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乙鑫

摘 要:汽車二級維護竣工后需要進行必要的檢驗,本文主要對汽車二級維護竣工后制動性能、滑行性能的路試檢驗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汽車;維護竣工;檢驗
一、汽車制動性能路試檢驗
汽車制動性能路試檢驗包括:汽車制動時的制動距離、制動加速度、制動穩定性和制動協調時間。汽車修理廠在二級維護竣工檢驗中,一般只檢驗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路試制動距離(拖印)、制動穩定性和駐車制動性能等。
1.制動踏板自由行程的檢查
汽車制動踏板的內由行程應符合原廠的技術要求。當踩下制動踏板,行車制動達到規定的制動效能時,踏板總行程不得超過全行程的3/4;制動器裝有自動間隙調節裝置的車輛的踏板總行程不得超過全行程的4/5;座位數小于或等于9的載客汽車踏板行程不得超過120 mm,其他車輛不得超過150mm。對液壓制動系統,在第一腳踏到底時制動力就應能達到最大值。
2.路試制動距離的檢查
汽車路試制動性能應在平坦、硬實、清潔、干燥、輪胎與路面問的附著系數不小于0.7的水泥或瀝青路面上進行。試車路面長度應足夠。制動時發動機與傳動系統應脫離。
制動距離是指汽車在規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動踏板時,從腳接觸制動踏板時開始到汽車停住時止汽車所駛過的距離。
路試制動距離時的汽車初速度、制動距離長度的技術要求成符合表1的規定。當對空載路試結果有質疑時,可用滿載路試的結果作為最終檢驗結果。路試時可采用非接觸式速度計,直接測取制動距離、制動隊凋時問和充分發出的制動加速度等。
裝有AI3S制動系統的乍輛,當車速高于10km/h時,系統的報警燈應熄滅;在規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動時,車輪應在無抱死狀態下迅速停下來,且同一軸左右輪制動器的制動動作應一致,車輛無跑偏現象。
制動完畢,放松制動踏板后,應能迅速解除車輪制動,小得影響汽車的再次起步。
汽車路試制動時,氣壓制動系統的氣壓值與液壓制動系統的踏板力值應符合規定。
3.路試制動穩定性
在路試緊急制動時,汽車應能按原行駛方向迅速減速并停止,不能有橫滑、甩尾或跑偏現象。其具體檢測方法為:根據小同車輛按照表1的要求,在試車道上畫出一條寬度為2.5m、或3.0m的限制線,再將汽車在試車道線內加速至表1規定的初速度,保持汽車線行駛方向小變,然后做緊急制動,此時車身外緣部位不得觸及或超出寬度限制線,否則為不合格。
4、路試駐車制動性能
在空載狀態下,駐車制動裝置應能保證機動車在坡度為20%(對總質量為整備質量的1.2倍以下的機動車為15%)、輪胎與路面間的附著系數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兩個方向保持固定不動,其時間應少于5min。對于允許掛接掛車的汽車,其駐車制動裝置必須能使汽車在滿載狀態下能停在坡度為12%的坡道(坡道上輪胎與路面間的附著系數不應小于0.7)上。
汽車駐車制動的操縱裝置必須留有足夠的儲備行程,一般應在操縱裝置全行程的2/3以內達到規定的制動性能。駐車制動動機構有自動調節裝置的,允許在操縱裝置全行程的3/4以內達到規定的制動性能。駐車制動操縱裝置為棘輪式,允許來回拉動駐車操縱桿3次以內達到規定的制動性能。
施加于操縱裝置七的力:手操縱時,對于座位數小于或等于9的載客汽車應不大于400 N,其他車輛應不大于600 N,腳操縱時,對于座位數小于或等于9的載客汽車應不大于500 N,其他車輛應小大下700N。
二、汽車滑行性能路試檢驗
1.路試檢驗
整車滑行性能的路試檢驗,應選擇在平坦(縱向坡度不大丁1%)、干燥和清潔的硬路面上,風速不大于3 m/s。被檢車應空載,車窗關閉,輪胎氣壓正常。當被檢車的行駛車速高于30kmi/h后,置變速器于空擋,讓車輛滑行,待車速降至30 km/h時,用速度計或第五輪儀開始測量,其間不準移動轉向盤,直到車輛停止,記錄其間的滑行距離,至少往返各檢測一次,其往返滑行距離的平均值應符合的規定。
2.底盤測功機檢驗
整車滑行性能在底盤測功機上檢測時,首先應使汽車輪胎的氣壓符合規定值。然后根據測試汽車的基準質量選定底盤測功機的相應當量慣量。接著將被檢車驅動輪置于底盤測功機滾筒上,起動汽車,按引導系統提示加速至高于規定車速(30km/h)后,置變速器于空擋,利用車臺系統儲藏的動能,使其運轉直至車輪停止轉動。最后讀取汽車從30 km/h開始的滑行距離。其實測值應符合表3的規定。當底盤測功機上配備的飛輪系統的慣量級數不能準確滿足測試汽車的當量慣量需要時,可選配與測試汽車整備質量最接近的轉動慣量級,但應對檢測結果做必要的修正。
3.滑行阻力檢驗
整車滑行阻力的檢驗,應在平坦、干燥和清潔的硬路面上進行。車輛空載,輪胎氣壓正常,解除制動,置變速器于空擋,用拉(壓)力計拉(壓)動被檢車,與被檢車從靜止開始移動時,其最大拉(壓)動力,即滑行阻力應符合
式中,Pe為滑行阻力,N;m為汽車警備質量,kg;g為重力加速度,取9.8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