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紀芬 王麗煥 程廣霞
【摘 要】目的:研究子宮肌瘤切除術施行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子宮肌瘤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觀察組則實施腹腔鏡手術。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手術前后MQOL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子宮肌瘤患者施行子宮肌瘤腹腔鏡切除術能夠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提高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效率,減少術中出血量,同時提高患者術后生存質量,值得臨床大力借鑒推廣。
【關鍵詞】子宮肌瘤;腹腔鏡;生活質量;住院時間
【中圖分類號】R73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042-02
子宮肌瘤是女性臨床生殖系統中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35歲以上的育齡婦女為其常見的病發群體[1]。子宮肌瘤不僅對患者的妊娠有一定的影響,且隨著年齡的變化極具癌變的可能。因此,在發現疾病的第一時間為患者切除肌瘤病灶對其預后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2]。現目前,治療該病的手段繁多,但考慮到患者的心理需求,通常會對無妊娠需求的女性進行全子宮切除,而對于有妊娠需求的女性則采取腹腔鏡下肌瘤切除術或常規開腹肌瘤切除術。本文就針對子宮肌瘤患者應用子宮肌瘤開腹切除術與子宮肌瘤腹腔鏡下切除術展開臨床對照,現將內容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子宮肌瘤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年齡31~42歲,平均為(39.55±3.72)歲;子宮體積孕周13~20周,平均為(15.81±1.95)周;入院時見11例伴有貧血、9例見月經量增多、14例見腹部疼痛。觀察組年齡29~46歲,平均為(38.97±4.14)歲;子宮體積孕周15~19周,平均(16.28±2.07)周;入院時見9例伴有貧血、8例見月經量增多、15例腹部疼痛。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觀察組
該組患者施行子宮肌瘤腹腔鏡切除術。(1)術前對腸道進行常規準備,使用氣管插管行全身麻醉。(2)取患者膀胱截石體位,立即建立CO2氣腹(壓力參數:11~13mmHg),將切口定于臍上1cm處,并劃約10mm的切口作為觀察孔,利用Trocar插入探查腫瘤情況,包括大小、形狀、數目及鄰近器官或組織的粘連情況。將操作孔定于左右兩側麥氏點,各劃10mm、5mm切口。(3)在腹腔鏡輔助下,將2ml的0.9%氯化鈉溶液+6U垂體后葉素注入腫瘤病灶處,使用超聲刀游離假包膜,隨即剝離肌瘤,使用電凝止血法,并使用0.9氯化鈉溶液反復沖洗。(4)對漿肌層使用0號可吸收線縫合,術后在其創面部位涂抹玻璃酸鈉。手術過程針對較小體積肌瘤可從切口直接取出。(5)術后3d均接受常規抗感染治療+肌肉注射宮縮素增強宮縮,針對患者的疼痛情況行相應的鎮痛措施。
1.2.2對照組
該組患者施行常規開腹手術,術前進行常規準備,采取連續硬膜外麻醉措施。取患者膀胱截石體位,常規消毒、鋪巾后,將切口定于下腹部,作一橫向切口,逐層打開腹腔。結合患者腫瘤的基本情況,包括病灶位置、數量及大小,在其子宮壁上劃一走向明確、大小合適的切口,將肌瘤病灶依次剔除,確認病灶剔除后,對腹腔使用0號可吸收線進行縫合,并聯合0.9氯化鈉溶液與甲硝唑反復沖洗腹腔,確認手術器械數量后,對腹部組織依次止血、逐層縫合。術后護理及治療方式與觀察組一致。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胃腸功能恢復時間;(2)使用MQOL生活質量量表評比[3]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生活質量分數,包括心理、個人存在、生理及社會支持4個維度,包含16個條目,分數0~16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佳。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為(-x±s),組間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表示為率(%),組間分析使用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2.1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對比見表1。
2.2MQOL評分對比見表2。
3 討論
根據流行性病學資料指出,在臨床中女性子宮肌瘤的病發率高達30%,大多數女性患有子宮肌瘤的同時,還會表現出子宮出血、腹部可觸及包塊、月經延長或月經量過多等,但也有部分患者無上述的明顯癥狀,因此在臨床中對該病的診斷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患者采取常規開腹手術或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均為有效的治療方式,但相較常規開腹術式,施行腹腔鏡輔助子宮肌瘤切除術更能有效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失血量。促進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極大的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適宜作為子宮肌瘤患者的最佳手術選擇。
參考文獻
郝世輝,顧雅楠,黃曉虹.高強度聚焦超聲聯合動脈栓塞與腹腔鏡肌瘤挖除術治療青年女性子宮腺肌瘤療效對比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9,48(11):1443-1446.
楊曉琳.觀察優質護理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術后護理的效果[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0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