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閱讀理解中,學生需要有比較大的詞匯兩才能讀懂文章的大意,更好進行解題。但同時詞匯也是很多學生難問題,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詞匯量是教師應考慮的一個問題。而體驗型教學方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詞匯,效果是非常好的。
【關鍵詞】體驗型教學;高三英語詞匯;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盛建民,新疆新源縣第八中學。
學習英語,首先是認識字母,其次是認識單詞,即詞匯,大量詞匯的掌握可以掃清閱讀與寫作、聽力、口語的阻礙,因此,詞匯量的大小對于學生學習英語是非常重要的。在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的教學內容設計是非常科學合理的,涉及多個方面,比如科技、音樂、禮儀、文化等等,豐富了學生的詞匯學習,學生在各種情景中學習詞匯學生會比較感興趣,學生會感到好奇,比如旅行的英語應該怎么說,學生掌握一些詞匯量,并用在口語中說出來,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目前高三英語詞匯復習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用分離。目前,大部分學校學習英語非常機械化,尤其是針對高三的學生來說,面臨高考的壓力,學習課程非常緊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以講解知識點為主,對于詞匯也是強制學生死記硬背下來。這樣一來,教師經常對于詞匯進行聽寫,有時候教師說出中文,要求學生寫下英文,有時候教師說出英文,要求學生寫出中文,有的學生比較勤快,就記憶比較好,因此就覺得英語課程挺好學;相反,有的學生比較討厭這樣枯燥的學習方式,就不愿意死記硬背,因此,就慢慢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興趣,英語成績就越來越差,得不到提高。有些學生通過死記硬背,記住了很多詞匯,但是不會使用,僅僅停留在認識單詞而已,知道意思,并不能完全理解單詞的作用,放在語境當中就不知道什么意思,這就說明學生并沒有真正地掌握。
2.缺乏主動性。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往往主要聽教師講解,不會主動思考如何更好地學習,如何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更缺乏思考、鉆研的精神,詞匯的積累僅僅是掌握課堂的內容,而課堂的詞匯是有限的。作為一個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需要通過一些課外的閱讀來補充知識量以及詞匯量,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引導學生增加自身的詞匯量,可以提供一些方法給學生,讓學生意識到提升詞匯量的重大作用。
二、體驗型教學策略在高三英語詞匯復習課中的實踐
1.組織話題體驗,構建個性化的詞匯體系。(1)巧創語境,復習話題詞匯 。以死記硬背的方法來掌握詞匯,學生能挺快記住,但是死記硬背的東西也是非常容易忘掉,并且通過死記硬背的詞匯,學生并不會進行使用。因此,教師應該通過一些方法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可以通過創設語境,讓學生通過語境來學習。所謂語境,就是指詞匯量在上下文中所表達的含義,是將詞匯放在句子中,通過句子去理解單個詞匯的意思,于是這樣就將詞匯、句子甚至文章聯系起來,學生在文章中學習詞匯,在文章中學習句子,通過詞匯、句子組成理解文章,相輔相成,不斷促進。
2.巧繪概念圖,復習話題詞匯。我們知道,人教版教材每個單元后面的詞匯量均是按照字母順序來編排,這樣的順序在詞匯的規律上是沒有邏輯可言的,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對課本的詞匯重新進行編排,運用詞匯的規律性,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的記憶。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繪制概念圖,讓學生對單詞的組成有一定的研究,鉆研詞匯的原理與概念,讓學生在不斷思考中進行學習詞匯,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鉆研精神以及探索精神。通過概念圖的形式,一個個單詞被一層層拆解意思,最后組成一個完整的單詞的意義,在這樣一個結構中,學生通過不斷對單詞的結構進行分析,提升學生對單詞的記憶,不僅能夠記憶清楚單詞以及單詞的字母組成,還能非常透徹地理解其含義。所以,學習英語單詞并不困難,關鍵是學生應不斷努力尋找合適的方法,教師也應該不斷幫助學生找到自身合適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方面的整理單詞組成的規律,加入概念圖,最終慢慢地建立學生自身的詞匯體系,通過這樣一些方式,引導學生擴展詞匯量,不斷接觸新的知識,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水平。
在課外,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外作業,讓學生不斷鍛煉繪制概念圖的能力,指導學生總結一些概念圖的規律。將詞匯聯系起來復習,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以及記憶。
三、結束語
總之,學生在高三學習中,固然學習壓力非常大,但是教師也不可為了一時之需,忽視英語詞匯教學的正確模式。即便時間上非常緊張,也應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來學習詞匯,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切不可死記硬背,只為應付考試,應從長遠考慮,真正掌握詞匯的精髓。
參考文獻:
[1]孫曉慧,王薔,錢小芳.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理念初探[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1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