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志

【摘 要】目的:探究小兒斜視患者運用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下斜肌切斷術聯合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于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小兒斜視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下斜肌切斷術聯合治療)和對照組(單純水平肌加強減弱術治療)各43人。結果:與對照組(83.72%)相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35%)較高(P<0.05)。結論:小兒斜視患者運用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下斜肌切斷術聯合治療后,能夠獲得更加明顯的治療效果,其臨床價值較顯著。
【關鍵詞】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下斜肌切斷術;小兒斜視;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79.6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090-02
小兒斜視在臨床中存在較高的發病率,該病的發生對外觀產生影響的同時,還會使患兒出現一定的心理創傷,對患兒雙眼視覺的發育和形成也會產生嚴重影響,通常情況下,斜眼會導致弱視形成,部分患兒的正常視力終身無法恢復,與現代科技發展的要求也無法適應[1]。因此必須加強對該病的有效治療。遂本文主要探究小兒斜視患者運用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下斜肌切斷術聯合治療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小兒斜視患者,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43人。兩組男女人數之比分別為23:20、18:25;兩組年齡分別為(6.52±3.15)歲、(6.95±3.42)歲。影響組間比較的兩組之間沒有差異,P>0.05,可以予以比較。
1.2方法
觀察組患兒實施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下斜肌切斷術聯合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成功麻醉以后,選擇合適的位置做一手術切口,臨床一般選擇在眼睛顳象限平行于角膜緣的位置,切口大小大約為3cm,沿結膜、肌腱膜,使手術切口直至鞏膜,以患兒眼外和下直肌之間的渦狀靜脈為準,勾出患兒的下斜肌,縫合過程中選擇套圈縫合的方法,同時將其剪斷,在距下直肌止端6mm的部位,套圈縫合下直肌,在和止點距離5mm的位置剪斷,將下直肌縮短,并對斷端進行有效縫合。單純運用水平肌加強減弱術對對照組患兒進行治療,治療方法和觀察組相同。
1.3療效評價標準
患兒水平斜視小于15°,患側眼睛能夠上轉或下轉25°時為治愈;水平斜視小于15°至20°,患側眼睛能夠上轉或下轉25°時為基本治愈;水平斜視大于20°,患側眼睛能夠上轉或下轉25°時為欠矯。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表示方法為“[n(%)]”、檢驗方法為“x2”,用P<0.05表示結果有差異。
2 結果
治療總有效率對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3 討論
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是臨床治療小兒斜視的兩種治療手段,非手術治療主要采用戴眼罩遮蓋、戴眼鏡及正位視訓練等手段更好的發育患兒的兩眼視力,使偏斜眼位得到矯正[2]。但是其具有較長的治療周期,且對患兒配合度的要求較高。而手術治療效果比較明顯,研究顯示,斜視患兒的年齡越小,越能夠獲得理想的效果,有效恢復患兒的雙眼視功能,通常情況下,患兒的最佳治療時間為2至7歲。因大多數患兒有下斜肌功能亢進情況伴隨發生,所以通過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下斜肌切斷術聯合治療的效果更加明顯。如果患兒存在比較嚴重的下斜肌功能亢進情況,則通過下斜肌切斷術治療能夠獲得更加顯著的治療效果[3]。
運用改良后的下斜肌切斷術治療小兒斜視患者,能夠將傳統治療方法的不足之處彌補,傳統方法是暴露患兒的鞏膜以后,通過鑷子將靠近穹窿部位的切口緣提起,在鉤取下斜肌過程中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容易引起眼內出血情況發生。而對于改良后的下斜肌切斷術來說,它能夠有效分離tenon和肌筋膜,再將筋膜打開,在直視的作用下鉤取下斜肌,以便使tenon囊及其周圍的血管組織得到保護,使眶脂脫落和出血情況的發生明顯減少。同時,在手術期間延長手術切口,能夠使手術的可靠性增強,避免切口撕裂[4]。
本文通過探究小兒斜視患者運用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下斜肌切斷術聯合治療的臨床價值,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35%)高于對照組(83.72%),(P<0.05)。綜上所述,小兒斜視患者運用水平肌加強減弱術、下斜肌切斷術聯合治療后,能夠促進治療效果有效提高,促進患兒的下斜肌功能得到迅速恢復。
參考文獻
李占元.水平肌加強減弱術聯合下斜肌切斷術對小兒斜視的治療作用研究[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8,26(03):121-123.
馬姝婷,江茂松.水平肌加強減弱術聯合下斜肌后徙術治療小兒斜視的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5):2316-2317.
楊新治,趙艷輝.水平肌加強減弱術聯合下斜肌切斷術治療小兒斜視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8,16(06):136-137.
鄧冬英,郭年波,欒麗娟.下斜肌切斷術與下斜肌轉位術治療V征斜視的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29):92-94.
牛麗鑫,曹月坡,郭素娟,牛麗娜.改良下斜肌切斷術治療伴下斜肌功能亢進的V型斜視[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4,22(0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