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新時代新作為,新征程新氣象。作為國有企業的黨務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做到堅定信仰者、忠實執行者、模范實踐者,積極掌握真本事、謀求新作為,乘勢而上、奮力作為,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一是要掌握舉旗定向的本事。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作為一名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是推進企業黨的建設的主體力量,抓的是舉旗定向的工作,謀的是穩思想穩人心穩業務,自身必須過硬,直接點說就是要帶頭講政治守規矩。因此,作為一名合格黨務工作者,就必須帶頭講政治守規矩,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鮮明的態度、堅定的立場,這樣才能扛住旗幟、立起標桿、樹好形象。就是要堅定政治信念,任何時候都要一心一意聽黨話跟黨走,自覺強化“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把黨委的正確決策部署落實到行動上,決不能有絲毫的含糊和猶疑,決不能打折扣、搞變通,更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就是要嚴守政治紀律,時刻保持令行禁止,自覺接受組織、制度、群眾監督,時刻自警自律,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自覺凈化“三圈”,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二是要掌握善于學習的本事。
學習是成長的階梯。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必須要時刻學習、善于學習、努力學習。因此,必須要利用點滴時間學習,結合崗位學習,融入實踐學習,切實學有所獲、學出成效。要善于學習,按照“學懂弄通做實”“走在前列”的要求,在黨的創新理論上要先學一步、多學一點、深學一層,自覺做到真學、真信、真用;要全面學習,即學習法規綱要,切實把業務知識學習好、掌握透;要重點學習,對照崗位需求缺什么就學什么,需要什么就學什么,真正把開展黨務工作的基本技能學好練實。
三是掌握開展業務的本事。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為企業的黨務工作者,不僅僅單純的去靠嘴皮子說說、動筆頭寫寫就可以的,更要靠實打實地業務工作這個硬功立身,這樣才能不當“花拳繡腿”,不做“花瓶擺設”。因此,必須要深入地學常識、學科技、學業務,把提高業務水平的本領練扎實了;要當好“排頭兵”,把企業做強做優的素質本領掌握透,做領導放心、職工點贊的好榜樣。
四是掌握調查研究的本事。
毛主席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黨務工作者,必須要圍繞職工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深入一線、沉到一線,切實把現象調查清,把問題研究透,就是要把握三個重點:要做好“三個弄清”。必須第一時間弄清職工的思想、心理、行為等三個狀態,堅持好大談心、思想分析等制度,真正知道大家干什么、想什么、有什么困難和問題,牢牢把握大家思想行為變化的深層次原因和規律,真正掌握做好思想工作的主動權。要堅持問題導向。緊扣中心,緊貼形勢任務,緊跟大家現實思想,對照標準要求,把問題找準,把原因分析透,把措施制定實,切實掌握調查研究的核心要義。要精力集中。調查研究是一個細工慢活。一定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氣,切忌浮在表象、敷衍應付、草草了事,要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剝開,這樣才能取得實效。
五是掌握說理解難的本事。
黨務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黨務工作者部是抓企業思想的第一責任人,是做好鑄魂育人的宣傳者、播種機。抓思想穩定工作,是我們最基本的政治能力。如果思想工作我們做不好的話,那將會影響到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破壞企業向上向好的局面。因此,黨務工作者必須要掌握說理解難之功,這樣才能做好穩人心的工作。就是要多想一想,想一想職工最迫切的需求、最困擾的疙瘩、最突出的矛盾;多講一講,講一講法規制度明晰、常見現象解惑、危害后果警示;多幫一幫,幫一幫疑惑解析、問題解答、困難解決。這里還要強調一下,要少說“假大空”,多做真事實事,說到就要做到,切實讓職工覺得你是用心對待他們;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對疑難問題要做到干不好不撒手、不收兵;要一視同仁,杜絕“小圈子”,別讓職工離我們遠了;要不當 “老好人”,有問題就要說,該唱紅臉唱紅臉,切實解決隱患問題。
六是掌握求創求新的本事。
“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擺在首要位置,充分說明了創新的重要意義和實踐要求。黨務工作更需要創新,如果不創新,就不能跟不上時代發展,跟不上形勢,吸引不了職工眼球。因此,必須要緊盯時代發展大抓創新,切實發揮黨的建設巨大威力。要有吃螃蟹的魄力。創新是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我們要敢于創新、勇于創新、嘗試創新,不能閉門造車,大膽地接納新事物、探索新方法、嘗試新路子,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依托智能手機信息發布窗等多級載體,探索走開“全媒體”學習模式、“微時代”教育模式、“直播間”共享模式,把創新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來。要有愚公移山的韌勁。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不是心里想一想、嘴上喊一喊就能夠實現的事,需要下大氣去鉆研、耐住性子去嘗試,需要我們大家瞄準目標主動地去做、反復地去干、持久地去抓,才能逐步地實現。三是要腳踏實地的作風。我們講創新、謀創新、求創新,其實最實質的內涵就是讓我們結合自身實際,結合企業建設和職工需求,結合現有的基礎,如果我們離開了實際談創新,那就成為一種形式,一種自我循環,必須要求實務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干事創業,不能與現實脫節,不能搞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