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靈芳
摘 要:隨著教育的進步,人們對學生、對幼兒的教育,不再是和以往的一樣,學校和教師對學生教育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生動有趣,這種新的教育方式,被譽為“活教育”的方式。活教育的概念是和“死的教育”所相對的,它指的是在教學的時候注重學生的個體,要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到幼兒的心理和想法,采用活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讓教育能夠更加的適應當代的社會,發揮更大的價值。“活教育”的方式能夠幫助幼兒更加個性、全面的發展和成長,幫助幼兒培育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幫助幼兒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能夠在幼兒教育里運用到“活教育”的方式,可以如何更好的運用活教育進行幼兒教學,是每個幼兒教師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活教育;幼兒園;環境創設;策略
引言:
環境是作為教育的一個隱形的資源,環境的創設能夠幫助幼兒在合適的地方、舒適的氛圍里,展開更加高效的學習。良好的環境,能夠幫助教師提升教學的質量,幫助幼兒提升學習的效率,幫助幼兒更加健全的成長。因此,幫助每個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是每個幼兒園學校和幼兒教師需要努力做到的。幼兒教育者陳鶴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理論在對幼兒環境創設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啟發,在環境創設的時候,應該突出環境的生活性、多樣性,個體性等等,讓環境更加“活”起來。本文結合幼兒大班五大領域,分析“活教育”理論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策略。
一、“活教育”理論中的環境創設相關理論
“活教育”理論里有著很多的內容和環境的創設有關,包括目的論、方法論、德育理論、課程論等等內容,這些部分的內容在環境創設的時候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
(一)“活教育”理論中的目的論
目的論批評了當代一些幼兒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經常會以達到幼兒的某一個目的,如讓幼兒一定要背下這首古詩、讓幼兒一定要學會如何書寫這個字等等,這種的目的論的教學方法,使得幼兒在學校的時候,沒有辦法讓幼兒個性化的成長。而“活教育”提出的目的論,其中的目的在于,幫助幼兒“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
(二)“活教育”理論中課程論
在“活教育”理論里,大大的批評了在一些傳統的幼兒教育里,學校和教師經常不注重幼兒在學習過程里的個體地位,不關注幼兒的親身體驗。而“活教育”內的課程論的內容指的是,幼兒園和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把課程作為服務幼兒的工具,以課程為載體,為目標進行服務。在創設課程的時候應該選擇幼兒所熟悉的生活環境,讓幼兒能夠在課程里,獲得更多的體驗和共鳴。在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學習里,獲得真實的情感和感悟。在創設幼兒園環境的時候,學校也要注重讓環境為幼兒進行服務,讓幼兒從環境里獲得更多的體驗和感受。
二、基礎活教育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策略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目標應該多元化
在“活教育”的目的論里,強調了幼兒園在教學的時候,不能將某一個固定的教學目標設為目的,應該將幼兒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的目的,幫會組幼兒更加個性化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更加注重幼兒的多樣發展,所以在創設幼兒園環境的時候,應該讓環境更加生動和多樣,為了讓環境更加的多樣化,學校在環境創設的時候,應該將環境創設的目標更加的多元化。
例如,學校在創設幼兒園的環境的時候,為了符合“目的論”的部分,可以將一個環境進行多種利用,讓學校發展環境的多樣性。在用學校的墻的時候,教師可以拿一面墻作為學生的“涂畫區”,學校可以在這面墻上隨意的畫出自己喜歡的畫和自己的想象,這位藝術領域的教育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教師還可以在一面墻上張貼上“我喜歡學習,我喜歡幼兒園,我喜歡我的家”這句話,各類不同的語言的表達方式,讓幼兒能夠通過這面墻上的各類語言,熱愛上世界上不同的語言,并且更加熱愛中國的漢語言,這對幼兒的語言領域的學習有大幫助;教師還可以將一面墻獨立出來,設置成“科學角”,在這面墻上,展示同學們各類發明和創造的物品的圖片以及介紹,在這個墻上幼兒們能夠學習和開拓自己的科學創造思維,幫助幼兒更加熱愛科學、熱愛發明,對科學領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教師還可以在墻上貼上名人名言、藝術展覽等等,通過對墻面的多樣化應用,從而做到“活教育”中目的論的教育方法,讓幼兒通過墻面的多種用途和豐富的表現形式,展示個性化、全面化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幼兒更加全面的發展。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應該更加生活化
“活教育”的課程論,強調了學校和幼兒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注重幼兒在課程里的體驗和感受,讓課程為幼兒所服務,讓幼兒從親自的體驗和學習里探索知識、獲得知識。所以在創設環境的時候,學校和幼兒的教師也應該遵守課程論的內容,讓環境能夠為幼兒所服務。在具體的實踐里,幼兒園可以利用好幼兒生活里的點點滴滴,把所有能夠加以運用的部分,都融入到環境創設里,讓環境更加的生活化、讓環境創設更加的貼近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在環境里能夠獲得更深的代入、更強烈的共鳴,從而加深情感和探索中的體驗,得到自己的感悟。
例如,教師在結合大班五大領域健康領域來創設環境的時候,可以結合幼兒生活里的一些時常發生的內容,如幼兒經常會上完廁所不洗手,教師就可以在廁所的洗手池旁邊張貼上不洗手所帶領的危害以及洗手的正確步驟的圖片;在幫助幼兒們認識社會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多用多媒體或者圖片,展示符合當下季節的社會風景圖,如夏天的荷花圖片、秋天的落葉和豐收的圖片以及冬天下雪的圖片;在帶領幼兒進行科學的探索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用自己身邊的環境里經常看到的物品來進行發明和創造,如飲料瓶、報紙等生活里常見的物品;在幫助大班的幼兒學習和認識更多的語言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舉例一些和幼兒生活內容所相關的語言和語境幫助幼兒能夠帶入到情境里,加深對語言的感知和體驗,如可以舉例“我喜歡去公園玩”的各類語言的表達方式,讓幼兒在這樣一個和自己生活所相關的語言里能夠加深自己對語言學習的興趣等等。通過這些符合幼兒所處的環境來創設幼兒園環境,實現了“活教育”里的課程化,讓環境能夠為幼兒所服務,幼兒能夠在環境里獲得更加親切的體驗和感知,從而提升幼兒教師教學的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活教育”是當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它能夠幫助幼兒教師的教育更加生活化、個性化和人性化,幫助幼兒在學校和社會上能夠更加全面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每個幼兒園和幼兒學校,在創設幼兒園環境的時候,也需要基于“活教育”的理論內容來創設環境,結合“活教育”的課程論和目的論,讓環境的創設能夠更加的多樣化和生活化,讓幼兒在環境里能夠更加全面和個性的發展、在環境里獲得更深的體驗和感悟,從而提升幼兒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吉花.利用本土資源進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20(06):186.
[2]高臘梅.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策略[J].學周刊,2019(34):170.
[3]郝宇霞.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教育理念及實踐策略[J].教育觀察,2019,8(34):18-19.
[4]上官曉軍.基于自然體驗場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實踐活動[J].基礎教育參考,2019(20):29-30+20.
[5]李曉麗.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實踐與思考[J].甘肅教育,2019(16):34.
[6]宿麗娟.創建德育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學周刊,2019(2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