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西 德西
摘 要:云的觀測對于分析未來天氣演變有著重要意義。對于地面觀測人員最難目測的是夜間云的觀測,只有通過密切監測,不斷積累經驗,才能正確掌握夜間云的觀測。
關鍵詞:夜間云;觀測
一、前言
云的觀測對于分析未來天氣演變有著重要意義。眾所周知,地面觀測人員最難的目測項目之一的是云的觀測,尤其是夜間云的觀測難之而難。不過盡管云的外形特征各異、形成原因不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有一定的規律可尋,只要觀測人員下苦功熟記云的概念和特征,同時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正確掌握夜間云的觀測并不困難。
二、密切監視傍晚云的發展規律,為夜間的觀測打下基礎
要正確判定夜間云,在傍晚的時候,應當仔細觀測一下天空云的分布情況,了解當天傍晚云的發展與變化規律。如果傍晚云的性質穩定,變化不大時,則夜間可能持續。如果白天是對流云,就要根據傍晚云是發展還是衰退來決定夜間可能會演變為什么云。另一方面,根據白天云狀演變規律,結合天氣狀況、氣
象要素或氣壓來分析其以后可能會出現的云狀,做到心中數,為夜間云的觀測打下基礎。在入夜以后,認真監視云南的變化,以確實掌握云的演變過程。
三、細心觀測,星月判別云幕
在朦朧的夜色中進行云狀觀測時,應先進入觀測場停留片刻,目視放大適應黑暗的環境漸漸看清天空的狀況方可進行觀測。其觀測方法是:
1、在有月光夜晚,由于月光是自上而下照射,所以云愈高愈白,相反云愈低愈黑.無月光的夜晚,當云底受到地面燈光照射時,由于地面燈光是自上而照射,所以云愈低顏色愈白,相反云愈高愈黑。在無月光而云底沒有受到燈光照射時一般均為黑色。
2、在無月光或月光微弱時的夜晚,充分利用星光來判定夜間云是最好的依據。由于星光的有無與模糊程度、疏密情況和天空中是否有云關系極為密切,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星光的疏密情況來判斷云的大小和間隔,從星光的光亮程度可以確定出天空中有云無云及云層厚薄高低。有云處,通常不見星光或僅見個別較亮和星光;無云處星光閃爍發亮,天空呈藍紫色。有薄云和高云時星光隱約可見,有中低云時,僅在云的空隙處露出星光。根據云的厚薄、高低結合云幕狀況來確定天空中存在的是層狀云還是塊狀云。
3、還應結合各種氣象要素的變化及伴隨的天氣現象來判定天空中具體是什么云狀。若有雨雪下降時,可以根據雨雪下降的大小、強度變化等來確定在天空中具體是什么云狀,這樣一步步地深入分辨,才更有得于對云作出準確的判斷。
四、分析云的特征,正確區別各類云狀
1、薄云高云。星光位置分明,卷云很薄時,星光也可以透過,這種情況往往容易給人造成錯覺,誤認為碧空無云;但碧空無云時,不僅星光閃閃四射,有耀眼的感覺,并且星光布滿全天。有薄的卷云時,星光的周圍雖也有光,星星呈灰白色,沒有閃閃發光的感覺,而且也稀疏零散。
2、厚的高云和薄的高積云。星光較模糊或隱約可見。
3、卷云、卷積云。一般呈灰白色,云厚處只能看到較明亮的星光;云薄處必須仔細分辨才能看出一些卷云的特征,但卷云在月亮周圍經常不完整的“暈”,而卷積云則沒有“暈”出現。
4、厚的中云或薄的低云。星光隱約可見或星光不能通過。
5、卷層云。一般呈灰白色。云薄時,星光稍微模糊且分布均勻;云薄時,大部分星光看不見,只能看到幾個亮度較大的星星且光點模糊。在月亮周圍常有完整的“暈”,隱約可見云的結構,星月光呈乳白色。
6、高積云。云塊呈黑色或灰白色,云層顏色深淺相同,透光高積云的云隙處星光閃爍可見,云薄的部分星光隱約可見,云厚的部分不見星光。蔽光高積云則全部不見星光,仔細觀察才能分辨出云層顏色深淺程度不同。
7、高層云。云呈黑色,一般不見星光,仔細觀察可分辨出云底比較均勻與地平線間有一條分界線。
8、層云。因這種云很低,受地面燈光照射經常呈灰白色,若地面燈光較強烈時,云底呈白色或略有些黃色。云底模糊不見星光,或薄時隱約見到個別星光。
9、積云。好像孤立的黑色物體,懸掛在空中,垂直發展旺盛長的積云像聳立的山峰一樣。
10、層積云和卷云的區別。煙幕出現在下風方,看出與地面平行,移動很快,而云并不一定出現在下風方,它與地面常呈斜交,移動沒有煙幕那樣明顯。
五、認真區分有無云,莫把銀河當卷云
在夜間觀測云時,尤其要注意卷云與銀河的區分。有的觀測人員在觀測云時之所以把銀河誤認為是卷云,是因為對觀測站夜間星光的分布不熟悉的緣故,一旦熟悉了夜間星光的分布情況,即可發現卷云與銀河有如下明顯:
1、銀河是一條橫過天頂附近的弧帶,它總是慢慢地速度比較均勻地向西移動著,短時內不易它的移動。而卷云分布很不規則亦不局限在天空某一位置,
其移動情況短時間內可以覺察出來。
2、無月光時銀河是白色呈帶狀,有時也有分枝,而卷云呈黑色,分布很不規則。
3、有月光時,不見銀河,即所謂月明星稀,而卷云則呈灰白色。
六、結語
雖夜間云的觀測極度困難,但我們觀測人員只要熟記或掌握云的定義、特征、演變規律,善于總結經驗,密切監視云的發展變化和有關氣象要素來加以準確判斷,所以能夠做到這些困難自然會迎刃而解。
上述敘述的是本人從事業務崗位上多年工作經驗得出來的,但有些觀點是不一定正確。因此,請各位專家、學者提出批評和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