、造成社會恐慌的言行。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網絡管理機制,加強網絡道德和法制教育。高校要依據國家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結合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實際,完善網絡上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網絡秩序。“在形式上,可以加強相關投資,聘請專門的網絡技術人才到高校提供網站建設服務,發揮學校的人才優勢和企業的資金技術優勢,形成互補,從而加強對高校網絡技術的研制開發,打造適合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3.3.2 完善線下領導保障機制
由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政治性,高校應該堅持由黨委來領導思想政治教育的展開。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和黨員的帶頭作用,充分調動全校師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共同參與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從而形成權責分明、全面覆蓋的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同時,各高校應該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保障機制,改進教育者的工作環境,改善資料室的管理運作,建立一套合理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安排,為相關教學人員提供思想政治教學研究的保障制度。
在網絡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的時代,將網絡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要求,又是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向上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不斷地探索、研究和實踐,才能豐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體系,提高教育活動的實效性,使其成為一個科學、系統的學術體系。
參考文獻:
[1] 鄭久延.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89.
[2] 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62.
[3] 謝振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