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月波
【摘 要】目的:淺析寒凝氣滯型原發性痛經治療中穴位貼敷的療效。方法:本次70例研究對象是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寒凝氣滯型原發性痛經患者,用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行西藥治療,研究組患者再行穴位貼敷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94.29%,高于對照組的51.43%,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痛經、經量少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呈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寒凝氣滯型原發性痛經治療中穴位貼敷能有效緩解痛經、經量少癥狀,值得全方位推廣。
【關鍵詞】穴位貼敷;寒凝氣滯;原發性痛經;經量少
【中圖分類號】R24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01
痛經是在月經前后或經期出現腹部、腰骶疼痛癥狀,臨床中有著33.19%的發病率。經中醫辯證分型有氣滯血瘀型、濕熱瘀阻型、寒濕凝滯型、肝腎虧損型、氣血虛弱型,其中屬寒濕凝滯型最為多見,患者除了腹部疼痛,還會合并苔白、形寒肢冷、經量少等癥狀,是子宮氣血運行不暢所致[1]。穴位貼敷在此證型患者的治療中效果顯著,本次我院就篩選70例患者為對象展開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70例寒凝氣滯型原發性痛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依據是數字表法,每組35例。研究組年齡19-36歲,均值(26.34±5.16)歲,病程1-7年,均值(2.25±1.08)年。對照組年齡19-35歲,均值(26.27±5.35)歲,病程1-8年,均值(2.42±1.16)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生產企業:山西云鵬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20123416),月經前1天開始服用,每次1粒,每天2次,持續服用3天,若疼痛無緩解服用7天。
研究組:同樣方法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再進行穴位貼敷,穴位選擇:神厥、關元、氣海。藥物:白芷12g、杜仲10g、乳香12g、肉桂3g、小茴香12g、延胡索20g、吳茱萸6g、川芎12g、當歸10g,以上藥物研磨成粉,黃酒調成膏;取6cm×6cm無紡布透氣膠布,把藥膏置于中央位置,厚度5mm,直徑2cm,貼敷在相應穴位上,每天更換1次,每次貼10小時,每次月經前3天開始貼敷,持續貼敷1周。
兩組均共治療3個月經周期。
1.3觀察指標
1.3.1 評估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效:疼痛積分降低≥50%,經期3-7天,經量增加2/3以上,維持超過3個月,則為顯效;疼痛積分降低20-49%,經量增加1/3-2/3,三個月內有復發,則為有效;疼痛積分降低<20%,經量增加不足1/3,則為無效。
1.3.2 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痛經、經量少癥狀積分,①痛經癥狀積分評估標準:疼痛基礎分為5分,休克為2分,腹痛難忍、四肢厥冷、冷汗淋漓均為1分,腹痛明顯、面色白為0.5分。②經量少癥狀積分評估標準:整個月經期用7-10塊護墊,月經周期不足2天或經量減少1/3為5分;整個月經周期用3-6塊護墊,月經量減少1/2為6分;整個月經周期用1-2塊護墊,月經點滴即凈為7分。
1.4統計學分析
兩組數據由SPSS19.0軟件處理,定數資料用x2檢驗,用(%)表示,定量資料用t檢驗,用(x±s)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29%,高于對照組的5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痛經、經量少癥狀積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痛經、經量少癥狀積分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痛經及經量少癥狀積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原發性痛經的產生是在經期前后,血海由滿而溢,沖任、子宮氣血急速由盛轉虛,造成氣血不暢所致[2]。西醫主要給予緩解癥狀的藥物,達不到標本兼治效果,每個月經周期還會復發,同時長時間用藥易引起不良反應。而中醫治療形式多樣、安全性高,其中穴位貼敷是操作方便、符合病癥的中醫治療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將具有散寒行氣、通絡止痛的藥物調和后,敷在相應穴位上,能對穴位進行藥物刺激,讓藥效直達胞絡、胞脈、子宮,調動經脈、激發經氣,達到助陽祛寒、行氣活血、溫胞宮的效果[3]。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后,實現調經止痛的治療目的,且治療無創傷、無痛苦,對不宜服藥、體質虛弱、畏針者尤為適用。
此次研究中,應用穴位貼敷治療的研究組,和僅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的對照組對比,治療有效率更有優勢,分別為94.29%和5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經過治療研究組比對照組有著更低的痛經、經量少癥狀積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穴位貼敷的應用能溫經通絡、行氣散寒、活血止痛,減輕患者的痛經癥狀;另外,穴位貼敷在治療經量少方面優勢更加顯著,研究組患者癥狀積分降低程度更加大,也進一步說明如果是痛經合并經量少的患者,穴位貼敷是療效確切、安全性高的首選治療方式。
總而言之,寒凝氣滯型原發性痛經治療中穴位貼敷能有效緩解痛經、經量少癥狀,值得全方位推廣。
參考文獻
[1] 呂瑤, 李永峰. 針刺配合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原發性痛經寒凝血瘀型療效觀察[J].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7, 33(6):635-636.
[2] 彭英. 針刺配合中藥貼敷神闕穴治療寒濕瘀阻型原發性痛經35例[J]. 中國民間療法, 2017, 25(4):39-39.
[3] 郭楊燕, 金琪, 范冰姣,等. 艾絨包結合中藥貼敷對原發性痛經的療效觀察[J]. 江西中醫藥, 2017, 48(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