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飛玲 陳華
摘 要:當今社會環境形勢嚴峻,灰霾、土壤、黑臭河流等問題已成為民生關注的重點,社會對環境監測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和廣泛。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其貫穿了環境監測的全過程。本文就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五大要素即人、機、料、法、環展開闡述。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機 ;料;法;環
Abstract: Nowadays, the situation of social environment is severe. The problems of haze, soil, black and smelly river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demand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more and more urgent and extensiv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lifelin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hich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ive element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namely, hu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Assurance ?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Environmental
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監測的核心工作就是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當地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1]。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生命線,貫穿了環境監測的全過程。因此,質量管理成為環境監測的重中之重。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工作日益重視,環境監測作為環境管理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基礎,其地位逐漸凸顯,這給環境監測工作提出了新的難題和挑戰。下面就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五要素即人、機、料、法、環,簡單闡述一下個人的觀點。
1 人員
人員處于質量管理的主導地位。質量管理,堅持以人為本。首先注重人員培訓,培訓是人員獲得和強化操作技能、技術知識等最有效的手段,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傳幫帶”、崗位技能練兵等方式,多渠道熟練和掌握相關技術要求,做到持證上崗且具備長期從事該崗位的能力;通過人員優化配置,豐富崗位工作經驗,從而達到自我提高和自我改進的能力;其次加強人員管理,要加強全員的責任意識、集體意識、質量意識、學習意識,保持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客戶的滿意放在首位,同時運用各種激勵機制,發揮人員積極性和能動性,確保認真高效的完成任務。
2 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是質量管理的重要保障,包括儀器、測量器皿、工具等。對儀器設備的管理,首先要正確使用,即對儀器設備的性能、結構、維護等方面能全面了解和掌握,遵循“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保證儀器設備滿足監測工作需要;其次是加強預判能力,對儀器設備使用前后的狀態和性能的確認,及早發現異常,防止設備處于非預期運行。在日常維護保養中,定期檢查易耗件,及時判斷儀器設備可能存在的隱患或問題并糾正處理,確保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
3 試劑
化學品試劑是質量管理的關鍵環節。試劑購買時選擇合格供應商,長期進行評價確保其質量;驗收時注意其外觀、等級、純度、生產批號外,還應進行相應的實驗佐證,如空白試驗等,作好記錄并保存;存儲時避免交叉污染,劇毒、易制毒化學品應有雙人保管并在監督下領用;使用時,試劑擺放合理,標識清晰,以防誤用。另每個實驗室應根據自身對實驗用水的使用需求建立相應的標準和方法,并以文件的形式進行規定。
4 方法標準
方法標準是質量管理的技術依據。優先選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若對應質量標準、排放標準中有規定的,按其要求選用。初次使用標準方法前,應進行方法驗證。包括對方法涉及的人員培訓和技術能力、設施和環境、采樣儀器設備、試劑材料、標準物質、原始記錄和監測報告格式、方法性能指標(如校準曲線、檢出限、測定下限、準確度、精密度)等內容進行驗證,并根據標準的適用范圍,選取不少于一種實際樣品進行測定。使用非標方法前,應進行方法確認。包括對方法的適用范圍、干擾和消除、試劑和材料、儀器設備、方法性能指標,并根據方法的適用范圍,選取不少于一種實際樣品進行測定。非標方法應由不少于3名本領域高級職稱及以上專家進行審定。監測人員應嚴格按照方法標準的規定進行監測分析,不得隨意改動。定期對方法標準、質量標準、排放標準等進行查新,做好方法更新工作,保證其現行有效。
5 環境
環境是質量管理的必備條件。為使實驗室設施和環境條件能滿足監測工作和儀器使用要求,實驗室總體布局和各部位的安排應盡量合理,安全有序,保持良好的設施和環境條件,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如高溫與恒溫恒濕間、有機與無機實驗室的隔離,天平室的位置避免振動等,有相互干擾的監測項目分設在不同實驗室。實驗室功能分區要清晰,如樣品留存區、待測區和已測區的劃分,進入實驗區域以及特殊要求的實驗室如微生物實驗室、痕量實驗室等要有明顯的標識等。化學物品要放置在指定位置并標識,廢液、酸缸等做好分類并標識防止誤用,廢棄后有相應安全的處理措施。注意實驗室水、電、氣的安全,配備必要的救護設施且便于取用。當環境條件會對監測結果產生影響時,應做好監控并記錄,確保環境條件符合相應的要求。在離開實驗室的現場采樣監測時應考慮現場環境可能對監測結果的影響,應嚴格按照現場監測工作技術規范操作。嚴格按照監測標準和技術規范對現場測試或采樣的場所環境提出相應的控制要求并記錄,包括但不限于電力供應、安全防護設施、場地和環境條件等。
結束語
環境保護是建設生態文明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環境監測工作在環境管理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環境監測工作的發展,因此要加強環境監測的人、機、料、法、環的五要素質量管理,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全面提高環境監測水平,提供準確的環境監測數據,為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申林.淺談如何加強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J].東西南北:教育,2016,12:27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