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芳
(西安財經大學商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1)
隨著供應鏈一體化模式的不斷深化,在流通業領域已基本形成了參與供應鏈競爭的共識,即通過建立良好的渠道關系,為自身獲取更多有利的條件,與合作伙伴共同應對市場變化,從而獲取競爭優勢。因此,關系嵌入日益得到許多流通商的實踐。關系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RE),是屬于網絡嵌入的一個范疇。網絡嵌入(network embeddedness,NE)是經濟學家Polanyi于1944年在《大變革》中提出的,網絡嵌入包括關系嵌入和結構嵌入兩類。其中,關系嵌入就是網絡關系中成員之間的相互聯系,關系嵌入性就是指成員之間相互聯系的緊密程度,包括關系嵌入的強度與質量,可表現在成員之間的信任關系、共享關系以及共同解決問題等方面。從國內來看,天貓、蘇寧、國美等大型零售集團都與上游供應商開展了關系嵌入的實踐,經驗也預示了關系嵌入對企業經濟效率的提升可能帶來了正面的作用。鑒于關系嵌入的實踐是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進行的,而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也是不可否認的,可能對流通企業的關系嵌入實踐帶來一定影響,由此本文以環境不確定性為背景,基于流通企業的微觀視角,探討關系嵌入與流通業經濟效率之間的關系。
流通業經濟效率的反映指標包括流通業的銷售額、營業利潤和市場份額。從理論而言,關系嵌入對流通業企業發展的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可以稱是一把“雙刃劍”。從正面影響來看,流通企業與合作方之間渠道合作,是提升主要經營指標的重要推力。關系嵌入性中所反映的衡量關系的要素主要包括信任關系與合作關系兩種,通過關系的建立和提升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決策的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發展效率。一般而言,流通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可以促進合作雙方更加互通自身掌握的信息,實現互補性的信息共享,從而更加洞悉市場供求,更加有利于提升經濟績效。關系嵌入則為流通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合作創造了更多的機會,通過增進合作,可以有效降低流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市場不對稱、市場不確定性等風險。由此可見,關系嵌入在一定程度上對流通業經濟效率的提升是有利好的。從反面影響來看,關系嵌入容易形成一種“鎖定效應”,高度的關系嵌入雖然能夠增進渠道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但是也容易使成員投入過多的時間與財力,因而也會形成較高的轉移成本。與此同時,關系嵌入的不斷強化,可能會導致渠道成員存在更多模仿行為,從而降低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但是,總體來看關系嵌入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轉移成本和模仿行為等方面,而渠道成員之間因緊密合作和建立信任關系,所釋放的效益紅利可能高于轉移成本以及自主創新削弱帶來的負面效應,因而總體上是有利于效率提升的。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H1:關系嵌入對流通業效率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市場環境是瞬息萬變的,流通企業處在變化的環境中,無論是對流通企業還是上下游合作企業都會產生一定的不確定性,因而環境不確定性在關系嵌入與流通業效率之間的作用中可能發揮中介效應。環境的不確定性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界定:環境的廣范圍性、環境的變化性和環境的競爭性。
1.環境廣范圍性的中介作用。流通企業處在一個大范圍的環境之中,環境中包含了較多可以影響流通企業經濟效率的因素。例如,空間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渠道合作關系能夠開展的廣度。如果置于一個較廣的發展環境中,關系嵌入得以更加充分地開展,流通企業與上下游伙伴之間的互通更加便捷通暢,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適應市場供求情況。而假若在一個較小的環境中,特別是所在的供應鏈比較短,那么鏈條上的渠道關系就會變得比較單調,關系嵌入的程度也將受到影響。由此提出假設:
H2:環境的廣范圍性能夠增強關系嵌入對流通業經濟效率的促進作用。
2.環境變化性的中介作用。流通企業是處于一個有較強市場波動的環境中的,因此流通企業自身要時刻盯住市場的變化。事實上,在一個有明顯市場波動的環境中,消費者的需求也發生著明顯的波動,一些中小流通企業較難及時準確捕捉需求信息,同時也較難及時調整服務來適應市場需求。在市場波動的情境之下,關系嵌入能夠通過結合流通企業與上游供應商的優勢,兩者相互合作,形成渠道共同體,從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適應市場。但是在市場波動較小的情境下,由于流通企業和供應商都比較容易掌握市場需求,因而關系嵌入的作用可能也會被弱化。由此提出假設:
H3:環境的變化性能夠增強關系嵌入對流通業經濟效率的促進作用。
3.環境競爭性的中介作用。不同于環境的廣范圍性和環境的變化性,環境的競爭性在關系嵌入對流通業經濟效率的影響中發揮了不同方向的中介作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流通企業希望借助供應商的力量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彌補自身的能力限制與資源約束。關系嵌入則是可以為兩者的合作提供渠道支撐。但另一方面,由于競爭市場的不確定性,迫使流通企業不得不在供應商的選擇上做出調整。而關系嵌入會產生一種“粘合”效應,導致流通企業調整供應商的可能性降低。供應商也不大可能由于下游流通環節面臨市場競爭的不確定性而及時做出產品供應的調整,因而也是不利于流通企業效率提升的。由此提出假設:
H4:環境的競爭性能夠削弱關系嵌入對流通業經濟效率的促進作用。
為了驗證以上研究假設,筆者通過市場問卷調研的形式來收集數據樣本。本文的調查對象為大中型流通企業,主要包括批發商、零售商和專業市場,主要是通過與企業高層管理者訪談和問卷填寫,考察了企業的經營與合作情況。調查對象主要分布在河北、山東、江蘇和河南4個地區,筆者首先在網上搜集了企業名錄,整理出擬調研的流通企業名單,然后通過隨機調研,通過直接走訪、電話聯系和郵件等方式,共發放問卷480份,實際收回有效問卷447份,問卷有效率達到93.13%。據統計,447家流通企業中有328家是民營企業,占比達到73.38%。
在問卷中,除了被訪者及受訪企業的基本信息外,主要采集了企業經濟效率、關系嵌入、環境不確定性等方面的指標數據。這些方面的變量通過測量題項來獲取數據,并都采用Likert五級量表法,問項“1”表示很不贊同,“2”表示較不贊同,“3”表示中立,“4”表示較贊同,“5”表示很贊同。本文被解釋變量為流通企業的經濟效率,主要研究的解釋變量包括關系嵌入、環境不確定性兩類,其中環境不確定性又包括環境的廣范圍性、環境的變化性和環境的競爭性三個測量指標。此外,又加入三個控制變量:企業規模,具體用企業員工數量進行測量,按照數值大小分別用1~5進行賦值;企業運營時間,具體按照企業從創立到受訪時共經歷的時間長短,按照1~5進行賦值;企業性質,具體用是否為民營企業進行測量,若是則賦值為1,否則賦值為0。在各個主要變量的指標進行題項設計時,參考了Noordhoff 等人(2011)、ZHOU 等人(2014)、田紅云等人(2016)以及其他學者的方法,構建了相關變量的測量題項。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變量及題項設置

表2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值

表3 分層回歸結果表
模型構建。基于以上變量基礎,本文采用分層回歸的方法對樣本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分層回歸的原理是逐步納入主要解釋變量以及兩者的交互項,并觀察模型回歸結果的變化。總體的回歸模型表達如下:

其中,下標i代表第i個流通企業,y、x1、x2、x3、x4這些變量的定義如表1所示,w1、w2和w3為控制變量,分別代表企業規模、企業運營時間、企業性質。c、a和b為模型的估計參數,其中c為常數項,a1~a7為主要解釋變量及其交互項的系數,b1~b3為各控制變量的回歸系數,u為模型的隨機誤差項。
數據描述性統計。根據問卷整理,得到各個變量的數據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采用分層回歸估計法,逐步納入自變量,基于式(1)分別構建了3個回歸模型進行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由分層回歸結果可知,逐步納入環境不確定變量以及環境不確定與關系嵌入的交互項后,關系嵌入變量以及3個控制變量的回歸系數在方向和顯著性上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由此可見模型總體上是穩健的。
根據模型2,關系嵌入的回歸系數為0.2880,且顯著性水平達到0.01,這說明了關系嵌入對樣本流通企業經濟效率存在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從大的范圍來看,本文的樣本檢驗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關系嵌入對流通業經濟效率提升的促進作用,因此假設H1得到經驗證實。與此同時,三個環境不確定變量,即環境的廣范圍性、環境的變化性和環境的競爭性對流通企業經濟效率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顯著性水平都為0.05。其中,環境廣范圍性對流通企業經濟效率的影響是正向的,而環境的變化性以及環境的競爭性對流通企業經濟效率的提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根據模型3,環境不確定性三個變量的顯著性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初步顯示了環境不確定性與關系嵌入交互項的納入是有必要的。首先,納入環境廣范圍性與關系嵌入交互項后,原來環境廣范圍性變量x2的顯著性有所降低,同時交互項的回歸系數又是顯著的。由此可見,環境廣范圍性在關系嵌入與流通企業經濟效率的關系中發揮了一定的調節作用。以此類推,其余兩個環境不確定性變量也發揮了一定的調節作用。那么,調節作用程度如何,下面作進一步分析。

表4 環境不確定性的中介效應估計匯總表
采用Bootstrap統計法,檢驗環境不確定性在關系嵌入與流通企業經濟效率關系中的中介效應程度。設定重置抽樣2000次,通過非參數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中結果可知,間接效應的點估計系數為0.1552,總體上通過了0.05的顯著性水平,即環境不確定性的綜合中介效應值為0.1552。從不同的變量來看,首先,環境廣范圍性的中介效應系數為0.0695,環境變化性的中介效應系數為0.1783,兩者的顯著性水平分別為0.1和0.05,這進一步表明了環境的廣范圍性、環境的變化性在關系嵌入與流通企業經濟效率的關系中發揮了促進作用,于是假設H2、H3均進一步得到經驗證實。其次,環境競爭性的中介效應系數為-0.0926,通過了0.05的顯著性水平,可見環境的競爭性在關系嵌入與流通企業經濟效率的關系中產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即環境競爭性的存在削弱了關系嵌入對流通業經濟效率的促進作用,于是假設H4也進一步得到經驗證實。
本文通過問卷調研的方法收集樣本,并通過分層回歸和Bootstrap統計方法進行檢驗,回答提出的四個假設條件。通過實證結果,假設條件均被經驗證實,主要結論如下:首先,關系嵌入對流通業經濟效率的提升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通過渠道關系增進互動和信任,可以實現互補性的信息共享,共同應對市場風險,從而提升經濟效率。其次,環境不確定性在關系嵌入與流通企業經濟效率的關系中發揮了一定的調節作用,其中,環境廣范圍性、環境變化性發揮的是助推作用,即能夠增強關系嵌入對流通業經濟效率的促進作用,但是環境競爭性卻削弱了關系嵌入對流通業經濟效率的促進作用。
基于本文研究,對我國流通業的發展實踐具有一定的啟示,特別是流通企業在參與供應鏈合作時,如何保持良好的渠道關系,以更好地應對競爭,提升自己的經濟效率。一方面,流通企業應充分利用與供應商等合作伙伴的渠道關系,加強互動交流,增進相互信任,彼此共享信息,形成利益共同體協力應對市場風險,從而提升自己的經濟效率。另一方面,流通企業在與合作伙伴建立渠道關系時,要充分關注所處的外部環境。要時刻關注市場需求的變化,利用市場空間,及時與供應商互動,從而更好地做出決策以適應市場變化。同時,面對激烈的同行競爭,流通企業也要審時度勢,在渠道關系中與合作伙伴保持一定的距離,提升合作關系的靈活性,以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盡量贏得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