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摘 要】目的:探析丁苯羥酸與糠酸莫米松局部封包治療掌跖部慢性濕疹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80例掌跖部慢性濕疹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丁苯羥酸)與觀察組(丁苯羥酸+糠酸莫米松),各4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皮損程度。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觀察組皮損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丁苯羥酸與糠酸莫米松局部封包治療慢性濕疹可有改善皮損程度,且不良反應少,促進患者康復,臨床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丁苯羥酸;糠酸莫米松;局部封包治療;掌跖部慢性濕疹;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58.2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13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rtial encapsulation of succinic acid and mometasone furo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eczema in the palm and the palm.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ecze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egree of skin les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 <0.05). CONCLU
掌跖部慢性濕疹屬于慢性頑固性皮膚疾病,多發于手、足部位,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劇烈性且斷續性的瘙癢與丘疹、紅斑、丘皰疹、苔蘚化等皮損[1]。其具有浸潤肥厚、復發率高、遷延難愈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而選擇有效且安全的藥物進行治療十分重要。鑒于此,為探析丁苯羥酸與糠酸莫米松局部封包治療掌跖部慢性濕疹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80例掌跖部慢性濕疹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年齡32~69(50.5±18.5)歲,分組后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可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丁苯羥酸乳膏(湖南迪諾制藥股份公司,國藥準字H43020660),根據患處面積選取適量藥膏均勻涂抹,2次/d,早晚各一次。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用糠酸莫米松(湖北恒安芙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4173),用法:丁苯羥酸乳膏均勻涂抹患處2次/d,基礎上每晚再涂糠酸莫米松乳膏于局部肥厚皮損,每晚1次,而后予以封包處理:藥物均勻涂抹后,使用朔料薄膜(可使用保鮮膜)緊密覆蓋,而后以紗布纏繞,膠布固定,次日早上拆除即可(封包時間應≥8h)。
1.3 療效標準
主要記錄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皮損程度,0分為消失,0~1分為輕度,2~3分為中度,3~4分為重度。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2.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皮損程度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觀察組皮損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不良反應情況:對照組1例皮膚變薄,2例局部皮膚色素減退。
3 討論
丁苯羥酸乳膏屬于非甾體抗炎藥物,是治療各種濕疹、神經性皮炎的基礎且常用藥物[2]。具有較強的抗炎活性,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氧化酶活性反應,同時阻滯前列腺素E、5-羥色胺、組胺等炎癥介質活性,保證毛細血管正常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阻隔肉芽組織增殖,拮抗異常反應,以此緩解瘙癢、疼痛等。丁苯羥酸乳膏外用可產生較高濃度,基本不進入體循環,因而藥物不良反應較小。但此藥缺陷在于起效慢、維持時間不穩定,多聯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
糠酸莫米松乳膏是臨床治療慢性濕疹及神經性皮炎的常用激素類藥物之一[3]。具有抗炎、抗增生、免疫抑制等功效,起效快,患者皮膚耐受性強,但仍存在長期應用可擴張患者毛細血管的缺陷,引發毛囊炎、皮膚萎縮等并發癥,影響療效。因而對其臨床同樣聯合使用其他無激素、不良反應小的藥物以實現“取之長而補不足”。
此外本研究觀察組患者藥物涂抹后加以封包處理,這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法。可有效促進皮膚生物學及創傷愈合,增強角質層水合作用,促使角質細胞膨脹,改變細胞間脂質組成或合并,增高皮膚表面溫度進而增加血流,保證且維持藥物與皮膚患處的合理分配,進而提升藥物經皮吸收效果,以此提高藥物療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皮損程度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觀察組皮損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即表明: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有效促進病情康復,不良反應較少且發生率低,而封包處理則有效避免了外用藥物被無意識動作擦拭或揮發性化合物的蒸發,延長藥物作用時間,以此提高療效。此外,對照組1例皮膚變薄,2例局部皮膚色素減退是因為患者操作不當抹藥超出肥厚皮損范圍,造成皮損周圍正常皮膚的萎縮,色素減退,給予及時糾正后好轉。分析糠酸莫米松乳膏含有糖皮質激素若單一使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將會更高。但因聯合丁苯羥酸非激素藥物,借助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氧化酶活性反應作用,有效促進表皮顆粒層分化至角質層,激發表皮增殖,抑制白細胞趨化發展,可有效防止發生皮膚薄化等不良反應。
綜合所述,丁苯羥酸與糠酸莫米松局部封包治療掌跖部慢性濕疹可有效改善皮損程度,且不良反應少,促進患者康復,臨床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蔣祖玲,湯倩倩,黃安,王建輝.慢性濕疹的藥物外治治療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8,24(20):4103-4107.
霍姍姍.西替利嗪片聯合丁苯羥酸乳膏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36):32-34.
黃麗蘋,趙歡,馮躍碧.糠酸莫米松乳膏聯合卡泊三醇軟膏治療慢性濕疹及神經性皮炎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0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