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藤
摘 要:美術從生活中來,并高于生活。生活化教學是圍繞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生活背景上建立抽象的教學,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創造性地運用生活的方法將實際美術教學中的問題有效解決的一種教學方式。生活化美術教學對課程的多樣性和綜合性更為關注,密切聯系美術學習活動和學生的生活,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對其學習能力予以培養,用美育美,促進學生人文素養和生活品味有效提高。對此,本文主要對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美術教學;生活化
現階段,教育改革得到了深入推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也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改革美術課程教學,應積極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對其美術素養進行培養,為其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美術學科是培養初中生個人素養的重要課程,借助學習各種美術知識,讓學生發現美、感受美,有效提高學生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而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融合學生生活中的美好和美術課程,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在生活中展開感知與觀察,調動學生積極性,有效培養學生的個人素養。
1 學會創造生活的美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美術教師要嚴格遵循新課程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激發,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大膽想象生活中的事物,積極創作,從而創造生活的美。如創造力從想象力中而來,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充分發揮想象,由此產生諸多創意[1]。
例如,教師在教學《裝點生活》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生活化情境,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在情境中充分體驗生活之美;可以組織學生立足于生活背景,自主創編和表演舞臺劇,借助群體創作和參與進行聯想和創造,在此過程中對藝術的特點、內容和形式進行理解并接受。如此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創造、組織能力提升,同時還能使學生把健康的審美心理形成,加深學生對生活之美的感受,從而創作出具有創意的作品。
2 教學手段生活化
首先,借助多媒體手段教學。當前的美術課程教學已經不能只借助課本知識開展教學,由于諸多信息是不能通過書本進行展現的,因此教師要借助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如多媒體技術,密切聯系影像、動畫、文字、聲音和圖片等,以便于學生更好地接受和學習。以《空間與層次》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盡管想方設法給予學生引導,但效果差強人意。而借助運用多媒體手段,便可以直接、形象地表現出諸多和空間與層次相關圖片與視頻,讓學生產生一種仿佛置身于真實情境之感,為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做好鋪墊。其次,自制美術教具。教師應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但一些學校教具配備情況較差,在此情況下,教師應充分借助身邊可以利用的物件自主制作教具,如動畫、幻燈片、圖片等,教師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方式立足于學生的需求自主制作。最后,積極組織活動開展實踐。美術是一門需要經常實踐的課程,教師應立足于教學目標開展具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展開實踐[2]。《用心靈接觸自然》這節課,教師應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對身邊的山川河流、田園村舍等自然形象進行探尋與觀察。這樣一來,學生對自然中一個時段、一個場景、一個視角的形象變化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感悟,他們回到教室之后就會嘗試體會到一幅風景畫從構圖到表現形式的變化了,從而將生活充分融合到了美術教學之中。
3 教學結構生活化
傳統的美術課堂通常把課堂教學分為導入、新授、作業、評價、拓展幾個教學環節,模式化的課堂結構比較程序化,可以更好地把握課堂節奏,但很難長期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就此問題,教師可以立足于自身的專業特長和文化素養,對教學環節予以合理調整,重新構造課堂教學結構,讓其和學生的日常相貼近,具有生活氣息。
以《靜止的生命——外國靜物畫》一課為例,本課教師學生從思想情感、美術語言、畫面內容等方面,對外國靜物畫進賞析,學生既需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同時還需要有較強的敏感性,如何讓學生看得好、看得懂,將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發現并構建起來,促進其視覺素養提高呢?教師可以把教師布置成外國靜物畫展覽廳,用游覽的方式將感性之美到理性之知的橋梁構建起來。學生走進美術教室便可以任意參觀,教師則扮演導游的角色,把展覽欣賞手冊分發給學生。根據時間軸從公元前入手,依次為學生講述外國靜物畫背后的故事,學生的好奇心十分強烈,聽的欲望很強。然后,讓學生試著自主賞析,他們結合欣賞手冊的內容和自己的經驗,模仿教師講評相關內容。這種生活化的結構模式,順利突破了理性認知。
美術課堂生活化是拓展美術學習的有效途徑,將單一無趣的課堂學習拓寬,課堂作業生活化則是讓學生的創造思維從課堂延伸至生活與社會。布置美術作業可以利用學生的親身感知、動手實踐和主動觀察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教師在生活化美術教學中,既需要借助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活化教學促進學生課堂參與興趣提高,同時還需要實施生活化教學給予學生幫助,讓其充分掌握美術知識和健全美術藝術素養。總之,借助教師的引導和實施生活化教學,必定可以使學生的美術素養逐漸得到完善,同時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善于發現美。
參考文獻:
[1] 趙淑桂.淺談中學美術課堂生活化之策略[J]. 教師, 2017(4):78-78.
[2] 賴麗雯.美術課堂教學生活化實踐探索[J].成才之路,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