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亮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國防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高,作為維護海上領域安全、以及方便人們航海出行的船舶質量,嚴重的影響著我國國家的安全以及人們的安全。據統計,我國出口歐盟市場的船舶,大多數是江浙一帶船舶,并且船舶的附加值相對其他領域說較高,但雖然船舶的出口數量較大,但在船舶的建造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將針對船舶建造過程中事故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以供相關企業進行參考。
關鍵詞:船舶;建造風險;管控措施
引言
據統計,就當前的江浙一帶造船企業來說,過多的為出口江浙一帶的造船業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在這一局面下,江浙一帶各個地區出現了低水平的投資以及小規模的生產發展。這種局面大大的影響了造船業的發展,使得造船民營企業出現散亂的情況,無法進行統一的管理。同時由于民營造船企業的這種格局,導致更多的造船廠更加追求利益,使得投入的資金較少,不能及時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嚴重的影響了創新能力,這些風險的存在,使得造船企業的人員事故傷亡數量變得越來越多,嚴重的制約了造船業的發展。
一、船舶結構
1.1船舶結構簡介
所謂的船舶結構實際上就是船體結構,通常只包括構成船舶的材料,例如板材和骨架等結構物的總稱。并且船舶結構的主體,主要包括船側結構,船艙上層建筑以及船體結構等。并且由于船舶的用途不同,船舶的結構也有所不同。同時在建造船舶結構時,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應用情況,來確保可以滿足外力作用下的剛度強度要求,以及可靠性和穩定性。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可靠的水密性,從而滿足安全的運行要求。
1.2船體結構建造過程中應處理的問題
設計出船舶建造的前期用結合船舶的實際用途,來進行船舶材料的選擇,要確保船體的結構能夠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的防止后期出現船體結構變形的情況導致船舶的使用壽命較短的情況發生。同時,還要按照實際所需來對材料的使用情況進行初步的設計,防止材料的大量浪費而導致船體結構建造過程中導致的施工成本加大以及增加船舶的自重的問題。在進行船體結構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強度進行提升,由于船舶每次航海作業的時間長,需要嚴格地考慮船舶的公益性減少立體分段,增加焊縫設置的合理性。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合理的結構布局設置,確保電氣與輪機等與各個環節進行緊密的配合和聯系。
1.3船舶的結構設計條件
船舶結構建造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可以滿足船舶的安全航行,因此在傳播結構設計及構造中需要確保船舶的穩定性,因此,在進行設計時需要全面地分析環境中的力學作用,比如海上的風浪以及天氣氣候等。利用天氣氣候等進行相應的分析來保證船舶自身的承重達到實際所需,并且滿足動力的需求。因此,在傳播結構設計時,要根據實際所需進行構思,在滿足客戶的要求基礎上來增加船舶的穩定性,從而來提升傳播的建造水平,增加船舶的使用年限的同時保障人員的安全。
二、船體結構建造事故風險分析
2.1主船體結構建造風險
(1)船底骨架。在主船體結構設計的過程中,要求單底船低骨架的腹板高度和腹板厚度之比的數值應小于等于75。而雙底船的腹板高度和腹板厚度之比應該小于等于100。這是為了能夠保證主船體結構的穩定性。而在實際的主船體結構建造中,可能會由于對此問題的忽視,而導致腹板高度與腹板厚度之比沒有在規定范圍之內,因此,很容易造成腹板的局部失去穩定性,造成對船體結構的影響。
(2)雙層底實肋板。在雙層底實肋板建造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表現為沒有更好的考慮雙殼船雙層底高度。由于沒有更好地考慮高度問題,導致厚度超過了實際的所需,或者沒有達到所需厚度,從而影響實肋板的質量。除此之外,還可能由于采用焊接工藝不對,而影響了雙殼船雙層底實肋板的效果發揮。
(3)船艙內的船底骨架。在船艙內的船的底骨架進行設計時是有特殊要求的,但可能在設計時沒有更好地考慮船底股價所使用的組合型材料,導致發生使用折邊材的情況。
2.2甲板骨架
甲板骨架在設計的初期要求橫梁跨距應該不能小于2米,但在實際所需時,由于對甲板骨架橫梁跨距的長度要求沒有較高的精準度,導致忽略了甲板骨架橫梁跨距的要求。同時甲板的縱桁在進行實際的建造時,也應考慮甲板跨距中是否存在支柱等合理承接傳遞荷載的結構,從而來確定后面尺寸。在實際的建造過程中,可能由于施工人員等原因,導致在剖面的尺寸確定時直接依靠以前的工作經驗來進行估計,嚴重的影響了剖面尺寸的精度。
2.3船壁
大多數船舶的船壁所采用的形式為平面水密艙壁板,這種形式的船壁板有包括干貨、深艙以及防撞艙壁三種。在建造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艙壁的性質,而導致厚度的計算時出現問題,影響了船壁的性能,為船舶的運行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風險。
2.4船舶建造中存在的風險
除了在船體結構設計時存在風險在船舶建造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完整的管理體系。缺乏完整的管理體系,主要是由于建設單位對管理的重視度,由于為了能夠更加的節約建設成本,大部分建設企業正在不斷地減少相應的管理人員,導致在船舶建造的過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以及專業的管理人員容易出現施工單位分包商等一人代替多個職位的情況。
(2)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同。在建造的過程中,由于施工技術人員的水平不同,以及缺乏相應的管理人員會導致在建造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不能被很好地解決,從而造成了一定的建造風險,影響了船舶的穩定性。
三、船舶建造的風險管控
3.1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結構設計
由于在進行船舶結構建造設計的過程中,沒有嚴格的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船體結構的設計,會導致后期的船體穩定性和安定性產生一定的風險,因此,針對這一問題需要進行合理的設計,通過合理的布置提升船體的利用率。
3.2建立完整的管理體制
為了確保船舶在建造的過程中出現的風險最低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招收專業的管理人員通過,加強建造過程的監督,來提高船舶的結構建造質量,同時還要按照實際所需進行材料和工藝的選擇,提高船舶的結構強度以及質量。
四、結束語
船舶節構建造的過程中,由于不能夠合理地按照工藝要求進行結構的設計,為船體結構的運行造成了一定的風險,因此需要針對結構設計以及建造過程中進行優化,提高船舶結構建造質量。
參考文獻
[1]宋帆. 船舶主船體結構設計應注意的若干問題"[J]. 交通科技,2016,03:58-59.
[2]黃一,自升式平臺主船體結構強度分析[J].船海工程,2017,06:125-128.