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蘭 黃惠美 覃俞琳
【摘 ?要】圍絕經期指的是由于不能夠耐受性激素水平下降,出現了一系列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而處于該時期的女性多數存在睡眠障礙,不能夠正常休息,繼而又加重了其他癥狀的發生。絕經期婦女多以失眠前來就診,表現為早醒、醒后不能入睡、入睡困難、徹夜難眠,或者也會發生烘熱出汗、心煩易怒等情況,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對圍絕經期女性失眠的病因,以及中、西醫治療展開綜述。
【關鍵詞】圍絕經期;失眠;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239-02
圍絕經期失眠癥狀是在圍絕經期發生的疾病,患者卵巢功能發生退行性改變,并且引起垂體功能以及下丘腦功能的退化,繼而引發了患者睡眠障礙。胡睿,張蘭[1]研究中指出,更年期的女性容易發生失眠障礙,且發生率高達37%至75%。失眠指的是經常性睡眠質量不能夠達到標準,患者可表現為睡眠時間長,但是睡眠深度不足,輕者入睡較為困難,時寐時醒,或者是醒后不能再寐;而重者可表現為徹夜不眠。中醫認為絕經期失眠屬于“不寐”等范疇,人體在發育至一定時間后,便會有一種促性腺成熟,且能夠維持正常生殖功能的物質,該物質為天癸,其中蘊含著陰陽,在《靈樞·營衛生會》[2]有云:氣至陽而起即為寤,至陰而止則為寐。便是說更年期的失眠由于陽不能入陰而引發疾病。
1. 病因學的研究
(1)圍絕經期失眠的原因與血管舒縮癥狀有關,血管舒縮可引起患者潮熱以及盜汗,多數的圍絕經婦女會有該癥狀的發生,在女性進入了絕經過渡時期后,且在月經不規律發作之前,將近半數的女性會有潮熱癥狀,且隨著步入更年期后該癥狀會更加嚴重。當前臨床對于潮熱所產生的原因不能夠解釋清楚,多數認為與雌激素波動,或者是喪失了相關的溫度調節功能有一定的關系[3]。如果圍絕經期女性存在血管舒縮癥狀,則多會伴有睡眠障礙,原因與夜間潮熱頻繁盜汗影響睡眠有關。
(2)圍絕經期失眠的原因與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雌激素能夠調節體溫中樞,繼而使體溫可以有規律地變化,但是圍絕經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多下降,繼而影響了神經遞質的敏感性以及受體數量,患者容易感覺潮熱,進而影響了正常睡眠。
(3)陰陽失調,在中醫認為白晝屬陽,而夜間屬陰,機體與天相互參合,當人處于醒著狀態時,陽氣盛,進而出于陰,在入睡之后陰氣盛而陽入于陰,也就是說人體睡眠狀態與自然界相通,也是一種陰陽交替的過程。女性本身氣多血少,加之每月行經,孕育胎兒等會耗精、傷血,使“陰”不足,因此會引發睡眠障礙。
(3)肝失去疏泄,而氣機失調,女性多情志過激,易上肝氣,進而會有心煩易怒、睡眠不安等癥狀,若肝氣逆亂,繼而損耗陰血, 則陰虛癥狀加重,易致失眠。
(4)腎虛精虧,心腎不交,臨床中可知女性多有陰虛之癥,且多于陽虛者,尤其是圍絕經時期更加會導致陰陽失調,患者可有忽冷忽熱的表現,因此在治療女性失眠之癥時,多以調補腎陰為主,且調節各臟腑平衡,緩解其癥狀。
2. 西醫藥物治療
(1)替代療法,在西醫治療中,多給予患者雌激素替代療法,可以減少女性夜間睡眠短,且減少其盜汗的次數,延長其總睡眠時間。張德源, 譚家蓉, 向燕卿研究[4]中指出,給予圍絕經期女性雌激素、帕羅西汀并聯合心理治療,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睡眠質量改善良好,且明顯提高了雌激素水平,繼而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情況。雌激素不僅能夠維持女性的第二性征,而且能夠對其血管、內分泌、骨骼等有一定的影響。給予圍絕經期女性補充雌激素,能夠對海馬、前額葉等區域影響,繼而改善患者情緒障礙以及認知功能,還能夠調節血管舒縮功能,減少神經紊亂,減少潮熱癥狀的發生,避免干擾患者夜間睡眠。
(2)動植物的提取物,一些動植物的提取物,比如維生素E,等能夠對改善女性失眠有一定的幫助,維生素E能改善女性雌性激素的水平,改善免疫能力。能夠通過抗氧化的作用,保護紅細胞以及其他細胞的膜的穩定性,幫助血管自然擴張,改善心血管功能作用于人體之后能夠改善患者的血管舒縮癥狀,減少潮熱的發生,進而改善其睡眠情況。
3. 中醫治療
當前中醫中可以通過中藥內服法、刮痧、針灸法等對患者進行治療。圍絕經期的女性多有腎氣、腎陰不足的情況,繼而導致腎水不能上濟于心,心火獨亢,則擾心神,進而導致心神不安,影響睡眠。楊瑞鑫,陳立剛研究[5]認為,給予圍絕經期失眠的女性安神湯結合針刺療法,可以有效改善其失眠癥狀,安神湯中包含了熟地、柴胡、枳殼、白芍、當歸、酸棗仁、女貞子、合歡皮、茯苓、甘草、夜交藤等藥物,且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加減治療,每天服用1劑,早晚溫水煎服,再配之以針刺治療,穴位的選取:百會、三陰交、神門、四神聰等穴位,得氣后停留30分鐘,,2天進行一次,連續治療1個月。安神湯方劑能夠起到調節氣血、鎮靜安神、補髓寧神等效果,其中柴胡可以疏肝升陽解郁,熟地能夠調節氣血,茯苓可以健脾安神,加之以針刺治療,通經活絡,調節患者陰陽平衡,進而改善其癥狀。
另外還有穴位敷貼法、梅花針治療等,也是采用中醫通經活絡之理對患者進行治療,以改善其身體情況,緩解不眠之癥。人的耳部存在大量的穴位可以通過耳穴壓豆法或者是指導患者自行耳部按摩,長期以往可以刺激膽堿能神經,調節睡眠結構。非藥物治療也能夠有效干預患者的睡眠情況,即給予患者運動療法、音樂療法、認知療法、冥想法、放松訓練等,調整患者的心情,改善情緒狀態,進而調節睡眠結構,改善失眠之癥。
4. 結語
給予圍絕經期失眠的女性中醫治療有著較好的效果,而且沒有不良反應,在調節其睡眠狀態的同時,也對身體情況加以調節,促進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胡睿,張蘭.張蘭教授治療婦女圍絕經期失眠經驗[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20,34(02): 109-111.
[2] 馬永劍.丁象宸解析《靈樞·營衛生會》之三焦[J].河南中醫,2016, 36(11):1868-1870.
[3] 謝杭珍,林光斌,鄭婷婷.歸脾丸在圍絕經期失眠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25):99-100.
[4] 張德源,譚家蓉,向燕卿.帕羅西汀聯合心理治療對女性圍絕經期情緒障礙、睡眠質量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9,31(01):80-84.
[5] 楊瑞鑫,陳立剛.自擬安神湯結合針刺治療女性更年期失眠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