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培
摘要:隨著高校擴招的范圍不斷加大,高等教育的在學人數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但在當今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環境下,各國之間的交流更加緊密,并在一定程度上給當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了沖擊。因此,為了更好的順應新時期的形勢發展,全面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設是十分關鍵的。本文通過高校學生黨團共建的管理機制進行有效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旨在發揮黨團共建對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促使高校大學生朝向正確的思想道路不斷邁進,為當今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團共建;管理機制;有效途徑
引言:
高校階段,班級和黨團組織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時期,按照高校的整體規劃,班級和黨組織應該積極的響應和號召并發揮高校的能動作用,將不斷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和內涵,并將高校的措施進行針對性、多元化,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實踐,創新開發,以完備健全具有影響力的的工作新路徑。一個學校的有效發展與相對獨立的健全的組織是密不可分的,更離不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鞏固和發展。因此高校黨團共建是促進人才培養的有效路徑和必然趨勢。
一.黨團共建的意義
高校的黨建和團建是相輔相成、一脈相承。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加強與共青團員的建設,以黨建引領團建,讓團建推動黨建發展,從而促進高校大學生全面發展,并形成健全的人格。決定一個國家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是教育的力量,用正確的思想政治來武裝學生的頭腦,黨支部與團支部共同發揮其積極的榜樣示范作用,組織重心下移,促進學生不斷成長,并對黨員、積極分子及共青團員進行積極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增強現代青年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對黨組織的蓬勃向前發展充滿自信,從而塑造優良的校風。
二.高校學生“黨團共建”管理機制運行的有效途徑
(一)抓好組織建設,實現黨團共建的制度規范化
現階段大部分的高校都是根據學生工作的具體情況,在學生黨員內部建立一個或多個黨支部,各項黨建工作以黨支部為核心,并具體落實下去。高校黨支部可以根據學生黨員構成的不同層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將黨員按照不同年級和專業進行黨組織劃分,同時選拔出各黨小組的負責人,與各班團支部制定完善的黨團聯系制度。同時團支部將學生中提交入黨申請書的團員積極組織起來,使其構建黨章學習小組,并與黨支部建立密切的聯系,加深黨團組織的聯系和增強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要加強黨積極分子與黨組織的密切聯系,各黨章學習小組的負責人要定期的組織成員進行學習黨的基本知識,掌握他們的思想發展情況。與黨組織共同推進人才選拔工作,選拔優秀團員進行課余黨校學習,再從優秀黨校學員中選拔積極分子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這樣就能促使黨團關系的有效結合,共同促進學生黨團組織建設。
(二)加強思想建設,豐富黨團建設的內容及形式
思想建設是黨團建設的核心和關鍵,并對黨團建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從高校每年新生入學教育到畢業生就業指導,黨團思想建設一直貫穿學校思想工作的始終,并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各高校可以根據本校發展的具體情況,在各個專業及年級中積極開展分層次的黨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充分結合團員學生組織生活,構建完善的學生黨章學習小組,開展學生課余黨校學習活動,有組織的進行黨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學習,并結合當下發展形勢和實際情況,重視思想教育學習的時效性。定期的開展學習黨的精神的活動,組織學習研討會,并要求每位學生黨員都能夠對黨的精神寫出學習感悟,黨支部要積極發揮黨小組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并圍繞學習的主題,積極組織和開展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同時針對一些重大的理論知識,黨支部可以聘請一些黨內外有名的專家、學者對黨員、團員進行講座,可適當的結合國內外的熱點時政事件,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程度。黨員學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宣揚黨團工作,以廣播、校報、院刊等形式進行傳播,這樣不僅擴大黨團工作的宣傳力度,加強了黨團組織對廣大青年學生的凝聚力。學生黨組織要定期開展黨團交流會,使黨員學生積極參與到團組織生活中,并加強對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的學習教育工作。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形式,使黨員和團員更好的融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中,全面深化高校黨團共建工作的開展。
(三)搞好作風建設,提高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
作風建設是黨團員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深化思想建設和提升黨團員綜合素質的關鍵。現階段大多數高年級的學生黨員會出現不再擔任校級或院級的學生干部等職位的現象,但黨支部在開展黨團員培訓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學生黨員干部的模范榜樣作用,即使卸任崗位,也要時刻記住自己是一名黨員干部,無論何時何地,黨員干部都要發揮自身的帶頭作用,都要主動關心集體、關心學校發展動態,主動幫助低年級學生干部做好校園文化建設的工作。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不斷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秉持全心全意為同學們服務的思想。同時,在團組織推薦考察培養積極分子的過程中,能夠積極協助黨組織對積極分子的個人表現、思想動態等方面進行考察,并明確該學生是否符合積極分子的標準。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高校學生黨團共建的管理機制,能夠將黨建與團建緊密結合起來,并發揮其相互相成、相互促進的共同作用,能夠提升黨團員學生的思想覺悟,并培養黨團員學生的優秀品質和綜合素質,不斷踐行黨的宗旨和原則,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就需要建立健全的黨團共建機制,加強思想建設,不斷豐富黨團建設的內容和形式,搞好作風建設,促進學生黨員思想教育的長遠發展,才能實現黨、團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有效培養,并不斷提高其思想覺悟和綜合素養,推動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長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羅丹,高蘊慧,董海松.當前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新問題與新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7(03).
[2]劉娥.學生黨支部與團支部、班委會協同工作機制研究[J].山西青年.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